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氛围的尝试浅议

时间:2022-08-07 10:58:23

营造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氛围的尝试浅议

摘 要:如何利用新课程理念武装自己的头脑,改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努力营造出积极探究、民主和谐、风趣幽默、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氛围,是高中历史教师需要努力实现的奋斗目标。实现这个目标,关键是教师要做到:微笑大方得体;转变观念与学生平等相处;善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用的教学语言要精准、具有幽默感;使用问题式教学法。通过师生共同努力,相互促进、共同成长。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表情、观念、兴趣、语言、方法。

积极营造有张有弛、趣味盎然的课堂教学氛围,是历史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笔者从以下几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和探索:

一、教师要扮演好“微笑天使”

一个爱微笑的老师首先就会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喜欢。不管什么年龄段的学生,他们对教师都有着美好的期待与无限的尊敬。尤其是中学生模仿性强,具有强烈的“向师性”,有时候,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地位比其父母更高更具权威。每节课开始时,学生们都会密切关注你的一举一动、一个微笑、一个眼神、甚至你的衣着,特别是他们急切地寻找着你面部表情所给出的种种暗示,并随时准备着作出课堂学习的用心程度。所以,教师的面部表情可以丰富多彩,但一定要做到面带微笑地进入教室与学生展开学习互动。微笑使人愉悦,让人感到亲切,让人轻松。当然,教师作为社会中的个体,其情感也经常受到客观因素的影响,在学习、工作、生活中难免遇到不愉快的事,会产生烦恼、生气、痛苦等不良情绪。如果将这样的不良情绪带入课堂,那势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心情,也会降低教师个人形象和课堂教学质量。因此,作为教师,在进入教室之前就要学会整理好自己的情感,抛弃不良情绪,面带微笑融入课堂与学生愉快学习,为学生营造出一个良好的自主学习氛围。前苏联教育家马柯连卡就说过:“只有当教师学会15到20种不同的语气说到这儿来时,只有学会在面部姿势等方面作出20种不同风格韵调时,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教师……”,他的论述正好证明了教师语言和面部表情的重要。那么,是不是教师要在整节课的时间里都微笑不止呢?当然不是。面对班里几十个参差不齐却又活生生的个体,教师除了面带微笑外,适当的时候也需要冷一点,比如说:遇到个别学生没有专心融入互动学习而思绪走神时,教师就要冷一点,但要冷而不厉,要用严肃郑重的表情和严重凝视的目光注视学生,他就会自觉回到互动学习中来。如何把握和使用好微笑与冷的表情,这要取决于教师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和个人的综合素质。

二、教师要“放下架子,蹲下身子”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一直扮演着知识传授者的角色,常常以高高在上、唯我独尊的权威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其权威性不容许学生轻视。长期以来的历史课堂教学气氛显得枯燥无味,以致养成学生“厌史”的情结,要么“轻视”历史课,要么把历史课变成睡觉的休闲课。由于受客观条件的制约,有的教师也把历史课上得有气无力、毫无激情、简单化、线条化,大大降低了历史学课的教学效果。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新课程理念不断渗透到教育教学中,要想营造出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更新思想。要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者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在师生间建立起民主、融洽的合作关系,给学生以最广阔的发展空间,让学生在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里自主、快乐、创造性的成长。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者的责任在于,他要跟每个青年在一起,构建起他们精神生活的大厦。”想要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教师要做到“四个允许”:学生答错了允许重答;学生答得不完整允许补充;学生有不同意见允许争辩;老师错了要允许学生质疑。教师要把课堂教学活动看成是师生间不断生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个师生相互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以完全平等的姿态与学生一同探究知识、得出结论、得到升华的过程。从而真正做到师生间相互切磋、相互启发、相互激励、相互受益、相互成长。

三、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足以可见兴趣在人们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重要。历史学科知识的特殊性、久远性、不可重来性等特点造成了学生学习历史时的困难与恐惧心理。这就决定了教师要重视培养学习历史的兴趣,而且要从高一年级抓起。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加之初等教育在开办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不足和遗憾,相应的造成了学生学习历史知识兴趣的淡薄。对近三年我校的高一年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时发现: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无知”是十分惊人的。对历史知识学习的兴趣很小或者没有,即便有兴趣也只是停留在直接兴趣层面,而直接兴趣最容易受其它因素的影响而减退甚至消失。这样的现状让每一个历史教师感到揪心。为了改变这样的现状,我们要从自身做起,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入手:第一,教师要加强理论研究与学习,大胆改革教学模式。第二,突出介绍历史学科的实用价值,让学生乐于学。第三,及时帮助学生消除畏惧心理,使他们喜欢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和师生的共同努力,大部分学生的学史兴趣被激发出来,他们已经会自觉、主动学习历史,对历史表现出浓厚兴趣。只要教师认真研究高一年级学生的心理水平、认知水平,以及充分学习领会和运用高中新课程理念,对学生加以正确引导,教会其学习的方法,就能够营造出良好的历史课堂教学氛围。

四、教师使用的教学语言要精准、流畅、幽默风趣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作为历史教师所使用教学语言只有做到精准、清晰、扼要、系统,才能够引领学生畅游于丰富多彩的历史知识海洋,获取有用的营养成份。这其中当然也离不开教师的幽默风趣。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让我深深体会到:要上好一堂充满和谐民主、快乐探知的历史课,最首要的也是最基本的前提就是教师语言艺术的较好运用与表现。作为一名教师,如果说起话来或是结结巴巴、或是词不达意、或是枯燥乏味,那么你的课就会缺少学习的主角,从头到尾都是自己的独角戏。学生们坐在教室里没有丝毫学习与交流的兴趣,甚至有人会慢慢地睡过去。课堂教学的效果可想而知了。相反,如果你使用生动活泼、精准、流畅的语言描述历史,学生就会如临其境、如见起人、如闻其声。在你具有抑扬顿挫的语言旋律感染下,学生们会喜欢上历史,对历史课学习产生浓厚兴趣的。

五、教师要大胆采用问题式教学法

常言说得好:“教无定法”。目前,面对世界科技日益飞速发展的挑战,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实施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教育界的共识。要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而要做到这点,教师就要根据学生实际、学习内容、客观条件等因素,来选择不同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以期师生共同进步,从事高中历史教学这么多年,我个人比较看好、选用和推广问题式教学法。

总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氛围的营造离不开师生的共同努力。只要我们处理好课堂教学中“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双边关系,就一定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上一篇:天岚山的创业人:主打高山土特产 下一篇:承“前”启“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