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姑娘的信》教学片段及教学反思

时间:2022-08-08 03:08:08

《秋姑娘的信》教学片段及教学反思

手捧新教材,有几分欣喜,更有几分忐忑。翻开新教材,给我一种全新的感觉:新教材更体现人性化的特点,更加注重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教材的识字量也比以前更大了。面对新教材,能更新教学理念、迎接新的挑战是很重要的。下面谈谈我上《秋姑娘的信》这一课的几点做法与反思。

片段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老师今天为大家带来了一幅图片,你知道这是什么季节吗?

(课件出示秋景图,学生观看图片,交流)

师:秋天来了,同秋天一起来的还有秋姑娘(课件演示秋姑娘手持枫叶飞入),看,她还带来了什么?

生:树叶。

师:同学们知道是什么树叶吗?

生:枫叶。

师:对,是枫叶。秋天枫叶红红的,多漂亮呀!不过,这可不是一般的枫叶,这是秋姑娘写的信。你们想看吗?

生:想。

师:那你们能告诉老师你为什么想看吗?

生1:我想知道信上写的什么?

生2:我想知道是给谁的信?

……

师:老师也很想知道秋姑娘的信到底是写给谁的,写的什么,让我们赶快来读一读课文《秋姑娘的信》,就明白了。

(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反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平时每节课开始时,很多学生的注意力没法一下子集中,老师在讲台上大发雷霆也无济于事。于是我就想,借助学生感兴趣的东西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个办法也许不错。于是,我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利用课件来吸引学生。在开始上课时,让学生看着美丽的秋景图,看着秋姑娘手持红叶飞入的情景,不仅使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到课堂中来了,而且还使学生对秋天的特点有了直观认识,更重要的是通过“你想不想看看秋姑娘的信,为什么”这一问题,激起了学生探究课文内容的兴趣,自然而然的导入新课的教学。

片段二:在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中识记生字师:现在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做上记号。(生读文)

师:大家如果有不认识的字可以向小组内的同学请教,请同学教教你。(组内同学互教生字)

师:小朋友们学得可真认真,我们一起来玩个纸牌游戏吧!老师分给每个小组五张纸牌,小朋友们轮流,每次抽出一张。如果纸牌上的三个字,你都能读得正确,并会组词,组长就会用贴图奖励你,加油吧!(师分给每小组组长一张统计表,谁全读对就在谁姓名后贴一张贴图)

反思:识字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让学生死读硬记的传统教学已不能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新课改注重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习惯,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这一环节中,我首先让学生在小组内互教互学,自学生字,从小培养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的习惯。接着抓住低年级学生好玩游戏的特点,让学生在游戏中记住生字。充分体现了课改“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合作中学习”的精神。在游戏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游戏组织、统计、奖励方法作了指导,因此,大部分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兴趣较高。但是,仍有个别小组同学对游戏方法不甚清楚,耽误了不少时间。因此,我想一年级的小学生理解能力较低,游戏的组织、奖励方法最好还是由老师示范,这样学生看了一目了然,也能有效的利用课堂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片段三:指导朗读,加深感悟师:字宝宝玩累了,该回家了。你们能把字宝宝安全的送回家吗?请同学们读读课文,把你觉得难读的地方画下来,多读几遍,等一下再来提醒老师和同学。

1、学生读课文,画出难读的地方。

2、学生交流。

3、请把你最喜欢的句子读给大家听。

[反思:这一环节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实践达到读正确、读通顺课文的目的。这是低年级朗读的基本要求,也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在这一环节,部分同学并没有积极参与,但通过大家的相互提醒,然后再练习,基本达到了预期目标。尽管这样,我还是觉得教师的语言引导、朗读组织形式如果能更贴近学生的生活,也许更能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取得更好的效果。]

师:刚才大家读得可真认真,能告诉大家,你读了课文都知道了什么吗?

生1:我知道秋姑娘的信是写给她的朋友的。

生2:我知道秋姑娘的朋友是大雁、青蛙、小松鼠、还有小朋友的。

……

秋姑娘给哪些朋友写信,你能用一句话说出来吗?

出示句子,练习说话。

反思:在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交流学习收获,给学生展示自己学习收获的机会。按一定句式表达出来,减小了语言表达的难度,既能避免学生的畏难情绪,又能让学生练习规范的语言表达,让学生及时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把阅读与语文基本能力的训练结合起来,新课标提出,语文课要以读为本,要重视对学生的朗读指导,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体验。在这一环节,我抓住课文的重点句子指导学生练习朗读,在读中体会句子表达的情感。我自己也参与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与学生一起朗读,为学生范读。对刚入学不久的一年级学生,特别是对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来说,对他们讲朗读技巧,显然是行不通的。让他们听老师或录音范读,在朗读练习中模仿朗读的语调、停顿,仍不失为一种切实有效的好方法。

上一篇:高中化学研究性学习实践探索 下一篇:巧设任务放飞学生想象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