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婚成“纠婚” 连锅都要分

时间:2022-08-09 06:10:10

连锅都不放过

“汽车登记在我名下,现在价值18万元。我愿意给他9万元,但车归我。”“这辆车平时都是我使用,我出22万元,给她一半补偿,车归我。”这是拍卖会现场?不,这是阿蓉和阿明在闹离婚。他们在竞价分割他们名下的一辆汽车。

阿蓉和阿明都是30多岁。2009年8月,阿蓉通过一家相亲网站认识阿明。已有房有车的阿蓉,对帅气细心的阿明很动心,两人相识仅一个月便登记结婚。领结婚证那天,阿明说他认识熟人,一个人就能办好,没让阿蓉去。

婚后不久,阿蓉怀孕。这时阿蓉吃惊地发现,阿明居然曾结过婚并且离异。这个发现让阿蓉无法接受。女儿出生后,双方之间猜忌、怀疑越来越多,感情迅速恶化。后来,阿蓉发现阿明竟然又在网上征婚。到2011年6月,两人已经闹到同一屋檐下分炊分床生活的地步。随后,阿蓉离婚,法院没有判离。

2012年7月17日,阿蓉再次到法院离婚。这次,阿明同意离婚,可对财产分割双方争执不休。在双方的财产分割清单上,大到房子、车子,小到电压力锅、被子、枕头等生活用品,阿明都是“寸土”不让。

因为房子和汽车都登记在阿蓉名下,阿蓉拿出房子的按揭购买发票,以及沙发、床、灶具等生活用具的发票,证明这些都是她的婚前财产。阿蓉自愿放弃床上用品。而阿明却认为,这些都是他们夫妻的共同财产,应该平均分割。女儿两个人也都想要,阿明说自己每月有上万元的收入,孩子应该归他。

法官通过各种证据,认定只有汽车属于双方共同财产,便采取双方自愿协商竞价的方式进行财产分割,由出价高的一方获得所有权,然后再补偿另一方。最终,阿明出价22万元获得汽车,补偿阿蓉11万元。

因为房子及大部分家电等是阿蓉的婚前财产,法院不予分割。法院判决准予双方离婚,婚生女儿归阿蓉,阿明每月支付800元抚养费。可阿明不服,提出上诉,他只愿意支付每月400元的抚养费。

只值3000元的婚姻

“我们刚刚登记结婚几天,还没摆酒就离婚,她纯粹是在欺骗我的感情。家人和朋友也会笑话我,她要赔我精神损失费,还要还我1.6万元。”知道阿芳要和自己离婚,阿勇气愤地对法官说。

为何刚结婚几天就要离婚?原来阿芳与阿勇学年轻人玩了一把“闪婚”。

阿芳40多岁,她的第一任丈夫生前经商多年,家境颇丰。丈夫去世后,阿芳感觉很孤独。2012年5月,在同城QQ聊天中,阿芳认识了热情主动的阿勇。在网聊中,阿芳得知阿勇也已丧偶,独自抚养两个儿子。相仿的年龄、相似的境遇,加上阿勇聊天时幽默机智,阿芳有点心动。二人见面时,阿勇告诉阿芳,如果他们登记结婚,可以将阿芳和孩子们的户口迁入他老家,他们可以获得几十万元的拆迁分红款。这个消息让阿芳感觉阿勇就是她以后的依靠,两人的感情迅速升温。在日常相处中,阿勇从阿芳处挪用近2万元,阿芳也让阿勇帮筹款1.6万元。甜蜜的生活没过多久,两个人就因生活琐事产生争执。2012年8月初,阿勇向阿芳求婚,犹豫中,阿芳和阿勇登记结婚。不料,登记结束后两个人又因琐事发生了争吵。回家后,阿芳打听得知,阿勇家根本不可能有拆迁分红。在登记结婚仅仅一个星期之后,阿芳向法院递交诉状离婚。

双方之间的经济纠纷,因没有借据,法院不予处理。而阿芳坚持要离婚,阿勇就是不想离,怎么办?经过法官一再劝说,阿芳一次性付给阿勇经济补偿3000元。2012年11月12日,两人在离婚协议上签字,结束了这段短暂的“闪婚”经历。

法官说法:

保留票据才能分清归属

夫妻通过竞价的方式来分财产,离婚时女方给男方补偿,这在以往的离婚故事中很少见。法官为何会采取这种方式来办案?笔者采访了主办这两个案件的法官。

“采取‘竞价’方式来分割夫妻财产,这种事其实并不新鲜。以往的离婚案件中,房产纠纷较多,分割汽车的这是第一例。”主审阿蓉离婚案的法官张敏介绍说。

据张敏介绍,根据《婚姻法》第39条规定:“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在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的原则下判决。”关于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问题,双方可以自愿通过协商竞价的方式取得所有权。竞价要建立在双方自愿的基础上,其目的主要是让争执的双方能达成协议。

