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其一)》赏读

时间:2022-08-08 05:05:30

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其一)

黄庭坚①

投荒②万死鬓毛斑,

生入瞿塘滟关③。

未到江南先一笑,

岳阳楼上对君山④。

注释

①黄庭坚(1045~1105),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县)人。北宋文学家。

②投荒:作者曾在四川谪居6年。

③滟:瞿塘峡口的险滩。

④君山:在洞庭湖中。

简析

这首七绝的题目告知我们的信息有:环境――雨中,事件――登岳阳楼望君山。

有注本谓此诗为黄庭坚“往分宁时途经岳州作”。分宁是作者的家乡。诗人曾于1095年被贬到四川涪州任职,1100年始得放还。多年谪居一朝回,可想而知,诗人的心情应该不会平静。后人在《山谷先生年谱》中记载,连续多天的阴雨阻挡了诗人的行程。而此行经过李白、杜甫、范仲淹等先贤题写诗文的岳阳楼自然会引发诗人登楼之兴。楼前洞庭湖中的君山也必然会入诗人之眼。于是,雨中登楼望山便成了诗人情感迸发之因。

诗歌第一句便包蕴了深深的沧桑感:回想自己被投放到偏僻荒远的地方,经历万死一生,备尝多少艰险?时光匆匆过,鬓毛今已斑;往事不堪回首,而生命已现老态……多么沉重的情感!

接下来,诗人则让我们跟着他的记忆返回沿途经过的瞿塘滟关。长江三峡之一的瞿塘峡,两岸悬崖,峭壁竖立,水流湍急,其险可知。瞿塘峡口的滟堆,更以险著称。有《滟歌》写道:“滟大如象,瞿唐不可上。滟大如牛,瞿唐不可留。滟大如马,瞿唐不可下。”而自己还能活着经过滟关,何等之幸!东汉时任西域都护的班超年老思乡,给皇帝所上之疏中有“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之句,抒其渴望回乡之念。诗人在此亦用“生入”二字,不也包蕴了浓浓的思乡之味吗?而诗人不只“生入”“滟关”,而且“生出”“滟关”,于是诗句也暗含着一种如愿之喜。

接下来,诗歌从第三句开始,陡然一转,奇境顿现:虽然还没有回到江南,但已可先发一笑;此时已登上先贤登过的岳阳楼,放眼远望,君山在前……

多么晴朗的“一笑”!让过往的“万死”之险全都化为云烟!给今后的归途带来希望:哪怕山长水远,经历过“万死”的“我”又有何惧?

这首小诗,也因这“一笑”而别具一种阳光的味道。

名句欣赏

此诗的第三句写“未到江南先一笑”。诗中的“笑”字传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意简要回答。

诗中的“笑”字传达了诗人对自己能生还家乡的欣慰之情,抹去辛酸往事的旷达情怀,以及对今后的人生怀有美好期待的情感。

上一篇:托您的福 12期 下一篇:家乡的池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