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大有福》――时代消褪后中国底层小人物的生活写真

时间:2022-08-08 03:13:02

《耳朵大有福》――时代消褪后中国底层小人物的生活写真

[摘要]从时代的变迁及小人物命运的转折、困境的角度去分析影片《耳朵大有福》,已经落幕的时代在小人物身上的微弱回响,微观的政治与底层人民的生活,平民的人生价值观,都使得这部现实题材的电影显示出真实、贴近的一面。

[关键词]底层;小人物;微观政治

《耳朵大有福》以“平民贺岁喜剧”的宣传定位进入了2008年1月的贺岁档。但观其全片与其说是喜剧,不如说是一部创作态度严肃的正剧。本片所讲述的不是某一个人的故事,而是众多王抗美这样的普通人的现实生活,反映了当下社会人们普遍的生存心态和生活状况。在众多大片竞争的贺岁档出现这样现实题材的电影,能以如此久违了的亲切姿态,直接贴近人们真实生活确实难能可贵。

范伟在片中饰演一位50年代出生的铁路文工团宣传队的普通工人王抗美,单从名字上看就是时代的一个遗留物,充满了政治意味的符号,丧失了最基本的性别可辨性,个人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在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中,附属于更高一层的集体、国家。

作为我国东北重工业基地沈阳铁路局宣传队的工人,王抗美那份骄傲和自豪感似乎还历历在目,余温犹存。我们还可以从范伟出演的另外一部电影《芳香之旅》(他在剧中饰演一位曾经和握过手的偏远山区的司机)中,寻找和回味他曾经的峥嵘岁月和光荣历史,理解他对已经过去的时代难以割舍的感情。

然而,本片的开场戏就是一场曲终人散的退休欢送会,那个激情燃烧的时代已经消褪,中国社会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转型。没有“怀旧”式的留恋和回味,也没有“灰色”系的抑郁和痛苦,挥洒无数汗水与青春50年的人生轨迹变成了一面写有“光荣退休”的镜子平静地挂在了墙上,为已经尘封的岁月默默地代言。其实有千千万万个“王抗美”,名为退休,实际则是脱离母体,切实地踏进现今的社会的一次人生转折。退休却不能“休”,对于这些一方面拥有体制的“惯性”和“缺陷”,另一方面受妻儿老小等现实家庭生活窘境困扰的小人物,生存的问题接踵而来,赫然地摆在他们面前,使他们立即陷于进退维谷的尴尬境地。曾经是群情激昂、精神饱满、体力充沛的一代,现如今却无一技傍身,处处显得力不从心。

既然本片的着力点已经不是往回看的“怀旧”,故事的发生直接以王抗美退休的第一天开始讲述,其创作的主旨和态度是当下的,没有宏大的叙事,非中心化的题材和主题,小人物的生存状态和底层人民生活的现实成为影片的主角,讲述的是普通人的生活史。

片中,刚刚退休的王抗美带着一份落寞和担忧,不得不在“退休”(这个应该是“休息”的意思)的第一天重新寻找一份新的工作,来填补工资和退休金的几百元差距来维持家用。

局促的房间直接表现了局促的生活,始终如一的蹬着自行车,这些同样也是他心灵局促、压抑的象征。在王抗美必须艰难地支撑起这个家的过程中,他管不了不争气的儿子,不能帮助女儿处理婚姻问题,不能照顾老人,还要维持卧病在床妻子的伙食,这些生活的重担都像一块块大石头积压在他的心里。这些扑面而来的现实生存问题,随着几次试图工作的失败――一度误入传销的网络,想以骑“倒骑驴”为生又受制于气喘,考察擦鞋行当也认识到其艰难,面试老友所在的东北二人传的私人小剧场失败,原本想组织乐队给某内衣进行促销的热情也很快被浇灭。终于,被生活颠簸心灵疲惫的他,经过兴奋、失意、彷徨、消沉,开始对掌控自己的命运感到无能为力。

片中有一场很重要的戏,也是整部电影的“眼”。范伟饰演的王抗美在街上花了3块钱用电脑算命,算命前为2块还是3块砍价钱,算命之后,小姑娘夸他“耳朵大有福”,他便豪不犹豫地掏出了10块钱讨她的口彩。虽然电脑算命和形象设计是借着科技的外衣糊弄平民百姓,显得有些幼稚可笑,但那张纸上写着的“妻儿老小皆如意,无须劳作自亨通”却恰恰是王抗美所期望的,也正是无数普普通通的百姓所共同希求足以满意的生活理想,最平民化的人生价值观。

“耳朵大有福”也无非是世俗流传较广的一句自我安慰的俗语,给一些相信命运的人带来一点寄托和希望。王抗美就在这过去与现在、梦想与现实的强烈反差中,从不相信命运,无力于命运,到寄希望于命运,把人生的价值和理想托付在“妻儿老小”的身上,连这最平民的价值需求,最基本的生活理想都很难实现。

除了范伟饰演的王抗美这个一以贯之的人物,我们还从片中看到了像擦皮鞋妇女,蹬人力车的中年人,修自行车的,公园里的小商贩还有街头促销的模特等等,无疑都真实地在我们眼前展开了底层人们的生活图景。这些社会最底层的人们也构成了整个社会最底层的生存链条。

回到生活本身。这部电影里没有英雄,也没有模范。导演用冷静的镜头,平稳的构图来观望这些小人物的生活、小人物的理想、小人物的生存状态,将人的卑微性呈现了出来。

影片中,出色地运用了长征组歌和现今时代纷繁芜杂的声音形成对比。长征组歌是王抗美人生中最辉煌的那个时代的主音,也是王抗美最骄傲的光荣,连泡澡堂时不时还要哼上两句。现如今时代的声音,正如影片的背景音乐,充斥着五花八门的流行歌曲,广告宣传和手机铃声。

在经过朋友介绍私人剧场老板面前试唱的那场戏中,导演有意把画外音放大成一种“干扰”音,范伟饰演的王抗美站在前景的位置,没有任何光线,后景却是一个非常明亮的演出舞台,一位演员正在台上演出,十分强烈的明暗对比,使得王抗美成了一个黑色的剪影。尽管他试图排除来自外界声音的干扰,但最终心有余而力不足,唱到一半放弃了。长征组歌所代表的那个历史时代已经悄然落幕了。当难以融入现实社会的王抗美再次唱起这首歌的时候,不过是时代在他这个人身上烙下的印痕,历史在个人身上延续而产生的一种回响。

小人物的故事可以有很多种结尾,也可能只有一种结尾。影片的最后,范伟饰演的王抗美所有的积郁和愤懑都在扬长而去时与人冲撞中被激发。导演选择给我们安排了一个稍显明亮的结局:他似乎从乔老头的修车铺那里看到了自己余下的后半生,他似乎在唤来舞伴一起舞蹈时开始享受起自己的下半生。就在这最后一抹人文主义的温情中,又唱起了长征组歌,又响起了火车轰隆声。

[作者简介]谈洁,上海大学影视艺术与技术学院2005级电影学硕士研究生。

上一篇:20世纪60年代:电影剧本《焦裕禄》创作记事 下一篇:《走西口》传统伦理思想的当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