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师声乐教师应具备的基本修养

时间:2022-08-08 02:03:03

论高师声乐教师应具备的基本修养

摘要: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化的传播着。本文指出,合格的高校声乐教师应具备完美的人格、扎实的专业能力、深厚的人文修养。

关键词: 高教声乐教师人格品质专业能力人文修养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化的传播者,在人类文化和文明的继承、发展中起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一个学校的兴衰或能否培养出对社会有益的人才,关键在于有没有一个适应现代教育的教师群体。而作为繁荣音乐文化艺术的基石――音乐教师,尤其是声乐教师应具备怎样的基本修养呢?

一、高校声乐教师完美人格的塑造

最优秀的声乐教师都有一种创业精神,而这种敬业的精神都是在竞争中奠定的人生基点。当这个基点连成一条直线时,便会发现顺着这条直线可通达艺术殿堂,沐浴成功的光辉。因而,负责的声乐教师都有一种独立的人格和一种长久而深厚的热情,给予学生全部探索的意识,并让学生完全认识自己。所以,声乐教师就是用他完美的人格和教学能力,以及不同的手段和方式来满足学生对歌唱的愿望。

1.正直激励着声乐教师的报国心

高校声乐教师是实现道德教育的主要渠道之一。声乐教师的正直主要是指思想正,心正,身正。其身心不正,虽令不从。优秀的声乐教师忠实于自己的信仰和追求,热爱教育,献身教育,把个人的职业理想、道德理想同社会紧密结合在一起;热爱生活,崇尚艺术,把肩上的重任同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交叠在一起,培养学生的精神文明和道德规范;用教师道德理念的人格品质形成巨大的垂范力量,吸引和带动学生实现道德情操向良性转化。所以正直,才是声乐教师的人格品质。

2.师德的无言启示

天不言自高,地不言自厚,火不言自热,水不言自流。教师只有把做人和育人统一起来,形成一种十分自然表里如一的良好人格,才能在学生身上产生一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的效应。俄国思想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教师把学生造就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这种人。”这说明在教书育人中,教师个人的道德素质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是教育的因素,教育的力量。光辉灿烂的21世纪,它所企盼的高校声乐教师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文形象呢?他应该有精深、纯熟的理论,学识渊博,带领学生突破狭小的课堂天地,把学生的感官世界引向外部的宽广世界;他应该治学严谨、饱含师爱,带领学生步入知识的殿堂,去沐浴神圣的艺术之光。

二、高师声乐教师专业能力的培养

声乐教学的特点和规律,形成了它较为特殊的教学方法、教学形式、教学过程和教学体系。声乐教师必须具备以下几种专业能力:

1.具有一双正确判断声音概念的耳朵

在声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通过对声音的判断,帮助并指导学生建立一个正确的声音概念,使学生尽可能地少走弯路,向正确的发声方法迈进。尤其是初学者,声音概念的正确与否极为重要,若不能正确地把握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甚至要通过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加以纠正才能走向正轨。因为声乐是听觉的艺术,看不见也摸不着,只能凭感觉去感受声音,所以教师如果没有准确而细腻的听觉,就不可能对学生的嗓音问题有正确的判断。因此,声乐教师有一副好耳朵是至关重要的。

2.在选择教法上应该是灵活多变地因材施教

在声乐教学中学生的基本情况是不尽相同的。由于招生制度的改革,招生规模的日益扩大,高师院校学生的素质存在较大差异。有的学生有较长的学习经历,利于引导;有的基础较差,需从零开始。有的学生自然条件较好;有的稍差。有的呼吸运用自如;有的气息僵硬。有的喉头紧张上提;有的喉咙自然打开,喉头稳定。此外,由于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因此方言也是五花八门。针对学生客观存在的差异,教师只有施以不同的教学方法,才能有效地解决学生的具体问题,培养出具有个性风格特征的歌唱者。

3.具有一定的艺术实践经验

声乐艺术是一门知识性、技术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学科,声乐艺术不只是自娱自乐或自我陶醉,它的真正价值与艺术生命最终体现在舞台上,通过与观众的交流得到认可,从而完成它的艺术使命。舞台表演和课堂教学,无论是心理状态还是技术方面的运用,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一个具有良好的舞台经验与表演能力的声乐教师,可以使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仅能使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声音的魅力,而且能把舞台上的经验传递给学生,以帮助学生克服演唱中出现的各种心理障碍。

4.具有一定的钢琴伴奏能力

钢琴伴奏是声乐作品、声乐艺术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声乐教师钢琴伴奏的熟练程度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演唱效果,对学生的歌唱技能的提高也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具有较高造诣的钢琴伴奏能烘托歌曲的气氛,能激发学生的演唱激情和演唱欲望。学生富有表情的演唱加上教师娴熟的钢琴伴奏,能使学生更好地进入作品的意境,投入到作品的二度创作中去,从而完美地表现作品的内涵。

