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影响经济增加值结果的途径

时间:2022-08-09 04:59:05

探讨影响经济增加值结果的途径

摘要:经济增加值为国资委认可并确认作为央企经营者的考核指标,并被赋予很大比分权重。在当前经济环境中,若相关配套措施不到位,经济增加值指标就有被调控的可能,本文试图探讨影响经济增加值因素,如何影响其计算结果。

关键词:经济增加值影响因素 调控

一、背景

2010年1月22日,国务院国资委正式公布修订后的《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其中,将经济增加值取代净资产收益率作为中央企业年度经营业绩考核基本指标,并且该项指标占到整个业绩考核的40%权重。经济增加值对我们并不陌生,只是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一个财务指标,为什么国资委会把此指标作为一项硬指标考核中央企业管理者呢?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发现:单纯的利润指标也不能反映企业经营的实际状况、企业经营者的管理水平,且企业所有者的利益往往与管理者的利益不相一致。现代企业战略财务管理要求企业建立以价值管理为核心的战略财务管理体系。价值管理又是一个综合性的管理工具,它既可以用来推动价值创造的观念,深入到公司各个层面,无论是管理层,还是基层工员,还与企业资本提供者(包括企业股东和债权人)要求比资本投资成本更高收益的目标相一致。经济增加值最大化目标满足价值管理的要求,有利于实现相关者利益最大化。若用经济增加值这个财务指标和相应的配套激励措施能把经营者与所有者的利益联系在一起,是非常可行的。而实际上实行经济增加值考核,若没有其他激励措施相配套,却不能实现国资委的意图,因为经济增加值只是一个财务指标,只要是财务指标都是时期与时点相关联,其结果均具有可调控性,从而会影响这个指标的实际意义。本文试图从影响经济增加值因素分析,揭示其内涵。

二、经济增加值内容

所谓经济增加值(Economic Value Added,简称EVA)是企业投入资本收益超过加权平均资本成本部分的价值,或者是企业未来现金流量是以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折现后的现值大于零的部分。经济增加值的大小反映企业经营者管理资金水平的高低和资本投入者所达到的期望收益。

我们在计算企业经济增加值时,会取得企业一定时期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及其附注等相关资料,并进行初步分析,然后对企业利润表中的会计利润作出一些调整,计算出税后净营业利润。再分析确定企业投入的全部资本总额,计算企业全部资本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测算企业全部资本的成本。根据经调整计算出的企业税后净营业利润和经分析测算出的企业全部资本成本,计算企业经济增加值,就是这个结果用于比较评价企业经营者的经营绩效。先看看其公式及取数原则。

经济增加值=税后净营业利润-资本成本

=税后净营业利润-调整后资本×平均资本成本率

税后净营业利润=净利润+(利息支出+研究开发费用调整项-非经常性收益调整项×50%)×(1-25%)

调整后资本=平均所有者权益+平均负债合计-平均无息流动负债-平均在建工程

三、影响经济增加值因素

通过以上述经济增加值的计算公式我们了解到影响经济增加值内涵及相关因素。我们就会发现:其因素不仅包括利润表项下内容(时期指标),还包括资产负债表项下的内容(时点指标)。由于具有时期和时点特性,同样的企业资产规模和经营状况,可通过人为因素调整报表的相关项目,从而影响其因素结果,从而达到改变经济增加值指标。

现在具体分析影响经济增加值因素变化,看是如何影响其计算结果。

(一)调整资产负债表结构

1、调整“在建工程”

公式中的“在建工程”是指企业资产负债表中的符合企业主业的“在建工程”项目。

在会计期末,企业的在建工程的规模大小,是直接影响经济增加值的结果,因为在建工程是计算资本投入的抵减项,也就是说期末在建工程数目越大,企业可通过少结转的在建工程或推迟结转,加大在建工程领用物资,从而增加在建工程的期末数,就会直接影响经济增加值的结果,使其数值增大。

2、调整“货币资金”科目

在公式中企业的“货币资金”对经济增加值没有影响,其实不然。在会计年度结束前,可通过资金调转提前偿还部分有息负债,使有息负债的期末数减少;也可支付股利减少所有者权益,从而减少期末资本数,达到增加经济增加值的结果。

3、无息负债

公式中的“无息流动负债”是指企业资产负债表中的“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款项”、“应交税费”、“应付利息”、“其他应付款”、“应付职工薪酬”和“其他流动负债”;由于承担国家任务等原因形成“专项应付款”、“特种储备基金”余额较大的,也视为无息流动负债。企业的期末无息负债越多,其结果影响也就越大,是正影响。可通过推迟支付“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等无息负债,尽可能获得国家政策性无息贷款等不带息负债,从而增加期末无息负债数额。

