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科技成果评价中同行专家评议的局限性

时间:2022-08-09 06:48:57

论科技成果评价中同行专家评议的局限性

文章编号:1008-6919(2006)10-0069-02 中图分类号:R192 文献标识码:A

科技项目完成后,如果取得比较满意的结果,项目完成人一般要申请成果鉴定对所取得的成果进行评价。当前成果评价的主要方式是同行专家评议,即在同研究领域内聘请与被评价项目在研究方向相同或接近的有较高研究水平的专业人员对该项目(或成果)进行评价。这种评价方式的优点是,评价专家是本行业的专业人员,对本专业科技发展的现状及进展程度比较了解,可以指出被评价项目(或成果)的创新或不足,能掌握该项目(或成果)在该领域国内外同类研究中所达到的水平,从而客观准确地作出评价,这种方法促进了科学化、民主化的科研管理进程,因此,被许多国家普遍采用,广泛应用于科研管理过程,也成为成果评价的主要手段。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市场经济占主流的社会环境中,由于法制建设的落后,成果评价也不可避免地落入庸俗化,表现为成果鉴定泛滥,超范围使用,使同行专家评议或为成果评价的唯一标准。但是,同行专家评议是有其局限性的,使用不当会引发一些矛盾,甚至引起学术界的强烈批评。本文通过对同行专家评议局限性的剖析,提出了改进评议的方法,对民主化、科学化的管理过程进行了探索。

1 同行专家评议的局限性

1.1人情关系网形成的局限性。

在当前社会,人情关系网在社会交往中占据很重要的位置,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情关系网也渗透到科学研究领域,特别是成果评价过程,人情关系网可以说无处不在。

在同行专家评议中不可避免的是评审专家与被评成果的完成人是非常熟识的朋友,或者是同学或师生关系,甚至是上下级关系。评审人往往因为感情因素和利益的驱使,给出的评价不符合被评成果,使成果评价很难公平公正,造成评议结果出现偏差。

1.2不良学术竞争引发评议的局限性。

有的同行评审专家,与成果完成人在学术上研究方向一致,研究内容相同,形成竞争对手关系。由于个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学术观点不一致,有些人很难接受别人的观点,学术竞争也会引起专家之间的个人矛盾。这些问题带入成果评价过程中,评审人不可能做到公平公正,更何况任何研究成果本身都有局限性,这种局限性如果被特意的发挥,就会使评价结果产生偏差。

1.3知识更新和学科细分造成的局限性。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更新的速度很快,更新周期越来越短;学科分类的细微程度使同学科不同专业的科技人员之间也存在沟通的障碍,这就造成某一研究成果同行专家也不甚了解的情况发生,使成果评价的准确性下降。

1.4知名度引发成果评价的局限性。

被评成果完成人如果是知名度很高的名人,其在社会上的“名人效应”将会影响其成果的评价。正的“名人效应”,如果完成人是院士、知名专家、学术界兼任高级职务的专家学者,不管成果水平如何,相近条件下,评审结果往往有利于被评项目;负的“名人效应”,即如果被评成果主要完成人曾有过严重错误,即使错误与被评成果没有任何关系,评审结果往往对被评项目极为不利,多数同行专家会将既往错误与现实成果联系在一起。这就推动了评价的不公正性。

评审人如果是知名度很高的专家,可能他的意见会影响评审结果,特别是在会议评议这种成果评价方式。高知名度专家作出的判断,不管是肯定还是否定意见,都可能直接给成果定性,其他专家碍于知名人的面子,附和的声音往往大于疑问的声音,个别专家即有不同意见,也不愿再提,有可能产生对成果不公正的评价。

1.5领导权力外溢使成果评价有局限性。

有的领导看中某一项成果,或受人委托要求关照该成果,甚至是成果完成人之一。可能该领导会利用职权和评审专家的关系对该成果的评价施加压力,该领导的做法虽然超出了他的权力范围,但评审专家碍于领导的权力,或者有讨好领导的想法,给出的评价往往顺从领导的意思,对其他成果来说是缺乏公平公正的。

