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多元评价方法

时间:2022-08-08 12:25:41

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多元评价方法

摘要:近年来,教育界出现了许多的关于体育教学的新理论,新理念,有“健康第一”、“快乐体育”、“玩体育”等,在这些理念的推动下,学校体育课堂教学的氛围越来越浓厚,学生参与体育学习的积极性也逐步高了起来,面也更宽了一些,体育课堂不再沉闷,学生脸上有了笑容,话语也多了起来。可是一说到体育考核,不少的学生脸上有出现了愁容和畏惧。传统的评价方法导致体育教学改革受阻,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了主动性。本文试着根据笔者的经验,对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多元化评价方法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体育;体育教学;评价方法;多元化评价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3-051-01

小学体育课程改革日益深入,教师、学生也享受到了改革带来的好处,教学过程轻松了,但传统教学评价却没有改革,很多老师为了轻松,继续沿用了原来的评价方法,一些陈旧的评价体系依然还在使用,这些评价体系中大多是以运动技能为主,没有考虑到学生个体的实际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评价就无法做到客观和正确。生活中的每一个学生,并不是完全一样,体质、性格、心理等都会不同。有些学生体形胖,有些瘦,有的高,有的矮;心理上,一些学生胆大,一些胆小,一些学生心细,一些学生开朗,一些拘谨,身体素质来看,一些健康,一些身体患病。所以,在实际的考核中,先天条件不足的就永远不会有好成绩,就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因此,单一的评价方法已经不适应当前的体育教学,而要用多元化的评价进行。

传统的评价方法主要存在以下两个问题:第一,评价内容的单一,造成了评价与课程目标的脱节,使得有些课程目标形如虚设;第二,评价工具和方法的单调,主要采用一般标准评价、教师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等传统评价方法,评价工具也仅是纸笔考试、体能和运动技能测验等。这种“单调”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忽视了“平等享受教育”的新理念,失去了评价的有效反馈功能,不能完全反映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行为。而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采用多元的评价方法,将会极大地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但对体育教师的工作量和工作责任心将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一、做到评价的客观性和主观性相结合

客观评价是以量化为基础的评价方法,亦称定量评价,主要指对学生的运动技能和体能进行测试,并根据《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附表二测验参考量表进行“终结评价”,得出量化数据;主观评价是以定性为基础的评价方法,亦称定性评价,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最直接的现场指导,包括口头评价、非语言手段的评价和奖励评价。

其实每个人都知道这样的道理:跑得快、跳得远的学生不等于他的体质强,身体就比其他人健康,体育成绩就可以得到优秀或良好。然而,很多老师因为某种原因还是依此来衡量学生的体育成绩。这种仅从体能和运动技能出发的定量评价方法,就很难对学生的学习态度、习惯养成、意志品质、自信心、自尊心和合作意识等非智力因素作出相应的定性评价,就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体育学习和体育活动情况。因此,两者必须互相结合,才能对学生作出相对合理的评价。

二、做到评价既重视结果,也重视过程

在目前,我国相当多的学校依然是只重视对结果的评价,而忽视了过程性评价。受传统思想的影响,许多人认为结果评价简便易行,能作出准确的判断,过程评价则比较麻烦,不易操作,不能准确评价学习结果。而国外象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在体育课程中已普遍采用了过程评价,这种评价虽然复杂些,对教师的工作量是一个挑战,但是效果远比结果评价来得客观,更能集中体现每一位学生的进步。这种评价主要是通过各种评价方法和工具经常对学生学习的各个方面进行评定,并将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以便学生尽早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进行有效学习和不断进步。从这种意义上讲,体育教学才能算是真正实现了新课程的目标,同时,也突破了仅是“体育”这一范畴,与其他教育相结合,互相渗透,共同发展。

三、做到评价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相结合

用分数评价学生的体育成绩已成过去,而用现在的等级制来进行评价也显得含糊,还不能做到客观的评价。笔者以为,对学生的评价不能仅以学期结束时所得出的绝对成绩为主,还要配以相对成绩(相对成绩=绝对成绩―基础成绩),这种相对成绩就是每位学生一学期来学习进步的幅度,因此,真正的客观评价模式应该是:基础评价+过程评价=综合评价(结果评价)。基础评价即绝对性评价,是指在期初对学生通过诊断性评价建立一套学生个人的体育档案,包括对学生的知识、技能、体能等方面的摸底,它应该是每位学生全方位、多角度的体育表现,是多元性的;如果建立的档案有良好的延续性,对学生的这种诊断性评价一般就只须有第一次就行了,因为每学期的综合评价又是下学期的基础评价。过程评价即相对性评价,这种评价应建立在基础评价之上,要注意不能单独采用对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和技能技巧的评价,还应加入对学生进步与努力的评价;相对性评价有助于学生看到通过自己的努力所取得的进步,从而建立起体育学习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只有两种评价方法有机结合,才能对学生的体育成绩作出客观的评价。

四、做到评价内容的多元化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对学生的体育学习评价不能仅局限于运动技能,更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运动参与。因此,在基础评价的内容中,应不仅仅包含运动技能和体育健康知识,而且要包含学生的生长发育情况:如身高、体重、肺活量等,学生的体能测试:如心肺耐力、肌肉力量、肌肉耐力、柔韧性等,学生的学习态度、积极参与运动的行为、运动习惯等,意志品质、情绪状态、自信心等以及交往能力、合作精神等。

参考文献:

[1] 刘振宇;浅谈小学生体育教学评价[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9(05).

上一篇:高职院校音乐教育的创新意识和方法 下一篇:中学体育教学方法的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