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黑白的艺术精神

时间:2022-08-08 04:24:02

简论黑白的艺术精神

中国书法,中国画,为什么几千年来用白纸黑墨?为什么几千年来一成不变?而且继续焕发着其顽强的生命力?这是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又是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

笔者经过长期学习与思考,终于发现其中部分奥秘,即以黑白为主色调的书法、中国画,其文化深层内涵却是有一个黑白对立,统一的哲学精神内核,这个黑白的哲学精神内核也就是书法、中国画的“生命之源”;书法、中国画牢牢受这个“生命之源”所控制。

一、黑白的理念在中国书画艺术中的落实

1、对白与黑的认识

人类祖先对黑白的认识来自于赖以生存的地球公转自转所造成的白天与晚间交替运动的表现形式。这个白天与晚间交替运动的形式,我们东方人谓之曰天,即自然是白天与黑天对立统一的,是周而复始地显现的。道家认为,道即是天,天即是道。人类在长期与天的相处亲和中,在不断地对天的认识与体悟过程中,逐步在心中建立起天的意识,这种天的意识即是以白天为白的意识和以黑天为黑的意识,这种黑白的意识就是我们东方人崇尚“天人合一”的最主要的哲学意识。

2、白和黑的主要内涵

上已述,白,即指白天,可是我们东方人所指的白还包括了明、亮、光、无、空、洁、虚等方面的内容,而且白比明、光、亮有更清晰、更稳定、更广泛、更普遍、更永久的哲学内容与自然属性,因此具有跨时空的意义。东方人心中的白与西方色彩学上的白相比有广义与狭义、全局与部分、永久与暂时方面的区别。

上已述,黑即是黑天、黑夜、黑色,可是我们东方人心中的黑还包括了暗、藏、青、背后、北方、稳、深、沉等方面的内容。

由此可见,我们东方人对于黑白的理解,不单是指色彩而言,更重要的是把黑白注入哲学精神。随着东方哲学体系的不断建立和发展,东方人对黑白的看重更倾向于人文精神层面。

3、黑白的意识在东方人生中的形成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社会实践就是我们东方人最典型的自的意识、黑的意识的具体体现,表现在具体生活方式上就是天亮起床,生产劳动,一日三餐,日落收工,归田,休息,这样千万年来人类永远不变的生活、生存规律。

远古人类由蒙昧时代逐步迈向了“初化”的漫长的“体天悟道”时代,黑白的理念开始了自觉与强化,这种自觉与强化是由于人类的生命生存建立在对于宇宙自然即道的依赖性体验中。人类意识到,黑白即阴阳,它生万物并主宰万物,是万物之主,因此得阴阳即得“大德”,可以卓然而立。

这种黑白的理念逐步在先古人们思维意识中固定下来,并成为人类社会实践千古不变的法则,即自主动、黑主静,白主阳、黑主阴,自主明、黑主暗,白为乾、黑为坤,白为昼、黑为夜,白为清、黑为浊等。这种黑白的理念到后来逐步发展成为东方人的黑白宇宙观。

4、黑白的理念在中国书画艺术中的落实

黑白的审美情感是人类对自然的情感化和人的情感化的自然。这是人类最直接、最朴素的审美情感,是人类直觉理念的自然化。如山川草木,飞鸟走兽,江海湖泊,风雨雷电,春夏秋冬……或巍巍,或弯弯,或滔滔,或涓涓,或长空呼啸,或万里雪烟。人的心情随着这声、色、象、动与静、明、暗、涨、消、散、来、去、无、升、降、伏、凉、冷、暖等自然的无穷变化,或喜,或乐,或怒,或恐,或悲,或热烈,或沉静……

可以设想,远古人类“初化”期的审美情感具体落实到以艺术品为对象时,大约还要经过相当长的一个历史阶段,这一阶段是从最简单的工具制造和最愚笨的劳动开始的。火的发现及利用、最简单的石器工具的制造和使用,大大加速了这种黑白审美情感向艺术方面的转化。除黑夜以外,木炭的黑色、动物鸟兽黑色的羽毛,以及山川河流中的黑色流沙,等等,大概是先古人们感兴趣的自然物象,因为他们惊奇地发现这些物象的黑色比起其他颜色是那么醒目,又是那么与自身的头发、眼睛、眉毛的黑色相似。原始人每一次对客观物象的惊奇就是一次新发现的开始,就是往文明走近了一步。从对黑色的兴趣到偏爱,使得这种黑的审美情感开始落实到对简单石器的制造和简单的装饰,以及创作简单的岩画,到新石器时代早期彩陶艺术出现时,黑色成为彩陶最主要的色彩。随着科学文化及生产力的发展,黑色广泛应用于建筑、工艺、书法、绘画等各个领域,到墨与黑漆等材料的发明,黑的理念才得以最后完成其强化过程。