张法官告诉笔者,在阿蓉一案中,双方都想要汽车,互不相让,通过竞价取得所有权相对比较公平,也容易被双方认可。双方达成一致,便竞价成功。如果不能达成一致,法院会委托评估机构对争议财产进行评估,依据评估结果再进行分割。这样,争议双方要额外支付一笔评估费用。

张法官说,在阿蓉一案中,阿蓉保留了买房、装修、买家电生活用品等的票据,法官依据这些票据才认定了财产的归属,否则只能作为夫妻共同财产来分割。

张法官特别提醒恋爱中的男女,在自己拥有很多财产、不了解对方的情况下,要多个心眼,平时要有意识地保存购置大件财产时的发票等票据,这样等有争议时,才能分得清楚财产归属权。

“阿芳支付补偿金并没有法理上的依据,她只是为了能离婚而做出让步。”阿芳一案的主办法官粟法官介绍说。粟法官告诉笔者,因为是阿芳先提出离婚,男方坚持不离婚,加上双方有经济来往,又没有借据,所以如果阿芳想离婚成功,就必须做出让步,满足男方的要求。

心理专家:

盲目“闪婚”离婚率高

“盲目‘闪婚’离婚率很高,而且代价很大,不是每个人都能承担得起的。”大型心理咨询网站“爸妈在线”广西分站的心理咨询师玉老师听了“闪婚”夫妻闹离婚的故事后说。

玉老师告诉笔者,有一次,她半天就接待了3个因“闪婚”出现问题的夫妻。即使在心理老师面前,这些夫妻仍然是争吵不断。

玉老师认为,目前“闪婚”似乎就像赶时髦,而且不少是离异男女。在“闪婚”前,两个人关注的更多是相同的地方,彼此因为有相似感而似乎找到一点感觉,甚至觉得是同一类人。婚后,两个人生活在一起,相对,共同面对生活方方面面的挑战,之前的各种掩饰都将被揭开。理想与现实差距很大,他们就想到“闪离”。可等到“闪离”时,他们才发现,一切变得不再简单。孩子归谁,房子、车子等财产都要分割,还要付出很多时间和精力。如果有一方心里不服气,故意给另一方添堵,双方心理上还要经受煎熬。

广西医科大学心理学教授王翔南认为,很多“闪婚”者的婚姻目的很功利。一方与另一方结合,不是因为感情,而是希望通过婚姻获得一些东西。当一方的如意算盘落空,在离婚时,就会借离婚刁难对方、折腾对方。王教授认为,用一个月或几个月时间来了解一个人是不够的,盲目“闪婚”,只会给未来的生活埋下更多隐患。

心理专家提醒人们,面对婚姻时,不要太浮躁、太儿戏,婚前双方多些了解,看清楚对方和自己,再决定该不该结合。

笔者手记:

如果连爱人都要提防我们还能相信谁

几年前,一位律师朋友告诉笔者他的一段经历。

他帮一对夫妻打离婚官司,法院判决准予双方离婚。这对男女没有太多财产,在分东西时,律师在场见证。男方要求数好碟子、碗筷,要一人一半。女方一数,感觉自己分少了,为此,两人争了起来。结果,东西不分了,两个人就吵上了。律师实在看不过眼,就说:“你们别吵了,我花钱给你们买碗筷,好不好!”两个人这才闭嘴,继续分家。有过这次经历后,这位律师不再打离婚官司,原因是费神、费心,且害怕“看着别人的故事,影响自己以后的生活”。

这个故事让笔者感慨了很多年。可当今天再次遇上连被子、枕头等生活用品都要细分的夫妻,真的被震住了。他们有房有车,甚至一起生儿育女,可当感情破裂时,曾经一起的分担、分享都不再存在。

法官提醒要注意保留票据等各种证据,从法理上来说这无可厚非,可情感上,如果连自己最亲密的人都要时时提防,我们还能相信谁?俗话说,“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可如此艰难的相遇,在很多现代人眼里,成了一“闪”而过的风景。

作为旁观者,我们无法分清他们究竟谁对谁错,只能期望那些恋爱中的男女认清自己和对方的内心。那些婚姻已经失败的夫妻,即使要分开,也请平静自己的心绪,不用争个你死我活。毕竟生活的车轮是不断向前的,看清前方的路,让每一个错误不再重蹈覆辙,我们就会获得幸福。

上一篇:苏步青,数学之王的长寿秘密 下一篇:你知道吗 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