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歌笑语醉夕阳

时间:2022-08-08 04:16:33

欢歌笑语醉夕阳

2004年7月1日,北京市朝阳剧场正在举行“北京市农委系统庆祝建党85周年文艺晚会”,舞台上精彩的节目赢得了观众一阵又一阵热烈的掌声。当歌舞《爱我中华》拉开帷幕后,欢快的歌声和演员们生动的表情、活泼大方的舞蹈动作,将晚会推向了高潮,掌声和喝彩声淹没了整个剧场。而让许多人没有想到的是,这个节目的演员平均年龄在50岁以上,而且其中80%的老人是第一次走上舞台。于是,当这些大妈们走下舞台后,“大妈队,大妈队”的称呼就不绝于耳了。

这些名符其实的“老”演员们来自北京市朝阳区安慧东里社区。他们在舞台上展露的风采怎么也不能让人和他们的实际年龄联系在一起。带着几分好奇,我走进了安慧东里社区委员会。社区委员会的主任赵旗接待了我。听赵主任介绍,我们才知道,安慧东里的“大妈、大爷队”不仅参加了在朝阳剧场的演出,他们还参加了大屯地区“心系奥运,科普进万家”活动、“警民共建,双拥双建”活动、北京市新秧歌表演赛等多项活动的表演,还获了不少奖呢!其实,社区不仅有舞蹈队,还有合唱队和京戏队。

社区委员会虽然条件有限,但仍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对居民的活动给予支持。每天早上7点,音乐悠然响起,那是有人风雨无阻,天天赶一个多小时的路来准时开机器、放音乐;夏日炎炎,训练场旁摆上绿豆汤,社区委员正摇着蒲扇为自制的绿豆汤降温……这样让人心暖的事例举不胜举。主管社区文体工作的干部张玉洁办事干练利落,干起活儿来从不知劳累,从策划创意到组织安排,到参加排练演出,无处不见她的身影。舞蹈队的成员王晓荣女士说,是社区给我们提供了活动场地、活动方式等各方面的支持,才使得我们社区的业余文化活动搞得有声有色,红红火火。我们这些老年人才欢乐、自信,张口就唱歌,走路也跳舞。

每周一、周四,是舞蹈队的活动时间,在社区委员会那间大屋子里,总能看到赵春兰和她的舞蹈队员的身影。这些已不再年轻的大妈们练形体、练动作不厌其烦,认真劲儿不亚于在舞台上演出。教练赵春兰,退休前是多年从事地矿工作的高级工程师。她50多岁的样子,从陕西老家来到北京,帮女儿带小孩。初来乍到的她到小区参加晨练,看到大家零零散散地跳的还是几年前的健身操时,曾接受过专业训练、并在老家已有数年教授经验的赵春兰就主动教大家一些比较时尚的健身操和适合中老年表演的舞蹈,一来二去,社区舞蹈队就正式宣告成立了。赵春兰教舞耐心细致,再难再累也从不厌烦,就是手腕腱鞘炎做了手术后,她还用另一只手坚持带大家排练。她爱人开玩笑说她:“给人教舞还打五折呢?”现在,舞蹈队已经可以演出《大地飞歌》、《爱我中华》、《情深意长》、《庆团圆》、《飞天》等十几个舞蹈了。

除了跳民族舞,京味秧歌也是舞蹈队的保留节目。无拘无束,率性自然的京味秧歌很适合中老年朋友们健身,以前在总政文工团做舞蹈演员的王芝老师是大家京味秧歌的教练。当年曾带着《洗衣歌》、《丰收歌》等舞蹈随团出访过数国的王芝老师,舞姿不减当年。专业的老师自然能带出过硬的弟子,在大屯地区的“秧歌大赛”中,第一名的荣誉毫无疑问地被安慧东里社区舞蹈队收入囊中。

