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斯.舒尔曼叙事短篇《爱情是谬误》的反讽艺术

时间:2022-08-08 10:50:05

论马克斯.舒尔曼叙事短篇《爱情是谬误》的反讽艺术

[摘要]《爱情是谬误》是美国当代作家马克斯・舒尔曼的幽默叙事短篇之一。表层上文本只是从不同侧面揭示了人物各自的逻辑谬误、爱情谬误和价值谬误,而深层次上折射出美国当代社会情感取向和价值判断等方面的种种谬误这一深远的主题。小说中成功地运用了反讽艺术,以及序言与不可靠叙述等叙事策略,这在表现主题和构建反讽意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马克斯・舒尔曼;谬误;反讽;不可靠叙述

一、引言

《爱情是谬误》是美国当代幽默大师马克斯・舒尔曼的短篇小说之一,节选自1951年出版的幽默叙事作品《多比・吉尔斯》。该作品以其深刻的主题和巧妙的构思成为美国叙事小说的经典,被许多报刊文集转载收录,甚至被选人中国高校英语专业的教科书中。小说以幽默诙谐的笔调叙写了发生在美国三位大学生之间的由一件“浣熊皮大衣”所引发的情感纠葛,全文以“谬误”为主线,围绕“浣熊皮大衣”,逐一呈现人物对爱情的判断与选择,故事结局极具反讽意味,读罢令人忍俊不禁。表层上文本只是从不同侧面揭示了人物各自的逻辑谬误、爱情谬误和价值谬误,而深层次上折射出美国当代社会情感取向和价值判断等方面的种种谬误这一深远的主题。

该作品之所以成为经典,除了它蕴含深刻的主题,其巧妙的构思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而反讽的运用则在其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反讽通常被视为现代艺术的主要特征之一。根据昆德拉,“反讽就是说:人们在小说中找到的任何一种表示都不能被孤立地看,它们的每一个都处在与别的表示、别的境况、别的动作、别的思想、别的事件的复杂与矛盾的对照中”。作品中的序言与叙事文本正是处于这样的对照之中。也可以说,反讽是指在“文字的表面意义和真实意义之间、行动与结果之间、表象与真实之间有一种不相符合、不相协调甚至互为矛盾的现象”。作品中叙述者话语的表象与作者意图的真实之间存在着不相符现象。在所有这些情形中,一种看似荒谬或似是而非的因素在作品中发挥着重要艺术作用。

本文试图从文本分析的角度,对小说中的反讽艺术进行分析,探讨作者的叙事技巧在表现主题和构建反讽意义方面所起的作用,以期对文本各层反讽意蕴的更好理解和欣赏。

二、序言与叙事文本的间离

序言是作者的一种叙事技巧和话语表达方式,它使作者与叙述者或故事人物彼此独立,同时又与叙事文本形成密切的互文关系。序言具有明显的互文性特征,“它以一种游离于故事之外、与所叙故事不相干的方式,巧妙而意蕴深远地与叙述的故事关联在一起”。在《爱情是谬误》中,舒尔曼为了既传达出自己的声音又不对文本中的人物意识进行干涉,独具匠心地使用一种外在叙事策略,通过序言与叙事文本并置,构建起互相指涉的互文关系;同时,通过序言与叙事文本的间离,造成表层意思和深层意蕴的互相对比,以产生强烈的反讽效果。这不仅突显了作品的主题,还形成了蕴涵丰富的艺术张力。