4、有息负债

企业的有息负债是直接影响投入企业的资本规模,对经济增加值结果有直接影响,其权重越大,其影响越大。可通过有效途径在会计期结束前减少有息负债期末数,如提前归还贷款,不仅会影响期末绝对数,还影响计算数额的平均数,直接减少资本成本基数。

5、所有者权益

在公式中所有者权益是绝对成本基数,企业可向股东分配利润,以减少所有者权益基数额,从而减少资本投入数额,从而增加经济增加值。

(二)调整利润表项目

由于利润表项目下数值是时期指标,过了12月31日是另一个会计期,对收入、成本、费用是否在计入在本会计期,或下一个会计期,对实际业务处理上是没有多大影响,但对企业管理层的业绩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企业利润的多少也是直接影响经济增加值大小直接因素。企业通过调控利润,使其收入、成本、费用入账时点改变,其利润的数就会变动。

1、收入提前入账,成本、费用延迟计账,公式中的“利息支出”是指企业利润表中“财务费用”科目下的“利息支出”

在经济增加值中,企业支付的利息是在计算经济增加值时作为会计利润调增项。只影响会计利润而不影响会计利润。

2、公式中“研究开发费用调整项”是指企业利润表中“管理费用”科目下的“研究与开发费”和当期确认为无形资产的研究开发支出

通知中对于为获取国家战略资源,勘探投入费用较大的企业,可以将其成本费用情况表中的“勘探费用”视同研究开发费用调整项按照一定比例(原则上不超过50%)予以加回。也就是说国资委是鼓励企业在研发上投入,企业可加大对研发投入,也可调整与研发相近的支出归集到研发支出中,其对增大计算经济增加值结果,其影响是直接的,也是最为明显。

3、公司中“非经常性收益调整项目”包括如下内容

(1)变卖主业资产收益:减持具有实质控制权的所属上市公司股权取得的收益(不包括在二级市场增持后又减持取得的收益);企业集团(不含投资类企业集团)转让所属主业范围内且资产、收入或者利润占集团总体10%以上的非上市公司资产取得的收益。

(2)主业优质资产以外的非流动资产转让收益:企业集团(不含投资类企业集团)转让股权(产权)收益,资产(含土地)转让收益。

(3)其他非经常性收益:与主业发展无关的资产置换收益、与经常活动无关的补贴收入等。

经济增加值主要是考核企业主营业务,对非主营业务收益不能全额计入企业收益中,只能按50%折算。尽管如此,企业也可以在会计年度结束变卖非主营业务资产或权益从而获得收益,增加税后净营业利润基数,增大经济增加值的计算结果。

(三)资本成本率

企业有息负债主要是通过银行借款或发行企业债券或享有国家政策扶持项目可获得国家政策性低息贷款,企业通过有效途径取得较低的贷款利率,有助于减少有息负债的成本费用。

所有者权益期望报酬率,是所有者规定的,企业经营者没有变通的余地。

四、经济增加值的现实可行性

经济增加值是财务价值管理系统下,是具有先进管理理念。经济增加值有其优越点:避免了会计利润作为考核指标的局限性,降低了企业盈余管理的动机和机会,也考虑了所有者及债权人资本投入与产出效益以及资本成本对企业的影响,有助于企业控制财务风险和企业实施价值管理和业绩衡量,一定程度上促进企业资源合理配置和资本使用效率。通过上述分析,经济增加值也有其局限性。首先,经济增加值是在企业利润和资本结构的基础上计算的,属于财务指标范畴,未能反映企业的产品、员工、客户、生产工艺和技术创新等非财务信息。其次,经济增加值对企业长期现金流量缺乏考虑,其计算基础主要取于企业一定时期(一个会计年度或经营者的任期)的财务报表数作为经营绩效评价。再次,经济增加值的指标是可以通过财务报表项目数据变动而受到调控。

在成熟的市场经济中,公平的商业运作环境和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机制下,经济增加值能充分地体现了企业经营者为企业创造价值,促进企业致力于为自身和社会创造价值和财富。而目前中国经济社会处于转型期,赋于经济增加值指标很大权重作为考核激励,若不能辅相应的的激励措施,如业绩评价指标与全面财务管理,薪金激励体制相结合,使管理者与所有者的经济利益相一致,则很难实现推行经济增加值作为考核经营者经营业务绩的初衷。

上一篇:浙江经济分析与公路交通量预测分析 下一篇:对调控房价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