亦喜亦忧驴产业

时间:2022-08-09 08:31:27

亦喜亦忧驴产业

我国的养驴历史已有4000多年,是世界上养驴最多的国家。我国有著名的三大优良驴种――德州驴、关中驴和疆岳驴。三者之中,德州驴最具代表性,以分量重、耐性好、产肉率高等特点著称。

驴是家畜中最好喂养的一种,它从不挑食,秸秆和青草都能吃得津津有味。驴很少生病,而且每年还能给农户制造很多农家肥。吃的是干草秸秆,干的是重体力活,而且还不传染疫病,奉献农家肥,驴可以算是农民的朋友。

近几年,各种驴肉餐馆在大江南北就像雨后的春笋,驴肉的做法也五花八门:手撕驴肉、精品驴排、京酱驴皮……餐馆的老板们把驴肉做得既风味独特,又色彩诱人。除了感受它的美味,更重要的是,人们已经渐渐体会到了驴肉丰富的营养价值。驴肉被称为肉中极品,据《本草纲目》记载,驴肉味甘、性凉,可解心烦,止风狂,补血益气,治远年劳损。现代科学研究表明,驴肉的蛋白质含量远高于猪牛和羊肉,但脂肪含量却低得多,是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食物。

除了驴肉餐馆的火爆,驴肉产业的兴旺还体现在驴肉加工厂的大量涌现上。用各种方法烹制的驴肉,经过精美的包装之后,就成了人们走亲访友的馈赠佳品,并且供不应求。值得一提的是,驴宰杀之后,加工驴肉的边角下料,也都可以换成钱。

不仅如此,在新疆、宁夏等地,人们还开发了驴奶产业。新疆医科大学经检验分析发现,驴奶的基本营养物质含量与人奶接近,尤其是硒的含量为牛奶的5.2倍。驴肉、驴骨、驴血、驴奶、驴皮甚至驴粪……可见,说驴浑身是宝,是并不过分的。

驴的性格具有两面性,一方面是温顺和忍耐,另一方面则是倔脾气。正因如此,前几年在辽宁、陕西等地的农村,人们搞起了毛驴拔河比赛,不仅增添了毛驴交易市场的活力和知名度,还有很强的娱乐性,吸引了很多从事驴肉加工的客商,使当地的驴产业充满勃勃生机。

不过,尽管驴浑身是宝,却仍有一个奇怪的现象:一方面是驴肉市场炙手可热,商家趋之若鹜;另一方面却是农户不愿养驴,导致毛驴交易有价无市。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农村正在逐步告别牛拉驴驮的耕作时代。农民对大牲畜的饲养兴趣自然就降低了。而且,由于驴的饲养周期比肉猪长四五倍,所以,尽管驴肉的市场行情很好,农民们也不愿意像养鸡、养猪一样,把养肉驴作为一种家庭产业。

对于周期长、利润低的养殖项目,规模养殖是一条有效途径。但调查表明,场地和资金是制约农民们规模化养驴的最大障碍。规模养驴是一个高投入的项目,一下子买十几头、甚至几十头幼驴,普通农户难以承受。

少养,周期长,利润低,农民觉着不划算;多养,成本高,缺场地,农民又承受不起。养驴户越来越少,甚至驴的优良品种都受到了威胁。上世纪80年代初,山东全省德州驴的存栏量在50万头左右,到了90年代,已经跌到20万头,最近的调查显示,全省德州驴存栏量已经不足3万头。

抢救驴的优良品种,是重振驴产业的当务之急。陕西、新疆等地都成立了专门繁育关中驴、疆岳驴的种驴场。在山东宁津和河北衡水的一些种驴场,十几头标准的德州驴成为当地肉驴保持和改良优良品种的保证。

很多地区也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努力解决一些农户饲养场地的难题。在河北省衡水市,村民们自己办起了养驴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养了近百头纯种德州驴,除了为农户的家养驴提供优良配种,还与农户签订代养协议。这样,村民不再为养驴的高投入而发愁,而一些饲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则都由合作社来帮助解决。

现在,这个合作社的加盟社员已经有近1000户,拥有3000多头德州驴,合作社则在农户饲养的肉驴的销售上,广开门路。下一步,合作社还将上马屠宰、加工项目,从而鼓励和扶持更多的村民规模养驴。据了解,近两年,辽宁、河北、山东、河南等地都相继出现了这种养驴专业合作社,这些地区也都先后出台扶持政策,一方面吸引更多的农户投身到养驴产业中来,同时也及时把握市场行情,共同抵御和减少养驴的市场风险。

驴的易饲养、疾病少、市场前景好等诸多优点,决定了养驴是一项值得开发利用的优势产业。只要政府扶持,加强引导,及时化解各种市场风险,养驴这个产业,就能够成为农民致富的好项目。

CCTV-7《聚焦三农》栏目2008年9月3日播出

上一篇:先保底再挣钱 下一篇:你为什么富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