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非司酮治疗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疗效分析

时间:2022-08-08 04:33:10

米非司酮治疗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疗效分析

摘要: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治疗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收治62例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均应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观察本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治疗前后体征变化。结果 治疗后,总有效率达到95.4%,各项指标较治疗前均得到明显改善,有统计意义,P

关键词:米非司酮;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mifepristone treating climacteric dysfunctional uterine bleeding.Methods Our hospital 62 cases of patients with climacteric dysfunctional uterine bleeding as research object,the application of mifepristone treatment,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his group of patients,the contrast analysis signs change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Results After treatment,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reached 95.4%,than before treatment were obviously improved,the indicators have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

Key words:Mifepristone;Menopause;Dysfunctional uterine bleeding

功能性子宫出血是临床妇科常见的一种疾病,主要在44~55岁间发生,即女性更年期阶段,是因卵巢功能逐步减退,使得促性腺激素反应降低引起的病症[1]。临床表现主要有子宫无规律出血,且往往会引起贫血,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带来极大影响,因此对其临床治疗进行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对62例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分析,探讨米非司酮临床疗效,报告正文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14年9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62例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年龄46~53岁,平均(50.2±0.9)岁,病程2~20个月,平均(10.1±1.3)月。临床表现主要有月经量增加且伴有血块、经期延长等月经紊乱表现,同时伴有乏力、贫血等症状。实验室检查结果为Hb90到100g/L,34例;60到90g/L,18例;60g/L以下10例。本组患者均无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息肉、子宫肌瘤等器质性病变,且无心肝肾等功能性病变。近3个月未使用激素药物治疗,自愿接受本次治疗方案。

1.2方法 本组患者均服用米非司酮片(湖北葛店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40365)治疗,早晚各1次,10mg/次,1次/d;连续服用3个月,用药期间定期进行血常规、尿常规及肝功能等检查,治疗完成后均随访6个月。

1.3疗效评价 观察并记录本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情况,并应用彩超测量治疗前后的子宫大小、子宫内膜厚度,并检测治疗前后的血红蛋白水平。应用V=(4πabc/3)cm3计算出子宫的大小。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2.0软件对统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应用均数和标准差(x±s)表示计量数据,并用t进行检验,P

2 结果

2.1本组临床治疗效果 本组患者治疗完成治疗后,均有暂时性闭经情况发生,18例(29.0%)在用药完成后30到45d内月经来潮,且周期恢复正常,经量有所减少;40例(64.5%)患者在用药完成后直接到绝经期,4例由于病情不断反复而采取子宫切除术治疗,临床总有效为58例,总有效率为93.5%。本组患者在用药过程中有2例出现轻度胃部不适,1例出现头晕、厌食等症状,均在用药完成后自行消失。

2.2治疗前后体征改善情况对比 治疗前后,本组患者的血红蛋白、子宫内膜厚度等存在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是临床妇科常见的一种疾病,该疾病发生是内外因素一体影响的结果,外因是精神过度紧张、劳累及营养不良等方面[2]。内因则主要是女性在步入更年期后,卵巢功能逐步减退,雌激素水平大幅降低,进而使得下丘脑与垂体间的反馈作用现在减弱或消失,以致于促性腺激素水平增高,如卵泡刺激素和黄体生成素升高,而卵巢中还存在一些发育卵泡,但无法正常排卵,所以使子宫内膜中的各腺体因长期雌激素影响而出现增生反应,最终造成子宫内膜出现不同类型和程度的增生情况。所以,在雌激素水平出现较大变化时,子宫内膜就会出现不完全脱落,进而导致子宫出现不规律性出血。

临床往往依照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发生机制,进行相应的治疗。常规治疗一般是应用孕激素,或雄激素和雌激素等方法进行治疗,其作用原理就是孕激素可控制和降低卵泡刺激素和黄体生成素两种物质的分泌,对卵泡发育产生显著抑制效用,雄激素则抑制子宫内膜的增生,对下丘脑功能进行抑制,降低卵泡刺激素和黄体生成素的分泌,进而有效控制和降低卵巢雌激素的分泌量[3,4]。此外雄激素可有效提升子宫肌肉和血管张力,减轻充血,所以可减少子宫的出血量,改善患者体征。米非司酮属于孕酮受体阻断剂,在发挥拮抗孕激素效用过程中,还对下丘脑-垂体-卵巢-子宫轴有显著作用,在促黄体激素释放激素来间接性抑制卵泡刺激素和黄体生成素的分泌,也可直接对垂体产生作用进而抑制卵泡刺激素和黄体生成素分泌,有效降低卵泡刺激素和黄体生成素分泌。同时,高药物可有效阻止卵泡发育,使卵泡细胞凋亡,使子宫内残存卵泡的衰退,进而达到治疗更年期功血的目的[4]。米非司酮还能够直接对子宫内膜有左右,使其萎缩,有利于止血。本研究中,在使用米非司酮片治疗后,取得了良好成效,临床总有效率达到93.5%,且不良反应较少,治疗后患者的血红蛋白、子宫内膜厚度等得到显著改善,与国内类似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应用米非司酮来治疗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临床疗效理想,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较高,且易使用,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陈志莉.米非司酮治疗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45例疗效[J].中国医学工程,2014,6:714-715.

[2]方友琴.米非司酮治疗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1,21(12):131-132.

[3]连海丽.米非司酮与妈富隆治疗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1,8(10):147-148.

[4]刘烨秋.米非司酮治疗女性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30例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8(10):275-276.

上一篇:肝功与血清学指标水平检验在脂肪肝诊断中的应... 下一篇: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预防及护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