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护生职业防护现状及干预预防

时间:2022-08-08 09:38:55

实习护生职业防护现状及干预预防

【摘要】目的 了解实习护生实习期间职业防护现状,探讨减少实习护生锐器伤的干预预防。方法 对2008-2009年162名实习护生实习结束进行锐器伤及职业防护知识问卷调查。结果 162名护生中,发生锐器伤的有134人次 发生的主要原因依次为:输液及注射结束拔针时、处置医疗废弃物时、手掰安瓿时和其他原因。2009年实习护生岗前医院感染职业防护相关知识培训,护生职业防护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2008年的实习护生, 培训组87名中锐器伤 61人次, 锐器伤发生率45.52%,未培训组75名中锐器伤73人次 ,锐器伤发生率97.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锐器伤 实习护生 干预预防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4-299-02

【Abstract】Objective To practice occupational protection of nursing students dur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tudent nurses to reduce intervention in the prevention of sharp injuries. Methods 162 2008-2009 ended the practice of nursing students knowledge of sharps injuries to occupational protection survey. The results of 162 nursing students, the occurrence of sharp injuries occurred in 134 of the main reasons people were: the end of infusion and injection needle injection, the disposal of medical waste, the hand when breaking ampoules and other reasons. 2009 nursing students in pre-job knowledge of hospital infection prevention training in vocational, occupational protection knowledge level of nursing students was higher than 2008 nursing students,Training group of 87 sharp injuries in 61 people, 45.52% incidence of sharp injuries, training group is not sharp injuries in 73 of 75 people, the incidence of sharp injuries 97.33%,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Key words】Sharp injuries Practical nurses Intervention to prevent

我院近二年来锐器伤上报监测资料统计,实习护生锐器伤发生率高于本院临床医护人员,为了解实习护生在我院实习期间职业防护现状,并探讨减少实习护生锐器伤发生的有效措施,医院感染管理科对2008-2009年二年实习护生锐器伤发生率及职业防护现状进行调查,针对存在的危险因素对2009年87名护生进行了岗前医院感染职业防护相关知识培训,改变行为及流程,并进行了考核,使护生在上岗前了解和掌握医院感染职业防护相关知识,减少了实习护生锐器伤的发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为2008-2009年在院参加实习的护生 162名,其中大专高护64名,中专护理82名,助产专业16名。

1.2 调查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问卷进行回顾性调查,以无记名方式分别于2008、2009年实习结束后发放职业防护相关知识问卷调查表,共发放问卷162份,收回有效问卷162份,回收率100%,问卷内容调查包括护生在实习期间锐器伤发生情况及职业防护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1.3 统计学方法 使用x2 检验等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

1.4 干预措施

岗前进行系统的职业防护培训 2008年以来,我们把护生职业防护培训作为进入临床前必上的一课,学习有关消毒隔离和职业防护的规章制度;职业伤害报告制度;锐器伤的预防和锐器伤的处理原则;供应室、手术室、产房护士等高危科室的防护制度;接触化疗药物护士的防护制度;医疗废弃物的处置制度、洗手对职业防护的重要性,《医护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防护工作指导原则 》等,并收集国内外医护人员被感染的案例,制成多媒体课件组织观看,使护生从思想上认识职业危害的存在,提高对职业防护重要性的理解,提高护生的职业风险意识。

2 结果

2.1 162名护生在校期间未接受职业暴露防护知识学习,实习结束知道护理工作中存在职业伤害,实习期间87名护生接受锐器伤防护相关知识培训学习,受培训组87名,发生锐器伤61人次,锐器伤发生率45.52%;未受培训组75名,锐器伤73人次,锐器伤发生率97.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受培训组与未受培训组锐器伤比较

2.2 学生实习期间锐器伤常见原因成比依次是手掰安瓿时(43.28%)、输液及注射结束拔针时(28.36%)、处置医疗废弃物时(23.88%)、和其他原因(4.48%),其构成比见表2

