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要注重养成教育

时间:2022-08-08 04:45:32

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要注重养成教育

摘 要:在班级管理中,要注意培养全体学生遵守班级纪律,形成良好学习、生活习惯的养成教育。

关键词:班级管理;学生;养成教育

班级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单位,是教师和学生开展各项活动的最基本的组织形式,小学班级管理在小学学校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则是班级管理的重中之重。一个把培养全班学生良好学习、生活习惯当作首要任务的班主任,一定能做好班级管理工作。那么怎样才能做好班级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呢?通过养成教育如何更好地进行班级工作的管理呢?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在班级管理中要注重培养全体学生遵守班级纪律的养成教育

在班级管理中,良好的班风是班主任管理班级的基础。怎样使全班学生能够遵守校规校纪,形成良好的班风?为了达到这一要求,我个人认为可以采用如下的方法:我们可以利用班会课全班集体制定班级全体学生需要遵守的管理制度,要求每个学生提出自己认为需要遵守的制度,并说说有什么必要性,同时可以让其他同学积极参与讨论,教师加以指导。在这一班级管理制度制定的过程中,通过学生自己的思考、讨论,就可以使他们明白遵守这些制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某一条班级管理制度是哪些学生提出的,教师可以在班级公布的制度中予以注明,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自豪感和维护班级管理制度的自觉性。班主任也可以自己在制度的制定中加入对班主任班级管理的一些要求。班主任在以后的工作中也要严格遵守这些要求。这样制定的班级管理制度,就会形成上下合力、共同遵守的良好局面,今后的工作中,班主任只需要注重全体学生遵守班级纪律的养成就行了。

二、在班级管理中要注重培养全体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

在班级管理中,全班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班级学生学习成绩稳步提高的重要基础。怎样才能使全班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了形成良好的学风,我们可以采取下面这样的措施:班主任要全面了解学生,了解各个学生的优点、缺点、特长、爱好及家庭情况等。以“扶优帮差”为主,以学优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影响班级学生形成良好的学风。帮助学困生寻找自身不足,同时引导学困生发现自身的长处,协助他们制定合适的学习目标,以恰当的激励性表扬语言促使学困生树立主动学习的信心。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班主任要密切关注他们的学习状态,适时提出表扬或批评,督促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引起班主任注意的是这一习惯的形成过程对好多学生而言可能是个长期的、漫长的过程,要求班主任能坚持下去。

三、在班级管理中要注重培养全体学生形成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教育

在一个班级,同样智力水平的学生在接受同样的教育之后,可能会出现很大的个体差异,学生自身的习惯因为家庭的生活环境不同、家长的具体要求不同,千差万别。有的学生细心认真,一丝不苟。有的学生刻苦上进,持之以恒。这些生活习惯就决定了学生的学业成绩。这也就说明学生的生活习惯对于班级管理工作有着极其密切的影响。那么怎样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呢?

习惯不是一天就能养成的。坏习惯养成了,改起来不容易。好习惯养成了,要忘掉也不容易。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需要有恒心。教育学生多向身边的榜样学习。以拥有良好习惯的人为镜子,时时对照自己,矫正自己的不良言行。好习惯的养成是循序渐进的,是在不断积累中逐渐完善的。任何一个良好习惯的养成都需要一个漫长的完善过程,当一个人、一个班集体,形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秩序,干任何事情都可以做到事半功倍。

总之,班级管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协作完成的一项工作。这就要求我们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注重学生日常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以良好的习惯为基础,鼓励他们树立信心,更好地生活和学习,以便班主任更好地开展班级管理工作,为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上一篇:小学体育教学中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研究 下一篇:浅谈操作在幼儿科学教育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