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的蜕变:从“会做事”到“会来事”

时间:2022-08-09 07:53:01

小白在考上公务员之前,在一家私人企业打工。说是“打工”,老板却没拿他当外人。其实,他和老板非亲非故,有时还跟老板顶牛,吵几句嘴,开会迟到、早退更是家常便饭,换别的员工,老板早炒掉了。

为啥对小白这么好?原因只有一个:小白的业绩突出。

老板这人很务实,谁能给我创造效益,我就捧着他,别的细枝末节的小问题?S略不计。小白能力强,做事轻形式、求实效,和老板是一道劲,俩人喝点酒就称兄道弟。

可在一个企业中的同事有看法,常在私下议论说:“小白会做事,不会做人;智商高,情商低,“小尾巴”一抓一大把。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小白把心思用在创造业绩上,有人却把心思用在勾心斗角上。小白不拘小节,只知埋头做事,不知抬头看人,除了老板,没人看他顺眼,特别是同事。

“小白目中无人”“小白为人孤傲”“小白不按常理出牌”……各种负面信息传到老板耳朵里。老板都是一句话:我要的是业绩,用的是小白的长处。别的说再多我没兴趣。不论是谁,只要业绩好,我同样另眼相看。

议论声越来越少,花心思整事的也没了“动力”。整个企业,大家都在拼业绩,因为在老板那里,名利权情都得用业绩换,“会做事”比“会来事”更重要。

小白在这种环境中干了五年,“做事”的能力提高了,“来事”的思想却淡化了;智商提高了,情商退化了。

“给私人打工能打一辈子吗?还是考个‘碗’吧!旱涝保收!考个一官半职的,咱也光宗耀祖!”父母劝小白说。

小白理解父母的苦心,就抱着试试看的态度随便报了个乡镇公务员。完全是?考竟然一考即中,他确实智商高嘛!

父母高兴了,小白是一阵阵地迷糊:“乡镇公务员都是干啥呀?能挣着钱吗?”他还是私人企业务实的思维方式--追求经济效益。

不干不知道,一干他懵了。开会、迎检、填资料,天天加班搞形式,小白茫然不知所措。

“弄这些东西有啥用呀?相互表演有意思吗?不是传说当官有油水吗?还不就使个死工资!”小白心直口快的毛病又犯了。

“习惯了就好了!油水?都是当官,有人能大碗吃肉,有人连汤都喝不嘴里。”老干部笑话小白幼稚。

小白还保持在私企的风格,埋头做事,还想用业绩说话。可他发现单位里没啥业绩标准,干得好不好全凭领导一张嘴: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

领导最看重的是纪律,表面说是纪律,其实是看你听话不听话。这点小白彻底“瓤”了,他请假、迟到、早退的毛病暴露无遗,就像原同事所说的--“小尾巴”一抓一大把。

小白发牢骚说,在公家单位,“出勤”远胜过“出力”,“听话”远胜过“出业绩”。单位领导听说后不乐意了:“没有纪律哪来的业绩,你干的业绩在哪儿呢?”

“我想干出业绩,可单位工作就是一笔糊涂帐,没据可查呀!”小白辩解道。

“你说谁糊涂呀?多少人都跟我反映,你连团队配合都不会,还谈啥业绩?”领导生气了。

“大家相互推诿扯皮,一点工作效率都没有,谁也出不了业绩!”小白只知道说,还是不知道抬头看人。

“你看哪儿好你去哪儿!都说你情商低,不会来事,我看一点不假!”领导甩门而去。

小白怔在那里,他痛苦地反思:“我想做事为啥做不成事?难道说实话就是情商低?难道见风使舵就是会来事?”

父母教导小白:“现在你是公务员了!当官就要有个当官的样儿!啥是会当官?跟上面装装,跟下面装装……”

小白变了,啥事不干也再不耽误考勤,老远见人就打哈哈,碰到问题能躲就躲,领导说啥都是“好好好”,逢年过节都去领导家“串串门”……

单位同事都说小白成熟了,单位领导都说小白“会来事”了,父母说小白越来越有官样儿了……

只有小白自己说:“混日子谁不会呀?我这辈子算完了!”其实,他真不想这样!

上一篇:在单位获得晋升的“三多”与“三少” 下一篇:机关办事六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