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教学创新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2-08-08 01:04:24

小学英语教学创新能力的培养

如何创造性地开展英语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我们英语教师面临的一个共同话题。我个人认为,英语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上出新意,实现创新教学,才有可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大多数老师会认为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无法或者说很难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实际上当创新已成为一个民族的灵魂时,我们教育教学中任何一个细枝末节都要有一种创新的意识。因此,培养小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是我们小学英语教师的主要任务,我们必须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新型教师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先决条件

教材的改革与创新,强调运用听、说、读、写、画、唱、玩等多种形式进行英语听说训练,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的教法也需不断革新,要用本身具有的创新精神去鼓励学生的创新热情,引导学生自觉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畅所欲言,鼓励学生能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知识。因此,教师要关注来自学生生活的各种信息,在情景创设时要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选择符合学生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的活动,力图真实地反映学生的生活。实践证明,学生对源于自己生活的活动特别感兴趣,并有强烈的参加欲望。这样,在活动中,学生不是在机械、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在情景中主动地实践、体验和探究。这样的活动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能力水平,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二、创设情景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源泉

1.创设情景,激疑引趣

激趣是进行教学的重要策略,善于激趣才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才能引起学生的积极思维。好奇心是指对新知识、新事物、新问题有很强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兴趣。这是创新精神的基础,也是主动学习的最初源泉,是人们保持不断进取探究的动力因素之一。教师创设的情景要具有趣味性,这样学生才能乐于参与和体验。富有趣味性的课堂活动是落实教学任务的必要手段,高效率的操练只有通过生动活泼以及不断变化的情景创设才有可能得以实现。教学活动的高效性与趣味性相辅相成。教师应创设生动活泼、形式多变的课堂教学情景。

2.创设情景,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

创新思维具有三个特性:就其思维的广度而言,具有发散性,就其思维的灵活程度而言,具有普通性;就其思维的个性而言,具有独特性。在教学中,教师为培养学生英语思维能力,给学生创设学习英语的语言环境,用英语教学,减少母语介人。

3.创设情景要有一定的目的性

教师在情景创设时,首先要考虑活动的目的性。如果缺乏明确的教学目的,所创设的情景必然会收效甚微,甚至适得其反。因此,从课堂活动的整体规划,到各个环节的具体设计,乃至每一个细节的安排,教师都应予以充分的考虑,所设计的每一个情景以及其中的各个环节都有明确的目的。创设情景是教学的一种手段,所有创设的教学情景都要体现教学目的和目标,要为教学目的和目标服务。不能只图表面上的热闹,而要有一定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做支撑。因此教师要善于通过有效的情景帮助学生掌握所学的语言知识与技能。

三、 英语课堂上创设各种各样的情景应注意的问题

1.情境创设应具有真实性

创设情景的手段很多,有图片、实物、录音、动作表演等等。教师在选择手段时应该注意形式要服从内容;创设的情景应形式多样化;情景必须是现实生活中可能出现的,应具有真实性。

2.在情景中同样应遵循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原则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不能仅仅是观众或听众。除教师创设情景进行演示外,应当让学生大胆地积极参与,进行情景操练和自由表演。学生会说英语带来的喜悦,与小伙伴“用英语交流”带来的成功,以及在表演中带来的自豪,都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动机。

总之,英语学习,兴趣为先。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运用情趣教学,既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所以,作为英语教师,一方面要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并使他们掌握技能,另一方面更要重视培养和保持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兴趣,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才能真正把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落到实处。因为学生语言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英语学习兴趣的程度,所以只有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积极地学习,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加深了语言信息输入,产生语言内化,做到了学以致用,才能为学生进一步学习英语奠定良好的基础。

上一篇:关于“订单培养”实训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下一篇:浅谈生物教学与创新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