表2 导致锐器伤的常见原因构成比(%)

2.3 通过对2009年实习护生进行岗前医院感染职业防护相关知识培训,护生职业防护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2008年的实习护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3.1 护理人员每天处理各种各样的感染性体液和分泌物,针刺伤是医院内传播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的重要途径,与其他医务人员相比,护士接触注射器、输液器等医疗锐器的机会较多,成为医院锐器伤发生率最高的职业群体[1]。所以,实习护生由于自我防护意识薄弱,操作不熟练,缺乏经验,发生锐器伤的危险性会更大, 尽管医院对实习护生锐器伤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控制作了大量工作,但防控效果仍不太理想,通过本次调查发现,学生在校期间未接受职业暴露防护知识的学习,学生对锐器伤的发生和危害认识不清,重视不够,是锐器伤高发的原因之一;实习阶段护生在实习操作过程中接受科室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由于临床带教老师知识层次参差不齐,学生缺乏系统学习和指导,是锐器伤发生较高的原因之二;实习阶段护生操作不熟练,环境陌生,护理操作时经常受到病人、家属及医生询问问题的干扰,心情紧张、注意力不集中是导致锐器伤[1]发生率较高的原因之三。实习阶段是学生理论知识与临床技能相结合的一个重要时期,是学生的技术操作从不熟练到熟练的特殊时段,因此,对实习护生进入临床实习前有计划地进行职业防护相关知识培训,将有利于提高护生的职业防护水平,降低职业危害的发生率。

对医务工作者进行职业防护知识培训,已被多数国家认为是减少职业暴露的主要措施。张小容[2]调查显示有96.3%医护人员认为有必要参加防护知识培训,说明了他们对要掌握防护知识有迫切要求。朱锦萍[3]对医务人员职业防护的健康教育调查显示,通过健康培训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总体知识水平有了明显提高(P

3.2 建立规范化操作流程 护生进入临床实习前,通过在模拟人身上进行操作,让护生熟悉锐器的安全操作,掌握不同利器的处理 ,如打开玻璃安瓿时,应使用纱布,注意各种安瓿的玻璃硬度,用力要均匀适当,对各类针头、刀片等小件的利器,使用完后应及时装入坚固的锐器盒,集中储存处理,减少再次被手触及而损伤的机会。讲解操作过程中的危险环节和步骤,制定各种锐器安全操作使用规程,将职业防护培训贯穿于各个护理操作环节中,使护生的操作得到规范,操作规范、熟练是可以起到预防锐器伤的作用。实习期间,带教老师担负着重要责任,在护生实习操作锐器时应经常提醒她们应注意的环节和步骤,纠正其不规范的操作方式。

3.3 院感科定期对实习护生职业防护措施落实情况进行讲评,检查带教老师是否给予护生防护指导,检查护生严格遵守安全操作及标准预防的情况,有无双手回套针帽;手持无针帽注射器时是否面对别人或自己;是否正确使用锐器盒;接触病人血、体液、排泻物是否戴手套;以及在急诊科、手术室、供应室、血液透析室等高危科室工作是否戴口罩、戴保护性眼罩或面罩、穿隔离衣;是否有职业暴露,处置是否正确,是否及时报告等。经常检查,提出改进措施,开展有针对性的行为干预和效果评价,为下一次职业防护培训提供依据,进一步减少护生职业伤害的发生 。

总之, 实习护生的职业防护应该引起医学院教育者和医院管理者的重视,应该在护理教科书中增加职业防护的有关章节,强化护生的职业防护意识,做好自我防护,护士的职业防护应从实习护生做起 。

参考文献

[1] 梁亚群.实习护生锐器损伤状况调查及对策[J].现代临床护理,2008,7(6):58―59.

[2] 张小容.医护人员自我防护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3,12(1):29-31.

[3]朱锦萍.医务人员职业防护健康教育效果评价[J].中国热带医学志,2005,5(4):920-921.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CysC在诊断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意义 下一篇:试论肿瘤内科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