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功与血清学指标水平检验在脂肪肝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时间:2022-10-07 07:13:42

肝功与血清学指标水平检验在脂肪肝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摘要:目的 探讨肝功与血清学指标水平检验在脂肪肝诊断中的应用分析;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并确诊的80例脂肪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设为试验组,将8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在肝功能及血清学指标水平的差异;结果 试验组患者TG、TC、LDL-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关键词:肝功;血清学指标水平;脂肪肝;应用分析

脂肪肝是临床上常见及多发的疾病之一,随着饮食结构和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而长期肝内脂肪蓄积发展为肝纤维化,进而形成肝硬化[1],甚至肝功能衰竭。因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脂肪肝患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研究探讨肝功与血清学指标水平检验在脂肪肝诊断中的应用分析,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3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80例脂肪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设为试验组,将8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试验组80例,男性43例,女性37例;年龄31~68岁,平均(52.4±6.6)岁;对照组80例,男性41例,女性39例;年龄32~69岁,平均(52.3±6.5)岁;患者均符合2003年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分会制定的脂肪肝的诊断标准[2];排除标准:①病毒性肝炎及药物引起的肝功能异常者;②未签署检查知情同意书;③胆囊炎、胆结石与胰腺疾病;④胆合并其他并发症者;⑤严重重要脏器功能障碍者。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大体一致;

1.2研究方法 两组患者近1w内未服用降血脂药物,于清晨空腹静脉采血5ml,用科日立7300系列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两组肝功与血清学指标。

1.3统计学 采用SPSS19.0软件数据, 计量资料用x±s表示。P

2结果

2.1血清学指标 TG、TC、LDL-C水平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2.2肝功能:试验组患者ALT、AS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3讨论

脂肪肝是威胁人类健康常见及多发的疾病之一,其是指肝细胞内脂肪超越正常分布的脂肪堆积。流行病学报告显示[3,4],脂肪肝的发病率大约为20%,其具有区域性,发达国家及地区发病率较高,脂肪肝在肥胖人群中的患病率达50%,同时有年轻化的趋势。临床上早期脂肪肝表现较为隐匿,无明显的特异性症状和体征,随着病情的进展,重度脂肪肝可进一步发展为肝纤维化或肝硬化,甚至可引起肝功能的衰竭而死亡。而脂肪肝属于可逆性疾病,因此早期诊疗对其具有重要治疗和预后价值。脂肪肝是多因素所致的肝脏细胞对脂肪酸的利用率减少,脂质代谢或转运异常,进而导致大量的脂质堆积在肝内形成脂肪肝,肥大的脂肪细胞可压迫肝内胆管而引起ALT、AST增高,同时血清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均显著高于正常水平。虽然脂肪肝最佳诊断方法为肝穿刺活检病理[5],但易发生肝创伤性出血及感染的可能,临床多依靠实验室指标及影像学来确诊。

本研究观察肝功与血清学指标水平检验在脂肪肝诊断中的应用分析。脂肪肝患者肝功与血清学指标水平显著上升,两者有助于脂肪肝的诊断和检验,对脂肪肝的诊疗和预后具有重要价值。这一结果与国内相关研究相一致[6]。脂肪肝患者要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严格控制热量摄入,适量运动,从而减少脂肪蓄积。对肝功能异常的脂肪肝患者,临床上应调整生活及饮食方式,病情严重者需服用药物,以免造成不可逆的肝损害[7]。

综上所述,脂肪肝患者肝功与血清学指标水平显著上升,两者有助于脂肪肝的诊断和检验,对脂肪肝的诊疗和预后具有重要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冯慧艳,袁敏,刘妙娥.转氨酶水平检验在脂肪肝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2012(30).

[2]肖雪云,曾烈华,黄多娣.多种血清学指标水平检验在脂肪肝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1(20).

[3]谭锦平,肖雪云,苏小杰.转氨酶水平检验在脂肪肝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药导报,2011(15)

[4]陈旭明.转氨酶水平检验在脂肪肝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08).

[5]张爱民,常艳敏.脂肪肝患者血清胆碱酯酶、肝功能、血脂水平的观察[J].医学检验与临床,2006(01).

[6]冯国基,郑长青,杨林,等.输血前检测受血者9项血清指标的意义[J].实用医药杂志,2006(02).

[7]李锡金,王海宝,杨玉清,等.不同人群无偿献血者血清学指标分析[J].中国消毒学杂志,2007(03).

[8]应晟,杨美云.对138例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学指标的探讨[J].检验医学,2010(05).

[9]黄莲芬.手术及输血前患者感染性疾病血清学指标检测情况分析[J].当代医学,2011(07).

[10]孟卫东,范存士.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各期血清学指标变化的临床研究[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0(12).

上一篇:盐酸右美托咪定对结直肠手术患者围术期肾功能... 下一篇:米非司酮治疗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