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西游记》中孙悟空的“追寻”

时间:2022-08-09 03:03:56

试论《西游记》中孙悟空的“追寻”

内容摘要:《西游记》是一部孙悟空的追寻史。从天降石猴,野性十足、逍遥自在,到大闹天宫,西天取经,再到修成正果,最终成为斗战胜佛。这里既有主人公孙悟空对生命古老而原始的长生与自由的追寻,也有其在社会生活中对名与利的追寻,更有对“正果”这一永恒的追寻。这一追寻的历程不断启示我们思索人生,并永无止境。

关键词:自由与永生 自尊与名利 正果

“追寻应现实人们的需要而生,是对现实世界的批判和否定。人不满足于现实世界而追求超越现实世界,这是人类内心深处的一种渴望。”对于个体生命,现实是庞大的存在,有时压得弱小的个体生命喘不过气来。于是,想冲破限制寻求生命的自由与永生,想超越有限的生命,让生命以另一种方式延续,因此,为了改变既定的生存状态,孙悟空从一出世,便开始追寻超越当时现实的理想之境。

一.追寻长生与自由

人一旦生下来,就会不自觉地陷入一种既定的生存环境中。孙悟空就其生命本身而言是由仙石化生,生来便是自由的。但他诞生在特定的生存环境中,因而他需要追寻适合这种环境的自由。

《西游记》第一回是这样详细介绍孙悟空出世的:

“那座山正当顶上,有一块仙石。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围圆。三丈六尺五寸高,按周天三百六十五度;二丈四尺围圆,按周历二十四气。上有九窍八孔,按九宫八卦。四面更无树木遮阴,左右倒有芝兰相衬。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月精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五官俱备,四肢皆全。便就学爬学走,拜了四方。目运两道金光,射冲斗府。”

由此可见,孙悟空“他由丹崖山上‘一块仙石,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孕育而成”。集天地精华所生,具有天地之灵气。

孙悟空虽有了生命,但还未感受到生存的艰辛,一派天真未凿,混沌未开之状。因此他在花果山生活得是那样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好似伊甸园的生活画面。一切行为尚处于自然本真状态。但是,“人与自然万物不同之处在于人不安于自然的规定,具有创造的冲动。”他一出生,就“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以孙悟空为首的猴族,在“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过着“不伏麒麟辖,不伏凤凰管,又不伏人王拘束”自由自在的生活。“但无论有着怎样的出生,或高贵,或离奇,既生于天地之间,就一定会受到某种约束,不能享有绝对的自由,生死这一自然法则是无法超越。”

“一日,与群猴喜宴之间,忽然忧恼,坠下泪来。”那么,孙悟空是为何而忧,为何而泣呢。他说:“今日虽不归人王法律,不惧禽兽威服,将来年老血衰,暗中有阎王老子管着,一旦身亡,可不枉生世界之中,不得久驻天人之内?”这不仅是孙悟空对生命的的觉醒,也是远古人类一个与世推移,亘古不变的梦想。“死亡作为生命最大的问题,也是人类最沉重的枷锁。”由于这一自觉的生死观念,悟空从此踏上了学穿人衣,学人礼,学人话的漫漫人生路。为了久驻天人之内,打破生命的局限,孙悟空又开始了对永生的追寻。开始跋山涉水,拜师学艺,追寻永生的征程。

学道归来的猴王,剿了混世魔王,夺了如意金箍棒,可谓逍遥自在,无所畏惧。尽管孙悟空学得一身好本领,但依然伴随着“死亡恐惧”,把两个勾死人打为肉酱,直闯“幽冥界”,强行勾销了自己乃至整个猴族在阴司生死薄上的名字。得以“不生不灭,与天地山川齐寿”(《西游记》第三回)。“此等举动,真是天生圣人,不可及也。”他超越了死亡,得到永生,从而获得自身意念中的自由。