2 针对同行专家评议的局限性所采取的解决方法

虽然同行专家评议有一定的局限性,但这种评价方法有它科学可行的一面,况且其局限性多来自人为因素,控制人为因素可以减少甚至消除局限性带来的不公正影响。

2.1加强科技评审的法制建设,建立健全并强化同行评议的规章制度;加强评审专家的思想道德建设,树立法制观念,提高评审过程中的法律意识。

参加成果评价的同行专家绝大部分是遵纪守法、品德高尚的学者,管理部门在遴选同行专家的过程也是严谨的,认真负责的。因此,各级管理部门只要提高法制意识,加强监督,很少有人会冒天下之大不违做出违法的事情来。

2.2坚决抵制不良学术竞争行为,建立同行专家诚信监督机制,对有不端行为的要从专家库中剔除,同时加强评审保密工作,提高防范意识,防止成果评审过程中材料外传引起失密事件的发生,保护被评审项目的权利。

2.3丰富成果评价同行专家库,做到三级学科专家齐全,并按研究方向和研究专长增加学科专家的细分,同时在组成专家评审组时要考虑交叉学科,多选择知识面广,又有学术专长的同行专家,特别是中青年学者,他们接受新知识的速度快、能力强、思维灵活、有创新意识,在同行评议中可担当重要角色。

2.4实行同行专家轮换制度,可减少人情关系网的影响。由于同行专家与成果完成人之间往往有密切的关系,职业化的评审人有可能造成同行评议中的不公正和。如果采用轮换制度,可以最大限度地防止评审人与完成人的私下沟通,以杜绝人情关系和权钱交易现象的发生。另外,可以委托第三方评审,使申报单位和组织单位不参与成果评价过程,可大大降低权力外溢产生的影响。

2.5在成果评价过程中全面采用“双盲法”进行评审。

“双盲法”就是在成果评价过程中,评审人不知道所评成果的完成人是谁,是哪个单位的;被评成果的完成人也不知道自己的成果由哪些单位的哪些专家来评审。双方都不知道对方是谁,想作弊也难,这样可以排除人为因素对成果评价的干扰,同行专家可根据成果的实际水平进行合理、公正的评价。这种操作方法是比较科学的,也曾被人应用于成果和项目的评审,取得的效果较好。缺点是组织评价单位操作起来比较繁琐,容易出现差错,且费时费力费钱,所以在成果评价方面应用不广泛。

2.6建议多采用通信评审形成,少采用会议评审形成,杜绝某专家的一言堂。

通信评审的优点是:①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评审专家的技术优势,不受其他观点的左右;②同行专家间互不联系,可以畅所欲言,不用看别人脸色行事;③选择专家的范围更广,专业更齐全;④评议过程操作简便,相对节省经费;⑤可最大限度地降低权力外溢现象。

通信评审虽然也有其缺点,但是通过工作的改进可以弥补:①专家意见仅为个人观点,有可能偏激;易产生过高或过低的评价。经多位专家意见书的综合,或采取去掉最高和最低分的方式,可以抵消由此带来的消极因素。②由于专家掌握评价的尺度不同,不易达成一致意见,特别是给分的标准个人理解不一致,同档分数意义可能相反,成果定性难。可以看主流意见,并以文字含义准。③可能专家意见回函不能及时返回,影响成果评价进度。这可以通过改进成果管理办法,把成果评价由固定时间进行改为纳入日常管理工作,成熟一个评价一个,给每个成果留出充足的评价时间。④由于各种原因,成果评价时间可能拖的比较长,而且评审材料容易丢失。可采用电子邮件方式传递评审材料,邮递时间可大大缩短,材料也不会丢失,相对比较安全。⑤有可能出现代评现象。可建立同行评议专家诚信度资料,成果评审时选择诚信度好的专家,对诚信度不良者,消除出专家库。

综合以上观点,虽然同行专家评议有一定局限性,但是只要加强管理,强化评审过程中的法制观念,控制人为因素的干扰,尽量采用“双盲法”或通信评审的方式,同行评议是完全可以体现成果的真实水平。

参考文献

1 龚旭.同行评议公正性的影响因素分析.科学研究,2004,(6):121~124.

2 周颖.同行评议中的利益冲突分析与治理对策.科学研究,2003,(30:298~302.

3 陈进寿.从人际关系谈同行评议制的改进.中国科学基金,2002,(3):182~184.

4 任胜利.科技论文的同行评议.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04,(11)14:11~13.

5 胡杨.建树学术规范,反对学术腐败.自然辩证法通讯,2002,(2).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鼻胆管引流术后的护理 下一篇:纳米药物研究进展及前景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