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药剂对棉花棉铃虫防效的研究

时间:2022-08-08 06:10:33

不同药剂对棉花棉铃虫防效的研究

摘要 为有效控制棉花棉铃虫发生危害,特进行了几种新药剂对棉花棉铃虫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供试药剂对棉花安全,对棉花的生长发育、后期产量无不良影响;其中以22%氰氟虫腙悬浮剂的防效最好为96.1%,6%阿维·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防效为95.1%, 15%茚虫威乳油防效为94.2%,这3种药剂对棉铃虫防效差异小,持效期长,保蕾效果好,最终的单株成铃数多,值得大面积推广。

关键词 不同药剂;棉花棉铃虫;防效

中图分类号 S435.622+.3;S48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5-0139-01

转Bt抗虫杂交棉已在生产上普及,其抗虫性在苗期、蕾期抗性高、开花后降低,在生产上3代、4代棉铃虫必须进行化学防治。为了筛选防治棉铃虫的高效低毒的新型杀虫剂,2011年8月,笔者进行了6%阿维·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5%茚虫威乳油、22%氰氟虫腙悬浮剂等3种新型高效低毒农药防治棉花4代棉铃虫的试验[1-3]。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概况

试验地选择在怀宁县石镜乡踏水村,肥力中等,排灌方便。试验药剂为6%阿维·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来自于先正达作物保护有限公司);15%茚虫威乳油(来自于美国杜邦公司);22%氰氟虫腙悬浮剂(来自巴斯夫欧洲公司)。供试棉花品种为转基因抗虫杂交棉鄂杂棉11。防治对象为4代棉铃虫,卵盛期为8月15—23日。

1.2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4个处理,分别为:6%阿维·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450 g/hm2(A);15%茚虫威乳油180 mL/hm2(B);22%氰氟虫腙悬浮剂450 g/hm2(C);以清水作为对照(CK)。3次重复,共12个小区,各小区采取随机区组排列[4-6],各处理小区面积为40 m2,小区间及试验田四周设保护行。试验于2011年8月20日即4代棉铃虫卵孵盛期施药。药剂配制采取2次稀释法混匀,按450 kg/hm2标准配液,采用背负式手动喷雾器进行全田叶面喷雾处理。

1.3 调查内容与方法

各小区定点调查10株,整个试验共定点调查120株,调查棉铃虫卵量、棉铃虫活虫数、蕾铃药被害脱落数。

2 结果与分析

2.1 安全性

施药后1、2、7 d,各处理与CK比较,着药后的棉花长势长相,均没有明显的药害症状。

2.2 防效

由表1可知,药后7 d,以处理C对棉铃虫的防效最好,其次为处理B;药后10 d,仍以处理C对棉铃虫的防效最好,其次为处理B;药后15 d,还是以处理C对棉铃虫的防效最好,其次为处理A,处理B位于第3位(防效94.2%),各处理杀虫效果显著,持效期长。对各处理进行方差分析,处理A、处理B、处理C间差异不显著,说明6%阿维·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5%茚虫威乳油、22%氰氟虫腙悬浮剂相互间无显著差异,对棉铃虫防效差异小。

2.3 对棉花保蕾增铃效果

由表2可知,药后15 d, 以处理C的保蕾效果最好,其次为处理A;药后30 d,以处理C的单株成铃最多,其次为处理A。方差分析表明,在保蕾效果方面,处理A、处理B、处理C间差异不显著;在单株成铃数方面,处理A、处理B、处理C间差异不显著,但它们各自与CK间的差异显著。

3 结论

试验结果表明,6%阿维·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5%茚虫威乳油、22%氰氟虫腙悬浮剂在使用剂量范围内对棉花安全,对棉铃虫防效期长达15 d左右,防效94.2%以上,持效期长,保蕾效果好,最终的单株成铃数多,值得推广应用。上述药剂适宜在棉铃虫卵孵盛期开始施药,施药时间选择在8:00—10:00或16:00—18:00进行,重点喷心叶、蕾等幼嫩部位,喷药液量450 kg/hm2。

4 参考文献

[1] 张艳荣.5%氟铃脲乳油防治棉花棉铃虫田间药效试验[J].现代农业科技,2011(8):137-138.

[2] 刘世玲,刘花粉.20%高效顺反氯马EC防治棉铃虫试验研究[J].中国棉花,2010(11):27-28.

[3] 王剑,王锁牢,李号宾,等.几种药剂对新疆南疆地区棉花棉铃虫的防效[J].新疆农业科学,2010,47(6):1162-1165.

[4] 伍琦,熊谦富,李捷,等.低毒高效新农药防治棉铃虫比较试验[J].江西棉花,2008,30(4):39-41.

[5] 操海群,马海华,彭卫兵,等.40%毒·辛乳油对棉铃虫的防效 [J].安徽农业科学,2005,33(1):49,74.

[6] 巴哈姑塞买尔,张新民.五种药剂防治棉铃虫试验[J].农村科技,2006(12):30.

上一篇:30%草甘膦油悬浮剂防治柑橘园杂草药效试验 下一篇:不同药剂防治小麦赤霉病田间药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