至此,悟空的所作所为都有一个明确的人生目标和生命指向,即追寻生生世世不死不灭之方。

西天路上,历尽磨难,从表面看是悟空为谢救命之恩,听任唐僧的“呼之则来,挥之即去”,为保其功德圆满竭尽全力而违背了当初追寻长生的初衷,偏离了他原有的生命轨迹。其实不然,取经途中的悟空仍然是昔日一心追寻长生的猴子,其追寻生生世世不灭之躯的人生目标始终不曾改变。即使被压五行山,也从未淡忘过(五庄观偷取人生果也是为此)。在长达十四年的十万八千里西行路上的悟空更是如此。究其原因,孙悟空虽神通广大,但在各路仙佛、诸方神圣的眼中,他始终是一个妖仙,因此他也就不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长生不死。故而,为了达到他这一终极的生命目的,他曾试过自己走出一条路,但失败了。“悟空之路”不同,只得应承观音的苛刻条件,忍受唐僧的屈辱,只能再走一遭千百神仙都走过的渐修、苦练成佛成仙的“正道”。

最终悟空也达到了他一生的终极目的:不死不灭的长生之境,无拘无束的自由之境。

二.追寻名与利

当人获得自由的时候,自由本身就成为他的束缚。人走到哪里,都在“自由”的城堡中。摆脱了轮回限制后的孙悟空志得意满,肆意张扬个性。孙悟空渴望表现自己,渴望得到正统社会认可,开始脱离了道教清静无为的境界,融入到儒家积极入世,有所作为中,开始对名与利的追寻。

在龙宫索取如意金箍棒,后又大闹阎王殿,阎王无奈只能上报玉帝。

灵霄殿内,玉帝封其弼马温,猴王欢欢喜喜赴任,他在监里……不觉半日有余。(《西游记》第四回)得知弼马温“未入流”,不觉心头火起,咬牙大怒,道:“这般藐视老孙!老孙在那花果山,称王称祖,怎么哄我来替他养马?养马者,乃后生小辈下贱之役,岂是待我的?不做他,不做他!我将去也!忽喇的一声,把公案推倒,耳中取出宝贝,幌一幌,碗来粗细,一路解数,只打出御马监,径至南天门。”

孙悟空虽然神通广大,深受花果山数万猴子拥戴,但在天界正统神仙的眼里,他不过是个没来由的猴儿妖罢了。妖已经是微不足道了,这妖的原形是龙是虎,也还罢了,偏偏又是个登不了“大雅之堂”、“不足挂齿”的猴儿。别人看不起孙悟空,天庭不重视他,伤了美猴王高傲的自尊心。但是他不但自己看得起自己,而且一气之下,异想天开,竟自己封自己为齐天大圣,好大口气!齐天者,与玉皇大帝平起平坐之也;大圣者,众神诸圣之领班也。又是齐天,又是大圣,这等名号,何等威风,而且亘古未有。

孙悟空坚定地西行,任何艰难险阻面前不曾动摇,是因为他深信取经事业可以给他的生命增添光辉。

为了名,他忍受屈辱。在西天路上,不管是打杀六贼也好,三打白骨精也罢。本来他是对的,只因那唐僧真假不辨,八戒挑唆,屡遭驱遣。可是只要有人给个台阶,他马上又回心转意。为何当年威风八面的“齐天大圣”如今这般“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刘琨),关键在于他认定完成取经大业,就能使他的名字“熠熠生辉”,就能一雪前耻,成为真正的神仙。为此,他可以忍受一切的不公与屈辱。

与此同时,孙悟空决不容许别人轻视他的名。二十回中,因虎先锋轻视他,怒喝道:“你多大欺心,敢说这等大话!休走!看棒!”一旦使他觉得被人瞧不起,便会恨得咬牙切齿。一旦觉察别人不把他放在眼里,便怒火攻心。九十八回,三藏谢三个徒弟时,行者道:“师父也赖我等保护秉教加持,喜脱凡胎。”至此,孙悟空是求名得名,心想事成。“脱了凡胎”意味着他彻底摆脱了作为“妖仙”的过去,而成正神,得到了正大光明之名。

