璧山:重庆的生态宜居区

时间:2022-08-07 11:51:49

璧山:重庆的生态宜居区

安静、整洁、绿色、古韵、智慧、创新,诠释着坐落在重庆市西部的美丽城市――璧山。来到这里,美景络绎不绝地进入我们的镜头,下乡、走访、座谈匆匆记录着这座城市的嬗变。今年5月2日,国务院批准璧山撤县设区,掀开了璧山城市发展崭新一页。新区要有新气象,新区要有新发展。抓住机遇,用好机遇,注重实际创造,积极主动融入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和向东向西开放格局。

深绿之城 生态宜居

在璧山,你听不到机器轰轰、汽车鸣鸣的嘈杂声音,只有鸟儿喳喳、小溪潺潺的生态自然声音,这就是璧山人“尊重自然、以人为本、注重细节”的理念。近年来,璧山大力建设深绿型生态化城市,不断提升软硬件实力,取得明显成效。 围绕建设城市发展新区的“生态宜居区”,以“低碳、便利、宜居、舒适”为城市建设价值取向,创造独具魅力的秀美绿城、活力水城、文化古城,力争成为主城人群“蛙跳”出城的首选之地。在“绿城”建设中,遵循“深绿城市”轨迹,以绿岛新区为载体,在城市建设中真正做到“尊重天、尊重地、尊重人”,切实保护好山体、水系、凸显“四面环山、显山露水”的自然本底。打造生物多样化生态城市,善待野生动物、引进植物品种达3000种,提升公共绿化水平,倡导视觉生态效果,发挥公园、湿地“城市变压器”作用,坚持“退路还绿”,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6%。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增到23平方米,在“水城”建设中,加强水系空间塑造,规划8座水库,城区桥梁40座,形成“一河三湖九湿地”构架,营造“碧波映城、城托青山、人在城中、城在画里”的诗意城市。在“古城”建设中,计划恢复建设寺庙、文庙、祠堂、书院、牌坊、塔楼、戏楼、会馆、宅院、驿站、古桥,形成秀湖景区、南门唐城、地派宋城、御湖古街、东林禅院等60万平方米古建筑,营造古城的视觉环境。

产城融合 夯基增效

璧山区市政委、经信委、工业园区的相关负责人指出,没有产业支撑的城市“站不直、走不远”。璧山坚持“绿色、低碳、环保”准则,关闭了上百家高污染、高能耗企业,零容忍与绿色、环保、低碳相悖的做法。“既重引资、更重引领”,用前瞻性、战略性眼光谋划绿色工业群,大力发展“装备制造、电子信息、食品医药”三大主导产业,建设重庆“城市发展新区”的新型工业示范区。倾力打造建成12平方公里生态园区园林景观;加快传统工业园向生态工业园转变。

道口经济 交通添翼

从秀湖公园、湿地公园到绿岛新区、工业园区黛山大道、东林大道再到七塘蔬菜基地的“下马观花”,引入眼帘的是宽敞的大路、林荫的小道、错落有次的树木,城市布局合理,规划到位,注重细节。

城区“三纵八横”干道路网形成,渝蓉高速通车,成渝高铁即将调试,轨道交通大学城至璧山段开工建设,凸显的区位优势,让百姓出行更方便了。依托高速公路、高铁车站、轨道交通车站等优越交通条件,璧山找到了拥有10个道口资源的契机来科学规划功能定位,将借此打造一批现代物流园区、专业市场和特色小镇,形成道口经济社会发展新格局。

统筹城乡 协调发展

璧山将重点围绕“先行区”做文章,力求“璧山有突破,全市能推广”,促进功能区域协调发展。璧山区第十三届党代会上指出:璧山要建成重庆“城市发展新区”的统筹城乡先行区,在全区“一盘棋”的框架下,完善璧中城市区、璧北生态区、璧南生态区、璧西生态区四个功能区划分,打造重庆“金色郊区”。围绕“城乡统筹、道口经济、涵养生态、乡村旅游、生态产品、小城镇建设”,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围绕建设“全链条、全循环、高质量、高效益”农业产业集群,推进壁北10万亩蔬菜基地、壁南10万亩苗木基地、壁西5万亩果木基地建设,提高农业集约化、标准化、公司化、产业化和农民组织化程度,发展“周末经济”,提升农业休闲观光水平,建设都市美丽村镇。

和美璧山 开创未来

“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美”是人们普遍的价值取向。“和美”是70万璧山人对生活的共同期盼。近年来,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国家一级图书馆、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水生态文明试点城市“国字号”名片花落璧山。而要真正圆梦“和美”,该区还将以五个抓手来实现:一要切实转变思维方式;二要切实改进工作作风;三要切实增强内生动力;四要切实构建和谐社会;五要切实加强清廉建设。

最幸福的城市是什么?璧山的答案是:从出生到养老,甚至终老,都能享受到最高端的服务。在这里,从孩子出生、幼儿园、小学、中学、职教、就业、居住、看病、购物、娱乐、养老、殡葬等一批精准服务项目,正逐渐完善。居住在璧山的人,幸福感不言而喻。

上一篇:集中空调控制特点与节能技术探析 下一篇:教育研究中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困扰与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