每周日上午,社区委员会办公楼内都会传出阵阵悦耳的歌声,《南泥湾》、《让我们荡起双桨》……队员们唱得激情满怀、热血沸腾,这当然是合唱队在排练了。刘艳是合唱队的队长,她曾经是部队的文艺兵,转业到地方后,从事工会工作。退休以后,刘艳发挥自己的特长,主动教大家唱歌。合唱队队员的年龄大多在50岁以上,《我的祖国》、《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红米饭、南瓜汤》等是他们年轻时代的流行歌曲,今天仍是大家最爱唱的歌。但要真正唱好一首歌,仅有热情是不够的,人人得练发音、吐字等基本功。可喜的是中央民族乐团地处社区,他们的音乐资源给了社区文化活动很大的支持和帮助。国家一级歌唱演员张秀琴定期给合唱队做辅导,她还多次参加社区的演出,为大家演唱自己最拿手的《青藏高原》和豫剧《花木兰》选段。男高音歌唱家刘慧慈和夫人殷新英也是歌唱队的常客,刘慧慈教大家唱歌,夫人做钢琴伴奏。社区合唱队成立之初,夫妇俩把居民们请到家中帮着试音,其真挚随和感动了许多人。一段时间下来,一群以前从未接受过正规声乐训练的老人,歌儿就唱得悠扬婉转了。

国粹京剧是许多人的最爱。从高检退休的张局长是社区京戏队的主要组织者,因为他还在发挥余热,所以有时出差返京连家也顾不上回,就直奔京戏队了。张局长和一位70多岁的王大妈合作的《军民鱼水情》是大家最叫好的一个节目。贾建国老师则是京戏队的灵魂人物,他是乐师,拉京胡。他13岁起拜名师学习京胡,一把京胡拉得回肠荡气,曲味悠长。大家都喜欢他的伴奏,认为他的京胡“有韵味,托气氛”,票友们每次总是要排半天队才能轮着在他的伴奏下唱一段,但是大家乐此不疲。

红红火火的社区文化生活充分地调动了老年朋友们的生活积极性。李丽珠为了排练、家务两不误,每天晨练后打“的”赶在女儿上班前去照看外孙子,晚上女儿下班后,她又赶回来排练。程桂英在一家单位当业务员,为了不耽误排练,经常看见她开着摩托车赶来赶去。充实的活动也明显地提高了老年朋友们的生活质量,许多人一扫离开工作岗位后的失落和郁闷,重新开朗自信起来。董金苹,原是建中机械厂的工人,性格内向,寡言少语,参加舞蹈队后,不仅自己舞跳得好了,笑得美了,在大家的鼓励下,还成了歌舞《爱我中华》的领舞。从前的同事见了她,怎么也不敢相信眼前快乐微笑的她就是以前那个沉闷的董金苹。

积极参加社区活动的王女士由衷地说:“参加合唱、合奏、音乐舞蹈等集体活动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社会参与和人际交流的机会,消除和减少了我们的孤独感。优美的音乐帮助我们老年人减缓了心理和生理上的衰老,提高了我们的生活质量。我们喜爱自己居住的生机勃勃的社区。当然,我们还有一个小小的心愿,那就是把舞跳到2008年的奥运会的开幕式上去,为实现这一心愿,我们会加倍努力的!”

后记:现代都市的居住方式已然不再是曾经的大杂院或单位家属院了。商业化小区的居住环境使得人们之间的交往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人与人之间的熟识程度和信任程度大大下降,特别是老年人更缺乏开展社会交往的途径。社区文化活动对改善老年人精神面貌,提高生活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

是的,传统文化让我们中国人总是喜欢聚众而欢,这就是不仅仅要让自己感到高兴,还要把自己的快乐情绪传染给周围的人,无论是相识的还是不相识的。在现代社会中,中老年群体的休闲娱乐方式并不是很充足,这让很多的中老年人感到冷清、寂寞。因此,他们选择了聚集到社区或者公园里和许多相识、不相识的人们一起唱歌、跳舞,在群聚而热闹的氛围中感受生活的乐趣,寻找自己年轻时的身影。这是社会给中老年朋友们提供的一种健康娱乐方式,当然,有组织的各种活动会进一步为老年人追求快乐生活提供组织保证。安慧东里社区的做法就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中老年朋友们的需要。

当然,在我们看到老年人幸福交往的同时,也应该敏锐地发现社会对老年人的关注度依然不够,包括心理、精神、家庭和社会等层面。我们更应该从社会文化、制度建设、社区发展、家庭关系等角度关注老年人。我们的老年人不仅仅需要充足的物质保障,更需要健康合理、富有人性化的精神生活保障

上一篇:韩影:热爱生活,创造快乐 下一篇:鲁迅长寿该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