作品中的序言从表层上看是对作品的写作风格、文体类型和文章主旨的简要说明;而深层次上,它展示了作者高超的叙事技巧,传达了作者隐含的深刻意蕴。序言将文体风格界定为“肆意奔放”,暗示作品指涉内容广泛以及作者对社会现实直抒胸臆的讽刺;“柔软、松软、富有弹性”的文体特点暗示作者态度的呈现方式――批评和嘲讽中少有尖酸刻薄,而是委婉隐晦,读者的理解见仁见智,富有弹性。序言指出作品的文体类型是“提出论点、列举论据并得出结论的散文小品文”,其实文本是以第一人称为视角的叙事作品,环境、人物、情节等要素完全具备,体现了传统叙事小说的结构模式,这暗示了文本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且有理有据。序言中对卡莱尔(社会批评家)和罗斯金(社会理论家)两位著名作家的提及,更是显示文本对社会现实的指涉。序言指出文本主旨在“证明逻辑学不枯燥迂腐,是一门充满活力的活生生的学科”。然而,通读整个叙事文本,读者理会到的是作者蕴含其中对美国社会种种荒谬现实的嘲弄和讽刺,显然序言与真实的叙事文本构成一种矛盾式的悖论。由此不难看出,序言对作品文体风格类型的界定和对作品主旨的表述是作者有意设置的一个障眼法,以造成作者与人物、序言与文本各自独立的假象,实质上则通过序言与叙事文本之间的协调或矛盾来相互指涉并形成对比,使二者构建其密切的互文关系,将读者的视线从叙事文本引向作者的意图,避免读者对作品只做表层的肤浅解读,从而引领读者觉察叙述者的价值判断与隐合作者价值判断的背离。这种表象与真实之间的不相符产生了强烈的反讽效果。

三、叙述的不可靠性

从叙事的表层结构看,作品人物、环境、情节等要素完全具备,符合传统叙事小说的结构模式。故事由多比以第一人称展开叙述,作者从故事中完全退出,避免了作者的介入和操纵,叙述具有一定的可信度。但由于叙述者多比是文本中的人物,与作者之间存在明显的间离,因此多比又是“不可靠的叙述者”。不可靠叙述是一种重要的叙事策略,“它以与作者相间离的叙述者讲述故事,并将叙述者的观点与隐合作者的观点以对立互比的形式呈现,于不着痕迹中冷静地呈现事物存在的悖逆状态,使文本产生反讽效果”。在叙述结构上的反讽通常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表层结构反讽,一是深层结构反讽。不可靠叙述在作品中产生的反讽效果主要体现在叙述者话语与故事结局的悖逆以及故事人物与隐含作者情感取向和价值判断深层的偏离两个方面。

1、表层反讽:叙述者话语与故事结局的悖逆。

故事开篇就是叙述者多比对自己的描述和肯定评价,其中充满了溢美之词:冷静、严谨、敏锐、精明、聪颖、灵敏、机智;紧接着是对室友佩蒂的描述和否定评价,其中几乎都是贬义词:头脑空空、容易激动、情绪反复、易受影响、追求时尚、缺乏理智等,两个人物形成鲜明对比。叙述者开篇为读者呈现了两个截然对立的人物形象。随后的事件似乎遵循着一定的“逻辑程序”,有条不紊地进行。多比为了今后的事业成功,出于“理性的考虑”开始凭借自己的精明算计,盘算着用一件陈旧的“浣熊皮大衣”换取了佩蒂的女友波利。佩蒂对时尚追求狂热且缺乏理性,当面对浣熊皮大衣和女友波利之间的选择时,他亳不迟疑地选择了浣熊皮大衣。于是,多比轻而易举地换取了与波利约会的权利。

在多比的眼里,波利漂亮美丽,温文尔雅,但不够聪明,这个评价看似比较公正、客观。然而,多比对波利的追求“本质上并不受感情的驱使”,而是让他成为一名“成功律师”的需要。多比相信“使一个漂亮的笨女孩变聪明要比让一个聪明的丑女孩变漂亮容易些”,为了使波利变聪明以符合“成功律师妻子”的标准,多比一连五个晚上不厌其烦地给她教授逻辑知识,教她识辨诸如“绝对判断”、“草率结论”、“矛盾前提”、“错误类比”等种种逻辑谬误,后来终于使她眼中闪出一道“智慧的光芒”。多比庆幸自己的功夫没有白费,得意地认为波利将成为自己满意的妻子。

一切似乎进展顺利,多比正在一步步接近自己预设的目 标。多比于是开始向波利表白爱情,不料她却利用所学的“逻辑谬误”将多比的表白逐条驳回,我们似乎看到原本不聪明的波利真正变得精明机智,这让自认为聪颖精明且自信的多比措手不及,尴尬不堪。至此,叙述者话语的可靠性开始受到质疑:一个被认为不聪明、对逻辑知识一无所知的女孩,在经过五个晚上的逻辑知识训练后,不仅通晓了各种逻辑谬误,而且还会非常灵活地加以运用。叙述者话语的不可靠性随着叙述的进程逐渐显现。

