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教学细节,追求高效政治课堂教学

时间:2022-08-09 06:18:26

注重教学细节,追求高效政治课堂教学

在目前的高考模式下,政治学科的地位越来越边缘化了,怎样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爱上这门学科,是我们教师迫切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面对这个困惑,笔者根据自己从事高中政治教学的体会,认为构建和谐课堂、减负增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要从教学细节抓起,把抓教学细节作为追求高效政治课堂教学的突破口。古人强调“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我觉得政治课堂教学也要做到“声声入耳”。

一、政治课堂教学中要有笑声

有些政治教师上课,严肃有余,活泼不足,课堂“火药味”太浓。可想而知,这样沉闷压抑的课堂,教学活动只会停滞或低效。学生就是有思维的火花,也会在这样“缺氧”的课堂里熄灭。现在强调师生互动,把课堂还给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学任务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中完成。没有笑声哪能行?我们要懂得,师生之笑能舒缓紧张情绪,激发师生的积极心态,形成和谐的教学氛围。教师要树立欢乐课堂的观念,使课堂有教学内容引发的笑声,有教学情境设置引发的笑声,有教师幽默语言引发的笑声,有学生机敏语言与动作引发的笑声。有笑声的课堂,师生关系和谐,学生注意力集中,学生学习参与度更大。例如,我们都知道下午第一节政治课难上,学生都昏昏欲睡的,注意力不能集中。我在刚上课时就报道一则热点新闻,讲个笑话,或者引导大家唱首歌,学生的上课热情就被激发起来了。我认为,每一节课,教师至少要让学生笑一次。心理学研究证明,人在快乐中学习,学习更主动,接受知识更快,有笑声的课堂,教学效率会更高。

二、政治课堂教学中要有赞美声

我们有些政治教师上课,习惯于做纠错的工作(这也是必要的),教学中经常出现“批评声”、“叹息声”,这样容易造成学生“无声”。其实,课堂就是学生出错的地方,教师要允许学生出错,如果没有错,那就不需要教学了。教学中,我们要改变那种一味批评纠错的方式,用激励赞扬之声来促使师生进入教学的积极兴奋状态。有句话说得有道理:好学生是老师表扬出来的。特别是一些学困生,他们长期处在压抑中,从没得到老师的一句表扬或赞美。难道他们身上就没有一个闪光点?教师要用放大镜看他们,有了进步就要不吝表扬,如果问题回答对了,可以动员全班同学给予他掌声鼓励。记得我班有一位学生,政治学得差,通过了解,他基础差,教他的老师没有说他好的,于是,他也没有学习的热情了。针对这种情况,要对症下药,关键是树立他学习的信心。于是,我在课堂上让他回答规律的含义,由于刚读过,他说得挺流利,我建议全班学生掌声鼓励。他在大家的掌声中坐下,很是兴奋。后来,该同学经常问问题,对政治很感兴趣。所以,政治课堂要改变过去死气沉沉的模式,课堂教学中要有赞美声,这样,教学的内涵更加丰富,师生教学互动更为融洽,必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三、政治课堂教学中要有惊讶声

有些政治教师上课,比较注重教学任务按部就班地完成,但教学没有特点,平铺直叙,一讲到底,少有亮点。有的教师只强调机械记忆,容易使学生产生学习的枯燥感,学习缺乏激情。这样的课堂,学生听课效率低下,经常有学生在课堂上开小差,甚至睡觉。课堂教学中要有惊讶声,我们要明白,每一教学内容必有令学生“惊讶之处”,这要看教师是否能够挖掘教学内容并巧妙设置情境。教师本身也能呈现“惊讶之举”,这要看教师是否具有较高的素质并拿出教学绝活。教师要运用教学机智,制造一些课堂冲突,引发学生的有意注意,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例如在讲“纸币能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由于我们平时都用人民币购物,因而绝大多数学生认为纸币是商品。但实际上纸币并不是商品。这一问题一抛出,引发了学生的惊讶和不解。通过讨论、探究、举例等,学生终于弄懂了这个概念。这样的教学,能够引导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启迪学生的创新意识。有惊讶声的课堂,教学质量一定很高。

总之,政治课堂教学如果能做到“声声入耳”,一定能够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使教师与学生心心相融。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营造良好和谐的教学氛围,真正做到减负增效,实现教学效率的最大化。 [C]

上一篇:深化课程改革 提高课堂实效 下一篇:寻找那片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