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居住正义的邻校“城中村”的主动更新模式研究

时间:2022-08-08 12:15:37

基于居住正义的邻校“城中村”的主动更新模式研究

村内“城中村”是在城市高速发展的进程中,因土地被征用,农民转变为居民身份后仍然居住在由原村改造而演变成的居民区;或是指在农村村落城市化进程中,由于农村土地大部分被征用,游离于现代城市管理之外的农民仍在原村居住而形成的村落。

“城中村”中的邻校村是近年随着高校校区扩建而衍生出的一个特殊村落,高校的发展(具体表现为大学城的建设)极大地带动了此类城中村第三产业的兴起和租房市场的需求。

一、 武汉市洪山区黄家大湾湖光村二组的现状调查

本文将以武汉市洪山区黄家大湾湖光村二组为例,对其空间形态进行描述、分析,考察村内的学生、租户的日常生活及其与外部环境的关系,探究各人群对居住空间生产和分配的需求。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居住空间正义的邻校城中村更新发展建议。

(一) 物质形态调查

湖光村东临先锋村、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南临磨山团湖,西临溏淋湖、五家湖,北临五家湖与中学。辖区总面积4000亩,陆地2445.78亩,水面800亩,耕地454.22亩,其他面积300亩。共分4个组,总户数466户,总人数1200余人。

其中的湖光村二组东北部紧邻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落雁中路自东向西将其一分为二(见图1)。2000年以前以农业为主,人口100余户,多为1层楼房,耕地大致位置在宅基地的南侧与东北侧;村民主要从事种、养殖业,人均年收入1万元。2000年城市学院在其东北部落户,随着校区范围扩大,在随后近5年的时间内,将村民耕地收购近2/3,村内近3/5人口失去土地,失地者基本由城市学院出面安置。

目前,湖光村二组现有宅基地区域占地面积17590平方米,建筑基底面积12860平方米,建筑总面积24780平方米,多为砖混结构,层数多为2-3层;经济技术指标极不合理(绿化率<10%;建筑密度73.12%)。村内南部的绿地,已有村民正在盖房,准备用作出租之用。可以想见,以后的建筑密度会更大。

村内主要道路纵贯东西(现为城市干道落雁中路东西向分割),其它附属通路大约有3条(南部2条,北部1条)。北部为断头路(居民占用道路扩建住宅或者堆放杂物导致道路不通)。道路最宽处为2米,最窄处为0.9米(除落雁中路外),勉强容纳2人并排行走。

民房体量较小,体现出典型的小村镇住宅空间形态。靠近落雁中路南北两侧的建筑基本以下部餐饮、超市加上部住宅(即下店上宅)为主要平面形式。以此区域为中心,两旁渐次为网吧、旅馆(出租给学生或附近的年轻上班族)以及村民自住房。这是符合住区的功能分区逻辑的,即公共区域或外来人口靠进主要出入口,私密区域(原住民)则远离主要交通流线,相对安静,降低干扰(见图2)。

典型建筑一:该建筑于1995年建成,平面为矩形,底层出租给外来个体经营户,上层为自住。屋顶本是平屋顶,后来由于排水不畅而加盖坡屋顶,基本无专业设计的痕迹,西侧有搭建的房间(见图3)。上宅下店式建筑,多紧邻主要道路,楼梯窄小曲折,内部空间大小不一,多在原有房屋基础上进行了加建改建,某些房间无法自然采光。

总体来说,村内建筑都未经过专业设计,形成狭长的封闭空间。部分朝向较差(偏东西向),互相遮挡造成死角,通风和采光不利。

(二)使用人群形态调查

村内大部分年轻男性村民都外出打工。留在村内的人口中,年轻女性村民基本在城市学院从事保洁、执勤等工作,老人和孩童全天在村内活动。有超过2/3的村民将自有住宅出租给外来个体经营户,赚取租金,他们当中的又有超过一半因各种原因,本身并不居住在村内。因建筑密度较大,常住人口日常生活相对简单,对公共交往空间要求较低。闲暇时只能在小巷子(宽大约1米)或宽度只有1-1.5米的院子里聊天,或是在城市学院入口广场处休憩。村内有一麻将馆为平日娱乐之用。学生作为一个稳定地消费群体,加上外来的租房商人以及仍在原地居住的村民,共同构成了户外空间使用人群。

