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式”VS“开放式”

时间:2022-08-08 07:16:52

“框架式”VS“开放式”

摘 要 文章以教师在实践工作中对大班幼儿角色游戏环境创设的一段经历为切入口,阐述了教师在不断的实践与反思中对幼儿角色游戏本质的重新认识及对角色游戏环境创设的教育理念转变,并在其中思考了一位教师在成长过程中应具备的能力与条件。

关键词 幼儿;角色游戏;环境创设

如今的大班角色游戏环境就是由一个个比较固定的、孩子们感兴趣的主题小框架组成,它与真实环境相似度较高、材料十分精美细致,如同一个微型小社会,但是在这样的游戏环境中我们似乎找不到游戏中孩子们最应该有的那份快乐与自由,难道我们教师辛苦创设的精美环境反而剥夺了孩子的快乐、束缚了孩子的自由吗?在角色游戏的环境创设形式上我质疑着原有的“框架式”,踏上了与孩子一起寻找游戏中快乐的旅途,一段有关角色游戏环境创设的探索经历让我在幼儿教育之路上又有了许多的感悟与成长。

一、在“观察”中发现

开学初,又到了角色游戏环境创设的时候,首先在征求孩子意见的基础上我选择了几个孩子们感兴趣的游戏主题内容,接着根据所选的主题内容将活动室划分为几个固定的框架,最后也是耗时耗力最长的就是根据游戏主题内容对框架进行了“装修”,并将我所能预设到的孩子可能运用到的所有材料投放到框架中,在连续数日的紧张、忙碌之后,孩子们的游戏环境终于竣工啦!

正在我为自己的心灵手巧沾沾自喜、为孩子们顺畅的游戏状态不禁得意时,一次游戏经历却让我对现有的游戏产生了质疑。瞧!此时在活动室中间仿佛只有佳佳还不知道自己应该玩什么,于是我便主动热情的上前搭讪,“佳佳,我们一起去超市逛逛吧?”佳佳迟疑了一下有些不情愿,但也许碍于我是老师的缘故便勉强答应了。走进超市,只见两名服务员互相小声嘀咕着,“你说呀,说欢迎光临”,“你说呀,现在轮到你了,怎么总是我说”,最后两名服务员一起说了一声“欢迎光临”,接着他们又摆弄起了我投放的精美材料“收银机”。从他们机械的语言与淡漠的表情中我并看不出他们迎来客人的喜悦,而是完成“任务”后的一种放松。接着我征询式的问着佳佳:“我们买什么呢?”可这时佳佳却给了我一个意外的回答,“我都买过了,没有什么好买的。”这样的回答让我有些尴尬,但我还是面带微笑的说:“买两瓶水吧”,佳佳只是点了点头表示同意。来到收银台,服务员娴熟的拿起水扫描后说:“两瓶水,请付两元钱。”付好钱后,在一声服务员机械式的“欢迎下次光临”中结束了我本次的游戏。

在整个游戏活动中,服务员看似尽职尽责,客人也经历了购物的过程,可是仔细观察孩子的表情、语言与行为,我没有读到游戏的快乐与自主,而更多的是无趣与任务。于是我意识到班里的游戏出现了问题,就是所谓的“孩子们被我游戏了”,孩子们正在玩着“我的游戏”, 演着我的“剧本”、说着我的“台词”、玩着我的“道具”。这时一方面有种为自己的辛劳和疲惫喊冤的心理,另一方面开始质疑我创设的精美“框架式”环境是否违背了游戏的真谛。

二、在“学习”中提升

正在我苦于辛勤的付出没有预期的收获时,一次意外的学习机会似乎让我对角色游戏环境的感性认识有了微妙的变化。

走进参观的活动室,眼前的游戏环境创设让我哑然,打破了我对角色游戏环境的原有印象,环境是空旷的,有的甚至看不出是什么游戏主题,材料是简单的,没有老师精雕细拙的痕迹。唯一让我眼前一亮的就是在教室一角的十几个百宝箱,那里有游戏活动中可以使用的各种材料,但几乎是半成品或者是搜集而来的废旧材料。

游戏开始时孩子们自由的选择着游戏的地点、游戏的主题以及游戏的材料,游戏过程中我被孩子们快乐的游戏氛围感染着,游戏结束时我被激烈的交流分享吸引着,他们争先恐后的介绍着自己的游戏。

早餐店的老板得意的说:“老师,今天我们的早餐店推出了新产品‘水果包子’,买的客人超多。”

餐厅的服务员有趣的说:“我今天简直是太忙了,一个下午连点心都没空吃,客人总是给我出难题,我的头都大了。”……

在这次的学习中,我意识到了在角色游戏的开展过程中环境创设形式的重要性。在这种“开放式”的游戏环境创设中,孩子们用快乐、自由、自主添满了整个游戏现场,而其中他们的语言是丰富的、交往是频繁的、情节是多变的、思维是开放的。我想这才是角色游戏过程中孩子们应有的状态与情绪体验吧,也是对游戏真谛的最好体现,看来有必要对原有的“框架式”环境进行调整。

三、在“尝试”中领悟

在学习后的实践中,我仍有些顾虑,认为对于习惯了“框架式”游戏环境的孩子们来说我还是要给他们一定的过渡、适应期,于是我开放了部分“框架”,投放了百宝箱,再度观察孩子们的游戏。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们对于原来“框架式”的超市、小吃店、理发店兴趣越来越低,出现了操作疲惫、语言疲惫的情况,在“框架式”的环境中店里的生意有些萧条,孩子们的游戏有些沉闷。而“开放式”的环境里却热闹迭起,第一天有了小菜场,买一送一的促销活动开始了;第二天有了早餐店,大饼、油条任你选;第三天有了小课堂,为了解决中午吃饭的问题小老师叫了肯德基的外卖……

在半“开放式”的游戏环境中,我尝到了“开放式”环境的甜头,寻找到了大班的孩子对于游戏的真正需求,他们不再满足于华丽的色彩,精美的玩具,他们更喜欢的是自由自主、挑战与创新给自己带来的乐趣。那么,不要再不舍自己的精美与细致了,也不要让自己的框架框住孩子们的游戏,还是在开放中将自由还给孩子们吧,将真正的快乐还给孩子们吧。

四、在“开放”中收获

在“开放式”的游戏环境中,孩子们出现了许多新的游戏主题,我也在成功中不断反思着一个新问题,在“开放式”的游戏环境中,同样的游戏材料与游戏主题孩子们还会玩出不一样的惊喜吗?带着这样的问题我再度走进了孩子们的游戏。

最近,孩子们自发的“超市”游戏再次热闹了起来,仔细观察原来孩子们在百宝箱里收集了很多的手机,超市里有了吸引孩子们眼球的手机专柜,又过了几天,超市门口又排起了夸张的长队,我忍不住再去看看让我曾经碰壁的超市游戏。

上一篇:家庭女教师拧紧了螺丝 下一篇:诗歌鉴赏复习中的一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