孙悟空最后修成正果,“斗战胜佛”就是他为之尽心尽力苦苦追寻的“名”,就是他继“齐天大圣”后,求得的“名”。孙悟空的一生,有无边的本事,却没为自己打下江山,只挣得了一个流传千古的“名”。

然而,“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孙悟空除了追寻名,还追寻利。

孙悟空为除妖奔波,但对待妖怪却有区别。对有靠山的,手下留情。凡是与神佛沾亲带故的,悟空不仅不敢打杀,还任其主子带走。如当奎星归位后,玉帝仅贬到老君府带俸烧火,孙悟空见状却心中欢喜,忘了奎星要吃唐僧之仇;就连如来脚下的黄毛貉鼠,他也不敢问罪,灵吉菩萨一声“莫伤他命,我还要带他去见如来”,孙悟空也只有乖乖收手称谢,半个字也不曾争辩。对没有靠山的,孙悟空则是痛下杀手。荆棘岭上的几棵树精并没作恶,被他一顿金箍棒命送黄泉;假悟空六耳猕猴因坏了他的名头,也是一棒打杀;至于那些出身卑微的小妖,更是一顿铁棒,一并打死。正因为他有所私、有所畏,才不敢也不再反抗,而是选择了委曲求全。至此,一个爱憎分明的悟空被权力收复了。

三.追寻“正果”

孙悟空对正果的追寻表现在两方面:物质的正果与精神的正果。

对孙悟空来讲,花果山是他追寻的物质的正果。花果山给予了他温馨的童年,赋予了他形体与生命,甚至还给予他兄弟情谊。因此,他生生世世对花果山一往情深,甚至在他踏上人生新的征程时也念念不忘,乃至他下海入地,大闹天宫后仍要回花果山,尤其是西天路上遭遣时依然第一个念头是重返花果山。二十八回悟空回到花果山,满目萧条,不禁“回顾仙山两重泪,对山凄惨更伤悲”。好一似庄子所言:“旧园旧乡,望之怅然。”

但花果山终究只是孙悟空物质的正果,非精神正果。悟空的精神正果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是为了打破生命局限在菩提祖师处安静修炼十余年,在这使他心安神宁。

二是被迫西天取经,桀骜不驯、菱角分明的孙悟空大闹天宫之后,在法力无边的佛祖面前, 受尽屈辱,被压五行山下失去自由的悟空遭尽磨难,开始反省,渐渐的屈服。等待救赎,此时的“两界山”又变成了孙悟空头上的紧箍咒。但良好的社会是会给人一个机会的。悟空被唐僧所救,开始了修行的漫漫征程,历尽九九八十一难。而这八十一难,在逻辑上并没有某种内在的联系,都是一难接着一难,周而复始,形形的艰难坎坷和纷繁复杂的妖魔鬼怪,都成了孙悟空追寻“正果”路途的障碍。而这些磨难又使孙悟空成熟,从“猴性”渐变成了“人性”。这一路经历,他不仅学会了承担责任,而且学会了忍辱负重,更学会了有情有义。

三是皈依佛门,孙悟空被骗戴上紧箍咒。紧箍咒不仅约束着孙悟空的身体,更约束着他的精神世界。第十四回中,悟空因为打死了几个蝥贼被唐僧骂了几句,便赌气离开到东海龙王那里吃茶,后来在龙王的劝慰下又回到了师父的身边。这是悟空第一次离开唐僧,也是戴上紧箍咒之前。这时的悟空显然是花果山美猴王的延续,虽然经历了被压五百年的孤独与凄凉,当初的锋芒毕露,不服管教的性情有所收敛,但身上的霸气与傲气依然存在。离开师父仍然带有桀骜不驯的气息,但能接受龙王的规劝,表明悟空已学会了承担责任。戴上紧箍咒,悟空曾两次离开唐僧,但这两次都非自愿而是被逐出师门。三打白骨精,惹恼了肉眼凡胎的唐僧。而此时的悟空并非任性,一走了之,而是放下他的傲气,再三向唐僧乞求。只因为他知道肩上有保护师父的责任,这时他学会了忍辱负重。悟空再次离开唐僧发生在第五十六回―五十七回,因打杀了几个蝥贼,为唐僧所不容。无奈之下,准备再回花果山。刚驾起筋斗云,突然醒悟道:“这和尚负了我心,我且向普陀崖告诉观音菩萨去来。”悟空的醒悟是其成熟的标志,他开始懂得为自己寻找靠山,知道如何来保护自己。

