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舟唱晚》:浅谈幼儿音乐欣赏指导

时间:2022-08-08 09:13:47

《渔舟唱晚》:浅谈幼儿音乐欣赏指导

中国的音乐神韵独特,而《渔舟唱晚》作为一首蕴含诗情画意的优秀筝曲,是其优秀的代表。本次幼儿园的课题研讨活动:船。我们本着本土化的精神来寻找教材。由于《渔舟唱晚》具有曲调优美,如蓝天上的行云,似山涧中的流水,节奏感强,快慢强弱对比强烈,音乐效果明显,表现力突出。乐曲具有鲜明的中国山水画风格,一曲过后,宛如一张美丽的泼墨山水图从音乐声中绘出的特点。因此我们选《渔舟唱晚》作为中班的音乐欣赏活动。

下面是这次开课过程中的老师的教学方法及孩子的表现情况:

在音乐欣赏活动中,什么样的指导策略才能真正激发幼儿的兴趣,尊重幼儿的个人经验与音乐偏好,尊重幼儿对音乐的独特理解与表现,使我们的音乐欣赏活动成为愉悦性、创造性的教育活动呢?

一、赋予音乐以故事情节――情境渲染策略:

无论何种乐曲,都会表达某种情感或是描述某种场景。根据音乐特点教师可选择幼儿熟悉的或自编的故事,帮助幼儿在音乐和故事情节、角色间建立一定联系,实现幼儿对音乐的感受。

故事特点:

1.内容短小、角色与情节不宜过多,便于幼儿即使应对音乐。

2.情节与音乐特点贴切,便于幼儿理解。

如:在本次音乐欣赏活动,教师就根据音乐的变化创编了这样一个故事:今天我带来了一首很好听的音乐,叫《渔舟唱晚》,这首曲子说的是在黄昏的时候,景色很美的海边,渔夫划着小船去捕鱼,他慢慢地、慢慢地、慢慢地、慢慢地、划到了海中央,海中央有很多的渔船,渔夫们生怕自己捕不到鱼,就快快地、快快地、快快地、撒网捕鱼,捕到很多鱼后,他们就乘着夜色慢慢地、慢慢地、慢慢地、慢慢地、把小船划回去。整个故事简单明了,三个突出的情节与音乐三段式的结构特点,在故事的启发下,幼儿很快听辨出音乐的变化与不同。

二、结合音乐特点,巧妙设计图谱――直观性策略:

图谱是音乐活动中教师经常使用的教学手段,在音乐欣赏活动中,适宜的图谱可以将抽象的音乐直观的再现于幼儿面前,实现音画沟通,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有助于幼儿对音乐特点的理解。活动前教师要通过对音乐作品的细致分析与研究,找准音乐的主要特点,有意识的设计图谱。需要注意的是,图谱的作用是将抽象的音乐直观的再现于幼儿面前,起到促进学习的目的,而不应因图谱的繁杂,使幼儿在头脑中进行新的符号转换,使学习更加复杂,影响学习效果。本次活动中我采用了这样的图谱:蓝色的中间画一直线的卡纸表示第一段和第三段,红色的中间画波浪纹的卡纸表示第二段。这也符合了图谱的两大特点:

1.直观、形象、简洁、易于幼儿理解。

2.图谱中符号的数量、变化次数、行数要与音乐曲式结构(乐段乐句)相一致。

三、运用肢体、语言创造性的感受音乐――尝试体验策略:

幼儿感受作品,听觉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肢体动作的配合也相当重要。教师要掌握引导的艺术,不要以过多的语言、过于具体的描述来表现自己对音乐的听赏,要让幼儿借助聆听引发感受、做出表现,说说对音乐的感觉、想像,配合音乐做即兴的、带有简单情节的表演等等。

四、不做过多的解说――人性化策略:

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发展需要,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和表现也各有不同。在音乐欣赏活动中,教师只能起一个主体导向作用,不能用自己的欣赏角度来替代孩子的欣赏眼光,要尊重每个孩子的欣赏情趣。

五、提供道具引发游戏――游戏化策略:

游戏表演是孩子领会乐曲的一种升华,也是孩子们喜欢的一种学习方式。孩子们自由选择道具在快乐的游戏中将自身对乐曲的习得进行自然展现。教师应该多多设计并采用此策略,引发及支持幼儿的活动。

在幼儿园的音乐欣赏活动中,以上的引导策略教师能灵活运用,用在最恰当的地方,用在最切合孩子需要的地方,就能成为最佳策略。

上一篇:幼儿与绘画 下一篇:谈家长如何辅导孩子画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