白纸的发明使黑白的理念得以很理想地落实到了中国艺术上,白纸与墨为中国书画艺术开创了广阔的创作空间。可以说有了白纸和墨就象征着得了道,道有多大,书画艺术的创作空间就有多大。因为黑白是道的表达方式,是道的缩影。

由黑白的理念到黑白审美情感,再到黑白艺术精神确立,华夏祖先经历了漫长的文化创造过程,黑白艺术精神终于成为东方人文最主要的精神之一。

二、黑白哲学内核对中国艺术的作用

众所周知,阴阳五行、太极等学说是来自原始周易之说。太极到底是什么?为什么太极图是用黑白两大对立的系统表示呢?为什么不用其他色相表示呢?是天的授意还是人对天长期直觉关照的结果?绝大多数脊椎动物的眼睛为什么是由黑白阴阳两色对立统一组成的呢?人的眼睛对于天体、太极、道的观念影响有什么启示意义呢?

不言而喻,动物及人的眼睛之所以黑白相间、阴阳相伴是由于漫长的进化和亿万年对道的关照的结果。道的阴阳、黑白、明暗、交替运动在动物与道最直接的交流――视觉的眼睛里无不打上黑白的烙印。只有有了与道的色相的和谐,道所外在的一切显现形式――宏观的、微观的,暂时的、永久的,抽象的、具象的色彩才可以纳入动物的视觉。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的眼睛是道的最高、最准确的体现,是太极的缩影。由此说太极图的黑白色相是来自人们对于阴阳、刚柔、黑白运动最直觉的理念。人的眼睛可能为太极图的形象化起了参考与启迪作用。所以中国人文造化之始就把阴阳、刚柔列为物之先、文之极,从此开始,阴阳、刚柔交替运动的黑夜白天、春夏秋冬、风雨雷电等一切自然现象的直觉显现便抽象统辖在黑白色相两大对立系统,也就是阴阳系统了。可以说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其哲学、史学、文学、艺术、数学、天文、医学、佛学等无不包含着阴阳对立统一的辩证因子。

中国艺术为什么主要落实在以黑白为主要表现形式的中国书法、中国画对象身上呢?从儒家的仁、善、美,到老庄的“至善至美”,到佛家的淡泊、清净、寒远、虚玄之美都是为了追求自然、宇宙、道的统一之美与人生社会的和谐之美,这种发展也是中国哲学精神对其自身发展自我调控的结果,是一种文化发展的自然规律和必然。所以,唐代大诗人王维提出了“夫画道之中,水墨最为上”的主张,可见,王维是较早吃透了中国艺术的精神。但是大量水墨画出现的时间大约在晚唐以后。从此,以水墨山水画、写意画为主,兼顾淡彩的文人画成为中国画艺术的主力军,并一直延续到现在。

三、从中国艺术精神的品格上来看黑白的精神价值

1、中国艺术品格是超功利的

如前所述,由于老庄的艺术精神建立在形而上的自由王国之中,这就与世俗、自然拉开了距离,使人的精神自由得以最大程度的满足,使艺术家进入物我两忘的境界。只有这种境界,艺术才可以称得上艺术,因为艺术追求真、善、美。

2、中国艺术精神的品格是超尘拔俗的

由于中国艺术追求的是一种忘我忘物、少私寡欲、清净的人生情趣,因此就与喧嚣的世俗拉开了距离。追求一种高雅的人格和艺术的同步,是真正的中国艺术家所具备的最高艺术品格。

所以说艺术是纯洁的,来不得半点污秽,艺术是以一种高洁的人格面对人生。

3、中国艺术精神的品格是跨时空的

由于中国艺术的精神是对宇宙、对道的一种永久探索精神,它所表达的是一种永久的理念和不朽的意志,因此这种精神实际上是宇宙的即道的精神。正因为如此,中国书法、中国画历经几千年不衰并仍然放射出灿烂的光芒。因为这种精神品格具有跨时代的意义,所以中国艺术的精神又是常青的,具有永恒的生命力。

中国书法及中国画以黑白色彩为对立系统的根源,即“夫画道之中,水墨最为上”精确断言之由来。可以说,黑白的艺术精神永远是中国艺术的主要精神。

上一篇:三八节,给乞讨老大娘端一碗烩面 下一篇:爱心和责任造就教育的大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