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企业工程成本的核算与管理

时间:2022-08-09 02:51:13

施工企业工程成本的核算与管理

摘要:施工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生产过程和经营管理有着自身独特的特点,成本管理和核算贯穿于建筑施工企业的整个过程之中,对施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进一步搞好建筑施工企业的成本核算和成本管理,增强“转变”和创新意识,文中论述了预算成本编制,目标成本预算及固定成本管理等环节应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施工企业成本核算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5.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多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施工企业之间的竞争日渐加剧,加上市场机制的不完善,使得一些企业的经济效益不断的下滑,严重威胁到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建筑施工企业在工程成本核算和成本管理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有一些企业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有的企业算然实行了工程项目评估和相关的考核办法,但对工程成本没有进行很好的控制,最终导致了企业的竞争力不强。

一、施工企业工程成本核算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责权利相结合的管理体制

任何管理活动,都应建立责权利相结合的管理体制才能取得成效,成本管理也不例外。成本管理体系中项目经理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在成本管理及项目效益方面对总经理或董事长负责,其它业务部门主管以及各部门管理人员都应有相应的责任、权力及利益分配相配套的管理体制加以约束和激励。而现行的施工项目成本管理体制,没有很好地将责权利三者结合起来。有些项目经理部简单地将项目成本管理的责任归于成本管理主管,没有形成完善的成本管理体制。

2.不重视成本的事前和事中控制

建筑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应贯穿于项目施工的每一阶段,使项目成本自始至终处于有效控制之下。然而,目前我国施工项目的成本管理大多局限于事后成本核算和分析,忽视了事前的成本计划和施工中的成本控制,因此往往出现项目完工后,才知道项目盈亏的情况。这就使得成本管理处于被动局面,难以发挥成本管理的预见性。随着建筑施工企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项目管理的逐步推行,在项目施工过程中,通过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成本的事前预测和过程控制,促使施工项目系统内各种要素按照一定的目标运行,使施工项目的实际成本能够控制在制定的计划成本范围内,有效地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是成本管理改革的根本目的和当务之急。

3.市场应变能力差

目前建筑市场招投标竞争激烈,面对市场竞争的沉重压力,不少施工企业不能适应市场的变化,有的企业受“成本无法再降低”的思维定式的束缚忽视了企业是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经济组织,只注重开源,忽视了节流。而有的为了在竞争中承揽工程不惜牺牲利润,以低标价中标,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施工企业的风险,同时项目施工过程中缺乏效地成本监控,严重影响了企业健康发展,损害了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二施工企业工程成本核算与管理的相关措施

1.制定相应的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制度在政策上,要实行责、权、利相结合,这是成本控制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在成本控制过程中,项目经理部各级管理人员都负有成本责任,相应地应享有一定的权限,包括用人权、财权等。如物资采购人员在采购材料时,在保证功能和质量的情况下,应享有选择本企业合格供应商名单中供应商的权力,以确保材料成本相对最低。企业领导对项目经理,项目经理对手下各级管理人员及各施工作业队伍在成本控制中的业绩要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和考评,如发现问题,则应及时采取纠正措施,要与工资、奖金挂钩,做到奖罚分明。实践证明,只有责、权、利充分结合,才能使成本控制真正落到实处。对各级成本中心的奖罚比例政策要掌握在确实足以调动管理者的积极性的程度,起到奖优罚劣、多劳多得、职工与企业双赢的作用。

2做好施工投标阶段、施工阶段和竣工阶段的成本控制工程投标阶段,成本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对项目成本的构成进行合理分析和科学准确的预测。在认真研究招标文件后,报价人员应依据企业定额计算出拟完成投标工程所需发生的计划成本,在掌握工程成本的基础上,再根据工程所处的环境和条件,确定在该工程上拟获得的利润、预计工程风险费用和其他应考虑的因素,从而确定合理的成本控制对策、投标策略,以及合理的投标报价。在投标报价中既要考虑自身的优势和劣势,也要分析招标项目的特点,按照工程项目的不同特点、类别、施工条件等来选择报价策略和成本对策。

3注重实效,加强成本管理

(1)关于预算成本的编制预算成本亦称标准成本,是根据工程设计和现行预算定额及费用标准、建设工程承包合同等资料计算的工程投资额文件,是决定建筑产品计划价格的依据,也是办理工程价款结算、考核工程成本的依据。由于工程设计阶段不同,预算成本的精确程度也不同,初步设计阶段是概算;施工图设计阶段是施工图预算;进入施工阶段是施工预算。

(2)关于目标成本的预测所谓目标成本,就是为实现目标利润而要达到的成本水平。目标成本=预算成本-应缴税金-目标利润-工程保修费用。目标成本计算是极为重要的,是盈亏的底数。特别是在当前竞争机制下,实行招标的工程更显得重要。如某公司的签订一项工程合同,在投标价的前几个月,他们就围绕预算成本和目标成本有关因素进行了广泛调研和预算,其中包括参与投标和其他竞争对手的施工能力、信誉和成本水平的调研。事实证明,预算是准确的,就能实现预期的经济目标,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3)关于固定成本的管理

固定成本核算和管理是很重要的,不管哪个企业都有那么多固定费用必须开支,有工程干要维持你的管理班子,没工程可以干的情况下,这个管理子也不能散。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开始重视固定费用的核算与管理,变压力为动力,想方设法走出家门参与市场竞争,争取多接任务、多干工程,增加施工的产量,精兵简政,从而降低企业固定成本的支出。他们已知在固定费用不变的情况下,随着产量增加,企业固定成本将相应的降低。从事生产经营者必须积极创收,分担固定费用的支出,紧缩开支,减少管理费用和其他固定费用,从而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之目的。

总之,成本核算与成本管理是施工企业管理活动的中心任务。这项工作做好了,可以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上升,增强公司的凝聚力与竞争能力。反之,虽然可以完成一些工程任务,其经济效益是难以保证的,这样的例子很多,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般企业是交不起这种学费的。大而化之,轻视日常的精细的成本管理与核算工作,就容易产生企业经济利益的慢慢流失。因此,施工企业一定要强化工程的成本管理与核算,确保经济收益与社会信用同步上升。参考文献:

[1]李斌.施工企业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研究[J].科技资讯.2007(18)

[2]桂矫雁.浅谈施工企业成本管理[J].山西建筑.2007(08)

[3]罗伯涛.浅谈施工企业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J].中国市政工程.2007(01)

上一篇:有关桥梁加固技术的几点探析 下一篇:软土路基卸载控制与固结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