从过去的齐天大圣手拿金箍棒,自由自在,想打便打,不用看任何人的脸色行事。而今却这般委屈,一个拥有通天本领与无边法力的大圣却要受手无缚鸡之力的和尚约束等等,最后到“南无斗战胜佛”,双手合十,口宣佛号,孙悟空历尽千难万劫,终于成为一个成熟的“人”了。

孙悟空历尽千难万劫,终于修成正果。此时,头上的金箍虽然消失了,但心却烙上了无形的金箍,使其终身不得自由。究其根源,来自于他自身,来自于他内心深处对“再修正果”的热切渴望。这种渴望越强烈,追寻越执著,他就越受制于这种追寻。第八十回中,当孙悟空看到头上有“祥云缥缈,瑞霭氤氲”时,“必定得个正果”的美好未来更具有诱惑力,即使为此做个“小伏低”也无妨。以上例子说明,真正促使孙悟空保唐朝西天取经的是“正果”的驱使。

“不论是仙佛的意境也好,还是神仙的境界也罢,只要目的达到,他便看破了不以为然。”因此,皈依佛门成为“斗战胜佛”并非悟空终极正果,他还会永生永世地一直追寻下去。他在追寻正果的历程中,在理想的不断幻灭又不断追寻求索中便得到了心灵的充实与生命的更大意义。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从追寻的角度论述了孙悟空在《西游记》中的心路历程。从追寻永生与自由,到追寻名利,再到追寻正果;从出生时的自由,到被压五行山下的不自由,再到成佛的更大的自由。一路走来,孙悟空不仅学会了承担责任,而且学会了忍辱负重,更学会了有情有义。与此同时,他有了人的真实情感,委屈时会流泪,遭遣时自我安慰,有了自己追寻的目标,并会为之奋斗。

人生苦苦追寻的一切,是否真的能够得到,得到了是否真的属于自己,其意义到底在哪里?其实,生命不在于长短,而在于是否精彩,在于自己在生命的旅途中是否为人类社会创造过,奉献过。从这个意义讲,孙悟空的追寻是精彩的,值得我们为之喝彩。每个追寻者都渴望成功,然而,还有比成功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追寻本身。正是由于孙悟空不懈的追寻,才得以获得长生与自由,名与利,最终修成了正果。他拥有丰富的人生经历,对人生有着深刻的体悟和思考,这种经历覆盖了我们人生所有的角落,无论我们身处何种环境,都会受到孙悟空的启迪,而他的追寻精神,足以让我们瞻仰。

参考文献:

[1]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27.

[2]吴承恩.西游记[M]人民出版社,2010,13.

[3][9] 马力.文化选择与生命格局[J].沈阳师范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52.

[4]孙玉冰.简析孙悟空的心灵历程[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2011,31

[5]陈文新,阎东平著.佛门俗影西游记与民俗文化[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128.

[6]沙地,詹江旗.名家点评西游记[M].新华出版社,16

[7]关四平.从紧箍咒管窥孙悟空的内心世界[J].明清小说研究,2009,78.

[8]梁归智.西游记的一种解读[A]西游记文化学刊(一)[C].北京:东方出版社,1988.241.

[10]刘戈.西游记新论[M].学苑出版社,327.

李婷婷,天水师范学院文史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09级学生。

上一篇:人文教育与语文教学 下一篇:丝胶回收变废为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