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那些纷飞的碎片

时间:2022-08-08 03:50:48

从Twitter的诞生到饭否的风行,从新浪的强力出击到腾讯的高调复出,短短三四年中,那种被网民们亲切地称作“围脖”的网络工具,由最初的时尚渐渐成为众多拥趸的一种生活方式和心灵寄托。我们为什么需要微博?它为这个时代带来了什么?

速度的极致

在推特(Twitter)关于即时通讯的理念新鲜出炉之前,我们实际上已经在手机屏幕上收发了多年的短信;互联网上,类似MSN和QQ的通讯工具的根须也早已深深地扎入日常生活的土壤;网络日志、博客以及各种视频网站的出现,及时地为人们提供了自我表达和深度交流的另一个空间。但是在一个信息资讯膨胀速度如此之快的时代,技术的革新决不会停止,想方设法地满足人们不知疲倦的胃口。“微博”的出现,成功地实现了让个人信息更快传播的愿望。无论是凌晨还是黄昏,无论是坐在公交车上还是泡在浴缸里,只要掌中握着手机,便能与朋友和无数素不相识的人分享你的所见所闻。神奇的技术再一次突破时间和空间的束缚,使信息更新和传播的速率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围观与倾诉

微博的迷人之处远不止此。与形式上日趋成熟的私人博客相比,微博创造了一种更加轻松快捷的关注方式,并为平等自由地表达意见提供了可能。只要选择Follow,每一个人都可以轻松地了解自己关心的某个人、某件事的最新动态;只要你愿意,随时可以将你的立场和观点告诉每个关注你的人。于是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某位名人在微博上轻轻地“喂”一声,便立刻出现了一呼万应的奇观;奥巴马在总统大选中通过推特与选民沟通的高明之处,也便一目了然。对于游走在虚拟与现实之间的现代人群而言,网络上的围观与倾诉,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国内的网民们将微博昵称为“围脖”,实在有它的耐人寻味之处。通过微博,他们可以很容易发现趣味相投的同伴,正在与自己一同围观,在人情冷漠的寒冬,他们相拥取暖。这一条围脖,让他们找到外界的认同,也为内心倾诉的欲望找到了新的出口。

文字的解脱

微博成功的另一个秘诀,如它的中文名称所言,正在于那个“微”字。如今,人们当初对博客写作的热情正在慢慢冷却,其中很大的原因在于,博客对于写作者的文字表达,或多或少有最低限度的要求。即便不将文字水平视作障碍,长期的博客写作所需要的时间也并非都在普通人愿意付出的范围之内。现代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人们似乎更愿意接受或者制造短小而精炼的文字信息,比如那些在手机短信中传递的精彩段子。没错,最早的微博关于每条最长140个字的规定,正是来自于一条手机短信的对字数限制。刻意的短小,意味着摆脱了博客写作谋篇布局的压力,降低了文字的门槛,同时也成功地解决了时间问题的困扰。对于阅读者而言,这无疑同样也是一种解脱。这样的双重解脱,激发出网民们空前的创作热情。据统计,南非世界杯期间,当日本队同喀麦隆队比赛攻进一球时,推特的微博条数达到每秒2940条。这样的奇迹背后,自然有它坚强的理由。

纷飞的碎片

微博成功地迎合时代的胃口,制造出了又一场网络狂欢的虚幻场景。但是,它却未能消除,或许反而加深了一些人对于这个时代的忧虑。巨量的资讯已经足以将人们的思想淹没,对速度的追求也正在造成深度的损失。微博的出现,只不过将铺天盖地的信息碎片进一步切成了漫天飞舞的雪花。微博抛弃了传统中的文字创作和阅读的过程,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消解着人们对意义和价值的思考与追求。当我们日复一日醉心于微博之类的网络工具带来的感官享受,我们对生活其中的这个世界的认知能力却有可能正在不经意间流失。于是有人开始不无悲凉地质问:这个世界还有多少人在读超过140个字的文章?如何在纷飞的碎片中不至于迷失方向,或许也是我们进入微博时代之后另一个无法回避的疑惑。

上一篇:红星林永健牵手周冬齐:中年危机过后婚姻甜美如... 下一篇:魔术达人的Magic 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