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良乡雨厦抗旱提水工程探讨

时间:2022-08-08 09:25:35

高良乡雨厦抗旱提水工程探讨

摘要:高良乡雨厦村委会人畜饮水十分困难,难于满足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特别是遇近年干旱严重,随着旱情加重,大部分水源告急,群众生活苦不堪言。作为乡村发展的必要基础设施,在当地经济社会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建设高良乡雨厦村供水工程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抗旱;提水;工程;建设

1、概述

高良乡雨厦村委会位于高良乡政府的南部,与丘北县接壤,距离乡政府28km,距离县城110km。境内地势崎岖不平,平均海拔在1100米―1800m,属典型的山区丘陵地区,区内相对高差较大,受南盘江及其支流深切,形成山高、谷深、坡陡的特点,因此水源基本在地处。

受地形条件限制,雨厦村委会所辖村庄均坐落在山坡上,而水源在低处,人畜饮水主要以地表裂隙水、山泉水、和集雨水窖解决,人均拥有水量十分有限,水池、水窖存水仅够维持到每年的2月份。自2009年以来师宗县全县气候异常,连续几年降雨持续偏少,造成库塘蓄水严重不足,持续的旱情导致雨厦村委会人畜饮水十分困难。为确保群众生产生活用水的有效供给和春耕生产的顺利进行,彻底改善雨厦村委会人饮困难现状,经分析研究决定实施雨厦村委会人畜饮水工程。

2、工程实施方案

2.1 工程措施

要彻底解决供水问题,就必须从水源、工程措施、工程方案出发,并结合实际情况综合考虑,从更本上解决饮水困难问题。通过对高良乡雨厦村附近的水源调查,根据工程技术人员多方勘查、比较,采用在小山村南边800米处卫江龙潭为水源,水源为泉眼,位置较低,但出流量和水质均满足需求,通过建设泵站,把水提到高位水池,通过管道自压供水就能满足工程要求,其工程类型为提水泵站工程。

2.2工程总体布置

2.2.1工程总布置

根据高良乡雨厦村委会村庄及分布情况,工程拟在卫江龙潭泉眼建泵站提水至制高点,建调节水池,然后向各受益村庄供水,主管线走向为为调节水池―小山―雨厦―老雨厦。为降低水压力,在各村建调节水池,然后向村内输水。覆盖个村庄,解决人口1485人,大牲畜419头。

2.2.6调节水池

1、容积

根据《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SL310―2004的要求,总蓄水池容积按最高日用水量的40%~60%设计,根据水力计算本工程最高日用水为256.71 m3,结合项目区群众的生活习惯,集中用水时间特点等情况,蓄水池容积确定为150m3(详见150m3水池结构图)。

2、水池标高

根据计算 ,水源高程为1189.9m,则调节水池标高为1512.01m,选定水池标高为1512.5m。

3、水池结构

水池结构采用圆形薄壁钢筋混凝土结构,水池直径为为10m,池壁厚25cm,壁高2m,基础采用M7.5浆砌块石衬砌,为保持水温及水质,顶采用C20钢筋混凝土覆盖。

2.2.7输水管网

根据雨厦村委会各受益村庄分布情况,输水主管道采用PE管,从调节水池出来后,沿着以马公路,经小山、雨厦、最后至老雨厦、独树,管径为90mm-25mm,主管道总长6620m,入户管道管径为50mm-25mm,总长20.035km。

3、结语

本次实施方案为高良乡雨厦村委会供水一期工程,主要解决小山、雨厦2个村庄的973人和221头大牲畜饮水困难。小山村从输水主管道分水后至村庄制高点建40m3调节水池,然后采用50mm-25mm管道向农户供水。雨厦村从输水主管道分水后采用50mm-25mm管道向农户供水。工程建成后,将解决1485人和619头大牲畜的饮水困难,彻底改变高良乡雨厦村委会人畜饮水困难面貌,进一步完善高良乡雨厦村委会的基础设施,使受益区群众吃上清洁卫生的自来水,提高该地区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工程的建成可减少输水损失,提高水资源利用程度,达到合理利用水资源,使有限的水资源得到有效利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戴雄奇. 供水管网重大漏损事故模拟、定位与控制技术[D]. 天津大学 2010

[2] 骆碧君. 基于可靠度分析的供水管网优化研究[D]. 天津大学 2010

[3] 贾慧聪,袁艺,曹春香,潘东华,周洪建,马玉玲. 基于地理因子的因旱饮水困难人口快速评估模型――以云南省2012年大旱为例[J]. 灾害学. 2013(01)

上一篇:浅谈如何做好灾后的防洪工作 下一篇:浅谈小型机械施工埋石混凝土重力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