由于学校每年有寒假和暑假,学生租户的总数量因此一直在不停的变化之中,在假期会离开租房回家,假期结束,即每年的2、3月和8、9月份是租房高峰期,大量的假期退租空房则会被一抢而空。

村里的小型超市和开水房是具有极强公共性的空间,这些场所能创造碰面和近距离接触机会。学生租户、年青上班族、学校后勤集团的员工等均在这些地方打开水或者购物。从个人和社会的角度看城市的话,城市(地域)就是一个高密度的社会交往空间――正是高密度的社会交往,使城市(地域)空间具有了情境性质以及人文色彩。这些空间把租住在村里的人们联系在了一起,使得其拥有共同的生活体验,形成了交往的基础。

二、更新建议

上文所述这种村落式的居住空间是一个整体,这里的老人不会被幽闭在家,这里的孩子想找个玩伴不会需要特别约定……这里到处是共同生活与人际交往,这就是一种社区,具有统一认知的凝聚力。满怀热情的专家学者们埋首于构思精巧的设计图纸,似乎居住区的美好形态就等同于高层电梯住宅的挺拔身姿,大气的绿地、广场……但是,这种大一统的美化工程也造成了空间与社会的碎片化,城市多样性的消失。从单体建筑设计来说,这类村落毫无历史“文脉”的痕迹可循,又不能体现居住建筑的时代感。然而,从城市多元化的角度来看,保留这些村落并使其成为夹缝区的“原创”性风景线,城市的特征才是完整的,由此衍生出来的发展也才是可持续的。

从利益方面看,资本从不关心个性与归属感,它需要的只是空间生产与再生产的便利。当整个城市旧貌换新颜之时,我们真的能够忘记,这些闪亮的城市更新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有多少人“被强拆”、“被失业”,这其中又有过多少反抗、失败与无奈?社会需要一种公正的、符合时代潮流的价值观――居住空间正义。在制定居住空间生产和分配的基本制度的时候,必须兼顾这两个领域中所有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基于此,我们认为,邻校城中村应借助高校的发展实现自身更新,而不是简单地被清除,在改造更新的过程中,应充分认识到当地原住民(以及租房个体业者)参与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他们知村懂校,某种程度上比城市决策者(或某些专业人士)更为熟悉自己的土地和房屋,更有生存之道。

从技术角度看,高校的邻校村能够为高校的后勤服务提供必要的补充:满足某些学校之外的居住要求和消费需求。邻校城中村处在城、村、校三者的交汇点上,成为联系高校(大学城)和城市空间的缓冲区,为大学生们提供了一个过渡空间。以湖光村二组为例,在更新过程中,可以考虑保持村落自组织肌理(即目前商业区、出租区、自住区的分区模式)。在拆除必要建筑,提升居住环境质量的同时,为相邻高校在校生提供有益零售、餐饮或租房服务,以保留村落的传统人脉关系与场所记忆。此外,应注重公共交往空间的整体塑造,使其成为大学生们人际交往的重要补充。

立足于自建机制和政府指导相结合的主动更新模式,才能协调好多方面的利益关系,减少乃至消除不必要的流血事件,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培林,巨变:村落的终结――都市里的村庄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2002(1)

[2]王郁,城市发展中的和谐与共生:城市改造的多维生态意义[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8(4)

[3]何舒文,邹军,基于居住空间正义价值观的城市更新评述[J],国际城市规划,2010(4)

[4]周百灵,武汉市洪山区洪山乡红旗村居住形态调查报告――兼论邻校“城中村”的主动更新[J],安徽建筑,2010(6)

[5]陈丽,大城市边缘区村落空间的变动与重构――以南京市为例[D],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6

[6],武汉市邻校城中村研究[D],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6

[7]郑懿,杭州城中村空间与行为特征的实证研究[D],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8

上一篇:依托数字化城管平台建立“大城管”工作机制 下一篇:“数字执法”模式的构建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