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托普利联合阿托法他汀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分析

时间:2022-08-09 05:52:23

卡托普利联合阿托法他汀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分析

摘要:目的 对卡托普利联合阿托法他汀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进行探讨。方法 将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的7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对照组35例与观察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卡托普利进行治疗而治疗组患者采用卡托普利联合阿托法他汀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心血管疾病发病情况要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和C-纤维蛋白水平要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卡托普利;阿托法他汀;急性心肌梗死

心肌灌注供给与需求不能达到平衡时就使得心肌细胞出现缺血从而导致心肌细胞死亡并引发心肌梗死[1]。心肌梗死的临床症状并不明显,因此会给具体诊断带来一定的困难,从而给具体治疗带来一定阻碍。在我院对2011年1月~2013年1月的3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的过程中采用了卡托普利联合阿托法他汀方法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的7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临床观察对象。将上述患者分为观察组35例与对照组35例。观察组中男20例,女15例,年龄为57~79岁,平均年龄为(67.3±3.4)岁,对照组中男19例,女16例。年龄为60~81岁,平均年龄为(68.4±3.1)岁。以上患者均不存在肝肾功能障碍,在住院之前未服用其他的他汀类药物;不存在进展期肌病且收缩压均大于90mmHg。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况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进行静脉滴注的过程中者采用150万U尿激酶溶入葡萄糖溶液,并口服阿司匹林进行治疗(300~320mg/d)。在此基础上对患者进行止痛、吸氧治疗。与此同时给予患者卡托普利治疗(6mg/d)。观察组患者基本治疗方式与对照组相同,在卡托普利治疗的基础上再进行阿托法他汀治疗(30~35mg/d)。两组患者治疗周期为4w,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

1.3统计学分析 采用 SPSS15.5分析软件包对所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Pearson χ2检验,P

2 结果

见表1、表2。

通过表1可以明显地发现观察组患者的心血管疾病发病情况要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当心肌灌注供给与需求失衡时就会使得心肌细胞出现供血不足的情况从而造成心肌细胞死亡,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心肌梗死。心肌梗死的发作与冠心病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很多情况下急性心肌梗死都是由冠心病所导致的。当患者的脂质代谢出现紊乱时,会让血液中的脂质在动脉内膜上沉积下来,并形成白色斑块。如果这些白色斑块积累数量越来越大就会让整个动脉腔越来越狭隘从而对正常的血液循环带来影响并引发心绞痛。在心绞痛不断加深的过程中会直接导致心肌细胞供血不足并让患者出现痉挛导致患者出现急性心肌梗死[2]。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也是导致心肌梗死的原因之一。当冠状动脉出现粥样硬化时会使得粥样斑块出现糜烂甚至破裂的情况从而使得冠脉血管出现急性闭塞,这样就会使得心肌细胞出现急性缺血,若心肌缺血时间较长(20~30min)就会引发心肌梗死。另外还存在着一些潜在因素会引发急性心肌梗死,主要如下:①情绪因素。很多负面情绪如过度激动、过度紧张会对神经系统带来刺激并对心肌带来影响,从而引发心肌梗死;②突发性寒冷刺激;③吸烟酗酒。过度的吸烟饮酒会使得冠状动脉出现痉挛从而让心肌的耗氧量大幅度提升导致心肌梗死;④便秘;⑤过度操劳。过度操劳会对心脏带来极大的负担,并且让心肌的耗氧量提升从而造成心肌梗死[3]。

卡托普利是常见的治疗心肌梗死的药物,对于心肌梗死有着较好的疗效。卡托普利本质上是一种人工合成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对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有着良好的抑制作用。卡托普利具有很好的降压效果,可以降低心率并且可以控制心室扩张,以此来达到治疗心肌梗死的效果。

相关研究表明C-反应蛋白和C-纤维蛋白原与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存在着密切的关联,是心血管疾病有效的预示因子与危险因子。在我院的研究过程中发现观察组患者在经过卡托普利联合阿托法他汀治疗以后其C-反应蛋白和C-纤维蛋白原有了明显的下降并且观察组的情况较对照组更优,同时患者出现心肌再梗死、脑卒中以及不稳定心绞痛的情况也得到了缓解,病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综上,卡托普利联合阿托法他汀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治疗心肌梗死有着较为理想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惠铭先.卡托普利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并心力衰竭56例[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 2008(01):132-133.

[2]袁观辉.急性心肌梗死70例急诊PCI治疗临床分析[J]. 咸宁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1(02):145-146.

[3]龙恺,唐其柱.普伐他汀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观察[J]. 数理医药学杂志,2006(02):247-248.

上一篇:门诊采血患者管理系统在门诊采血中心的应用 下一篇:慢性皮肤溃疡恶变4例治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