各种“逻辑谬误”形式上的重复和内涵上的差异使同一概念在不同语境中形成强烈的反讽意味,尤其是波利反驳时戏仿的口吻与叙述者讲解逻辑时的庄严气氛形成强烈的反差,这不仅是对文本“谬误”主题的突显,更是对叙述者自身逻辑谬误的戏谑和解构。通过波利的话语,作者不露痕迹地影射了叙述者话语的不可靠性,并为故事悖逆的结局作了充分预设。事件的结尾并未让多比如愿以偿,女孩波利最终选择了佩蒂,只因为佩蒂有一件浣熊皮大衣。此时,故事的结局与叙述者的话语处于完全的悖逆状态。出人意料的结局将一场本该曲折传奇的情感历程演绎成一出滑稽荒诞的爱情闹剧,读者由阅读文本积聚起来的情感与期待终因荒诞悖逆的结局而化为虚无;滑稽荒诞的结局将叙述者对故事叙述的不可靠性彻底揭露,文本由此呈现出强烈的反讽效果。

2、深层反讽:小说人物与隐含作者价值判断的偏离。

出人意料的结局揭示了叙述者对文本叙述的不可靠,呈现的只是文本的表层反讽;越过叙述者的话语,通过对文本的深层结构分析,可以发现小说人物与隐含作者在情感取向和价值判断等方面的偏离和对立,并探出由此产生的深层反讽意蕴。故事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视角,叙述者多比用自己的话语和行动塑造自我形象,让读者直接听其言、观其行、判其人,其他两个人物虽然处于多比的视阈之下,但佩蒂和波利各自直接引语的运用依然表明他们所处的独立主体地位和自我意识的自由表达。三个人物依次出场,自说自话,对爱情做出了各自的判断和选择。

爱情原本是世间最纯洁和最美好的情感。然而,小说中三位大学生的爱情观和获取爱情的手段却显得滑稽可笑:叙述者多比对波利的追求并非出于真正的爱情,而是出自功利的“理性思考”,是成为一名“成功律师”的需要。为了事业成功,他凭借自己的“精明算计”换取了室友佩蒂的女友;佩蒂的爱情在物欲的诱惑下不堪一击,他竟不惜以女友来换取一件符合时尚潮流的旧浣熊皮大衣,爱情的纯洁与美好被彻底消解;女孩波利不计较被佩蒂用以交换浣熊皮大衣的耻辱,最终依然选择佩蒂做男友,原因是他有一件浣熊皮大衣。人物间相互碰撞、颇显荒谬的爱情逻辑本质上与逻辑谬误同构,那便是错误的前提和由此演绎出的结论必然是谬误。

作品在展示人物“爱情谬误”的同时,还立体地揭示了人物在情感取向和价值判断等方面的种种谬误:追求个人成功的不择手段,追求时尚的狂热,贪图物质享受的虚荣……人物的逻辑谬误、爱情谬误与深层的价值谬误交错并置构建了一幅物欲横流、情感缺失、价值沦丧的“社会谬误”图景。这充分表明了隐含作者对当代美国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嘲讽。故事人物与作者在情感标准和价值判断方面的偏离使文本的深层反讽意蕴得以彰显:“谬误”不仅指向人物个体,而是更大层面地折射出美国当代社会的整体现实,因为大学校园通常被认为是远离尘嚣的一块净土,追求个人成功的不择手段、追求时尚的狂热和对物质享受的贪婪尽然充斥着大学校园,就不难想象整个社会现状。只是作者采用了善意的调侃和委婉的语气去揭露和批评美国当代社会的各种价值谬误。

四、结语

舒尔曼在《爱情是谬误》中用独特的叙事技巧如序言与叙事文本的并置和间离、故事结局与叙述者话语的悖逆以及故事人物与隐含作者价值判断的偏离等构建了文本不同层次的反讽意蕴。反讽喜剧的叙事技巧彰显其艺术魅力,文本的深层主题得以突显。借助叙事学研究方法,从文本分析的角度考察作品中的反讽艺术,可以深化对作品的认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文本深层的反讽意蕴与主题。

上一篇:蒙太奇手法在威廉斯诗歌中的体现 下一篇:《电影文学》的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