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编写意图 遵循学习规律

时间:2022-08-09 12:37:56

理解编写意图 遵循学习规律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有“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这一单元。教材基本上是按照从生活实例中发现运算规律,进行总结,并举例验证与应用这样一条思路来编排的。遵循了数学规律的发现过程:在解决问题中,发现规律,再通过举例、推理等方法证明其正确性,得出规律后再进行应用。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有时不能正确地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而在改编与设计的教学过程中淡化了数学发现的逻辑体系,误导了学生的思维方向。

【案例1】为了形成“冲突”而淡化了数学逻辑

在数学教学设计时,教师往往在新课教学时,千方百计地创设能够引起学生“认知冲突”的情境,这也是教师改编教材中原有学习内容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是,一味地追求强烈的“认知冲突”,而不顾及数学应有的逻辑规律,就有可能把学生引入数学学习的误区。

教学四下年级“连除的简便计算”一课,有教师在总结连除性质时引出下面一组题:

成功队 胜利队

3200÷4÷25 3200÷(4×25)

7000÷125÷8 7000÷(125×8)

1250÷25÷5 1250÷(25×5)

把全班学生分成两组,一组成功队,一组胜利队,进行比赛。结果胜利队赢了。问这是为什么?

生:小括号起了作用,改变了运算顺序。

师:对,题目的结果是一样,但运算顺序不一样。左边题是“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右边题是“一个数去除以两个数的积”。

计算完成后,教师把成功队与胜利队相应的式子用等式连接起来,并总结出下面一个等式: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一个数去除以这两个数的积。最后请学生举一些例子,验证这个结论,并总结出字母公式:a÷b÷c=a÷(b×c)。

对于以上的设计,教师作了这样的解释:书本中的例题是一道关于求每棵树苗多少钱的问题,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而通过上面一组对比性比赛,产生冲突,再去寻找规律得出性质,这样做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但仔细分析,连除的性质用上面这样一组竞赛得出,学生是否会有一种误解,认为除法的性质只存在于简便计算之中。并且这样的总结,缺少了认知的生活原型,不利于学生对两类式子本身的生活化理解。

可以再回过头来看书本中的例3。

例3从生活实例出发,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有两种不同的解题思路:

1250÷25÷5 1250÷(25×5)

在计算中发现结果相同,比较两题计算方法的不同点,总结出这两个算式的特点。形成一个假设: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一个数去除以这两个数的积。再请学生举例,进一步验证这个假设的正确性。

从上面两种设计的对比中,不难看出,数学教学是一种由感性思维走向理性思维的过程。数学学习过程中的认知冲突,要来自于对生活现象的自然发现,而不能单纯地依靠人为去创设一种矛盾。

【案例2】为了追求“多样”而异化了数学思维

一题多解是提高学生思维品质的重要方式。“能用几种方法来解就用几种方法”,这是教师要求学生的一种说法。确实,算法的多样化与问题解决的多元化是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数学课本中的每一个内容都有这样的要求,但有些数学题目,由于教学目标定位不同,却不能过多地追求解题方式的多样化,不然就会异化应有的数学思维。

如人教版教材四下年级“加法运算定律”的例2提供的是三个有一定时间顺序的数据,因此,学生很容易得出思路1。

这时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在这个式子中怎样算更快,学生对原式进行分析后发现,把第二天与第三天的行程先相加得整百数,计算可以更简便。

对于思路2,教材只安排了口答的形式,提供了更大的比较空间。这时,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两种思路,从结果看有什么相同点,从运算顺序看又有什么不同点。

根据学生的回答可以适时地总结得到:

(1) (88+104)+96=88+(104+96)

在得出上面的假设之后,再举例进行验证。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对于例题的两种解题思路,第二种思路是在对第一个式子分析的基础上得到的。这样使得两种思路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更有利于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对规律的探求上。

但是,有些教师并没有深入分析教材,在解决例2时,还在追求方法的多样化。当学生提出了第一种思路之后,教师追问:你还可以怎么想?这时学生纷纷举手,列出了其他五个可以解释的算式:88+96+104,104+88+96,104+96+88,96+104+88,96+88+104。这些算式都可以解决最后的问题,但教师如何从这些算式中得出结合律呢?要得出上面(1)中的等式,就不得不引导学生对这六个算式进行分析,再进行变式,这极大地降低了教学效率。

教材是编者依据课程标准,为达成教学目标而组织的一系列材料与活动的总和,这其中凝聚了编者的心血与智慧。如果要改编课本中的例题或习题,教师就要对教材中的原习题与例题进行认真分析、透彻理解,正确把握其数学的本质与独到的用意,做到锦上添花,而不是舍本逐末。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新围小学 311200)

上一篇:数感也可以“数”出来 下一篇:层层体会 建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