5.加强教师的音乐审美能力

教师应不断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不但要能敏锐感觉音高、节奏、力度、音色等个别的音乐要素,而且要能从总体上把握它的整个结构,把握一首完整的乐曲,通过各个乐段传达的基本情调和情绪。一方面,教师要通过对乐曲的反复欣赏加深对其内涵的感知和审美体验,从音乐中寻找自己,并把音乐世界和内心世界加以对比,对自己的情感经验和精神生活重新阐释,使它升华、净化和提高。另一方面,教师应在欣赏活动中借鉴音乐研究成果,了解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作曲家的生活、思想、创作动机和意图,以加深理解音乐本体,这些是教师应该做到的。当然,加深对作品内涵的理解,并不是对作品作出概念式的分解,外加某些结论,而是将理解融入对作品本身的感知、情感体验之中,从而提高艺术修养,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达到更高的艺术境界,也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达到更高层次。

三、高校声乐教师人文修养的提升

近年来,高校自然学科关于提升人文修养的呼声日渐高涨,而本身就属于人文学科的声音艺术教育是否也应大力提升人文修养?答案是肯定的。而且,作为声乐艺术教育的主导者的声乐教师的人文修养问题,是一个值得引起重视的问题。为何提升声乐教师人文修养的问题值得引起注意?原因就是这个问题被不少声乐教师所忽视。主要表现为,在教学或表演活动中其关注的是技术层面的问题,而极少注意到“技术”中的人文因素,反映出工具主义的教学思想和育人哲学。在CCTV青年歌手大奖赛上,许多来自高等音乐院校的参赛歌手,在文化知识的测试中所表现出来的尴尬与无奈,就是平时忽视人文修养的结果。能进入CCTV决赛圈的院校歌手,都是顶尖的角色。尖子尚且如此,遑论其他了。为何这样?“师之过”也。可见,提升声乐教师的人文修养,确实是个应该引起重视的问题。怎样提升声乐教师的人文修养?我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即增长人文知识,涵养人文精神,实践人文教育。一言以蔽之,通过“知”与“行”的统一来提升声乐教师的人文修养。

1.增长人文知识

人文知识,大体可分为文本知识和蕴含在人类社会生活中或者凝固在人类的创造物之中的知识(如文物等)。作为歌者,无论唱西洋歌曲、民族歌曲,还是近来受热捧的“原生态”歌曲,如果对所唱歌曲的国家、地区、民族的人文状况、风物人情所知甚少,甚至一无所知,那么,结果多半会陷入“鹦鹉学舌”或者“东施效颦”式的尴尬。声乐教师的修养、素质和综合能力都应该是较高的。人文知识很难说哪个有用哪个没用,它其实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积累是思考的基础。到了一定程度,你的积累如何,你的思考如何,你的眼界如何,都会从你所演唱的每一首歌曲中显示出来。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好好想想,因为功利、浮躁、跟风,就学不好人文学科的任何一门。

2.涵养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的教育在艺术院校的情况的确有些令人担忧。学生如果不花大把的时间大把的精力去努力训练自己的专业技能,他们就不能参加各种各类演出、比赛,不能得奖,就不能在毕业找工作时展示给用人单位自己良好的基本功和专业技能,这是很现实的。对于绝大多数学生和家长而言,受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受教育者将来能有不错的经济收益,如此而已。人文精神教育,的确任重道远,在我们艺术院校则更为沉重。而作为艺术院校的声乐教师就显得尤为重要。

3.实践人文教育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陆游的心得,同样适用于今天的我们。声乐教师提升人文修养,自然要学习人文知识,但这是“纸上得来”的,它需要内化成自我的修养,而最为重要的则是外化成自觉的行为,即“绝知此事要躬行”。而“躬行”,其要旨在于用自身修养所形成的内在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

总之,提升高校声乐教师的基本修养不是一日之功,需要教师在实践中通过“知”与“行”的统一来不断进行提升。只有具备了完美的人格、高尚的品质、渊博的专业知识技能、深厚的人文修养,我们才能为我国的声乐教育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陈言.人文精神的坚守与呼唤.人民日报(海外版).

[2]音乐教育学.上海教育出版社.

[3]声乐教学论.西南师大出版社.

[4]藏乐源.教师学.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5]李晋玮,李晋瑗.沈湘声乐教学艺术.华乐出版社.

[6]石惟正.声乐学基础.人民音乐出版社.

上一篇:对地方课程教材的几点思考 下一篇:改革教学方式,提高学生作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