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东风,辽宁沿海经济带“门窗大开”

时间:2022-08-09 07:55:26

借东风,辽宁沿海经济带“门窗大开”

今年7月以来,随着《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及辽宁沿海经济带工作会议后,辽宁沿海各市广大党员干部群情高昂,脚踏实地,迅速掀起了新一轮开发开放的热潮。

思想认识的统一,营造了加快推进开发开放的良好氛围。《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和辽宁省委、省政府会议后,沿海6个市的党委、政府纷纷召开常委(扩大)会、全委会和领导干部会议,认真抓好学习贯彻。各地普遍认为,《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后,对辽宁来说是迎来了一次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必须按照《规划》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重新审视辽宁沿海经济带不仅为辽宁对外开放创造了新空间、新格局,更为辽宁的深入开发开放创造了制高点。为此,沿海各市均组织多种形式,学习、宣传《规划》,统一思想认识,增强机遇意识、发展意识。目前,沿海各市已营造了加快推进开发建设的良好氛围。

科学谋划布局 突出沿海优势

必须科学谋划布局,才能进一步明确发展的新定位。按照《规划》总体要求,沿海六市紧密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地调整和完善工作思路。其中,大连市重在强化核心地位和龙头作用,全力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东北亚国际物流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着力构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聚集区,加快全域城市化进程,倾力打造中国北方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丹东市以“四个组团”开发建设为核心,全力把丹东打造成辽宁对外开放新窗口和沿海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东北东部出海新通道和东北亚地区国际化港口城市。锦州市确定了全面建设辽西沿海经济区中心城市,打造现代都市和渤海名城的发展定位。营口市确定了以100公里海岸线和1600平方公里沿海经济带为依托,全力打造百里沿海经济带、百里滨海生态城的新目标。

按照《规划》作出的“一核、一轴、两翼”的总体布局要求,沿海各市打破原来的行政区划界限,全力打造新的城市带和经济带。一是按照“一核”布局,打造核心地位。在这方面,大连市坚持全域谋划,推动城市组团化发展,实现城市从“单中心”向“多中心”转变,构筑中心城市、城市组团、中心城镇互联的全域空间网络结构。加快形成主城区组团、新市区组团、渤海区域城市组团、黄海区域城市组团四个城市组团,建设生态宜居城市。如,大连花园口正在加快推进50万人口的生态宜居城市建设。

二是按照“一轴”布局,努力建设大连―营口―盘锦主轴。围绕这个主轴,营口市重点打造“一线三带一区”的空间布局,着力建设超百万人口的大型港口城市;盘锦市实施“一核、一带、一轴”的“111”战略,形成“V”字型开放新格局。

三是按照“两翼”发展要求,加快推进渤海沿岸和黄海沿岸的开发开放。地处渤海翼的锦州市以“五大板块”,着力打造地区性重要港口;葫芦岛经过3年多的规划建设,现已形成了“一线七区”的发展新格局。地处黄海翼的丹东市打破行政区划限制,将93公里海岸线分为四个区域,目前已形成了“四大组团”全面开发开放的新格局。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筑巢引凤”效应明显

实践证明,只有先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才是提升开发开放竞争力的先决条件。为增强发展后劲,提升竞争力,沿海各市普遍加大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仅今年1-8月沿海重点区域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就达243.5亿元,同比增长196.2%;截至8月底,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资达510.9亿元。其中路网、机场、水利设施等建设步伐加快。锦州滨海新区40条城市化道路已形成网络,地方铁路专线通车运行,锦州湾国际机场用地已开展前期工作。再有就是港口建设水平明显提高。坚持以港兴市战略,把港口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如丹东港港口扩建迈进深海,大型化、深水化、专业化泊位建设全面展开。今年1-8月港口吞吐量累计完成2750万吨,同比增长26%,集装箱吞吐量完成18.5万TEU,同比增长30%。还有,城市功能日趋完善。沿海各市普遍加大城市功能建设力度,在城区路网、绿化亮化、给排水工程、通讯电力、供热供气和环境保护等方面,下大力气,提升城市功能。

夯实基础设施建设如同“筑巢引凤”。沿海各城市积极优化服务环境,通过主题概念招商和产业集群招商等形式,使临港产业不断聚集,加快发展壮大。一是招商引资成效显著。今年前8个月,沿海重点区域新注册项目666个,同比增长683.5%,投资总额1626亿元,同比增长752.2%。其中外商投资项目198个,同比增长890%,合同外资额36.3亿美元,同比增长159.3%,实际利用外资额21.8亿美元,同比增长224.8%。截至8月底,沿海重点区域累计注册项目达1236个,投资总额3834亿元。其中外商投资项目353个,合同外资额75.2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额37.5亿美元。

二是产业集群正在形成。通过建立临港产业园区,推动形成产业集群,这是目前沿海六市的普遍做法。丹东临港产业园区着力打造重化工、不锈钢、装备制造、仪器仪表等四大产业集群。营口市全力打造冶金、石化、装备制造、镁质材料、光电等五大产业集群。锦州滨海新区西海工业园区初步形成光伏、汽车零部件、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生物制药等工业体系。盘锦辽滨沿海经济区推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临港产业带建设,重在打造世界领先的海工装备制造基地和港口物流产业群,发展壮大石化产业,以建成全国最大的人工合成橡胶生产基地,建设具有辽滨特色的高科技产业集群和服务业集聚区。

三是重点企业龙头作用凸显。充分发挥重点企业的牵引和带动作用,延伸产业链,辐射周边企业,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加大连花园口经济区一大批有影响力的新材料项目已纷纷签约落地,营口市的鞍钢鲅鱼圈新区二期、中冶京诚三期、五矿营口中板二期等龙头企业,都逐渐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组织领导“四脚落地”考核内容绩效挂钩

强化组织领导,是保证各项工作有效落实的前提。为推动各项工作“四脚落地”,今年以来,辽宁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多次深入沿海各市进行调研,加强指导,指明发展方向,从而有力推动了各地党委、政府集中精力,明确责任,强化考核,为推进工作落实提供了组织保障。

各市普遍成立了开发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对各区域开发建设工作的统一领导和协调,为推动各项工作提供了领导保障。实行了重大项目推进责任制。丹东、葫芦岛等市成立了领导协调机构,加强对重大建设项目的分类指导,定期、不定期督促检查项目的进展情况,并在协调解决有关问题上下功夫。通过此举,丹东今年实施和推进了60个重大包扶项目的“四脚落地”。

一些沿海市委、市政府还采取了年终考核与平时考核相结合的办法,对责任单位的重点工作、重点项目和任务指标进行全面考核,根据考核结果确定绩效工资的发放比例,特别是把考核结果作为干部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极大调动了各级干部抓落实的积极性。

上一篇:拳拳报国心 下一篇:在美国遭遇小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