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在逼学生作文说瞎话

时间:2022-08-07 09:17:53

是什么在逼学生作文说瞎话

内容摘要:学生作文说假话、空话是普遍存在而又由来已久的问题,究其根本原因是社会对教育认识的错位、教育指导思想的偏颇使然。只有从这个层面上来认识这个问题,才能为医治这种现象找到正确途径。

关键词:教育思想 教育功能 用人导向

学生作文说假话的问题历来是教育界和社会热议的话题,对此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综观这些观点,有些总给人隔靴搔痒之感。不久前在一份晚报上又看到一篇谈这个问题的文章,该文认为应试教育的影响和家长“望子成龙”是学生作文说假话的主要原因。不知作者这样认识的依据何在。

不错,“应试教育”曾经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给教育、特别是给基础教育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人们对此深恶痛绝,由于其对教育的影响根深蒂固,不可能在短期内彻底消除。但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是,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现在“应试教育”已成为过街老鼠,它对教育的影响在日趋淡化,现阶段,仍在明目张胆搞应试教育的学校已不多见,还把学生作文说瞎话归结为“应试教育”的影响显然是避重就轻的套话和空话。

望子成龙是家长们的自然情感,无此情感就不是家长。问题是家长的这种心态怎么就成了诱导学生作文说假话的罪魁祸首?为了望子成龙,家长不得不牺牲孩子的休息、扼杀孩子的天性把孩子送到各类培训班去培训。但是这能怪家长吗?看看现在的教育乱象,孩子不培训行吗?家长送孩子上培训班,客观上表明家长对目前学校教育的不满与失望。试想,如果学校在招生和学生评价上不附加那么多“艺术”、“特长”之类的累赘,家长有必要把孩子送到培训班吗?再则,如果国家在大学的设置上能够取消等级,学生和家长还有必要去纠缠名牌、重点、普通之类的东西吗?如果社会在用人导向上不追求所谓第一学历、师出何门,学生和家长又有什么必要一定要筋疲力尽地奔名校呢?我们不去责怪教育领域这么多乱象,却怪罪家长望子成龙,板子岂不是打错了对象?

所以,应试教育和家长“望子成龙”都不是导致目前学生作文说瞎话的主要原因。那么造成学生作文说假话、瞎话的真正原因到底是什么?

其一、教育思想的偏颇误导作文教学。首先,教育思想的偏颇,给学生作文说瞎话提供了前提条件。我们知道,学生作文之所以说瞎话,是因为学生在作文时无话可说,之所以无话可说,应该从我们的教育思想上找原因,比如语文教学的机械化、作文指导上的程序化、作文评分标准客观性,这些都诱导学生只要按模式套出一篇作文就算万事大吉,谁愿意把精力花费在吃力不见效的作文练习上?这是学生作文说瞎话的思想基础;其次,学生生活单调,缺乏写作激情,无法产生写作的内在动力,写作文只是被动应付,哪能写得出来?再次,作文指导方法不正确。教师无视作文能力形成规律,把学生关在教室闭门造车,学生根本没有真正明白作文为何物,你不让他瞎编还能做什么?多年来,我们总在喊教育要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可是在教育实践中,这些口号无法落实,无米之妇怎能做出美味佳肴?

其二、教育功能的异化培育了假话作文的土壤。教育本来是以育人为第一要务,现在却变成以授业为全部功能,学生在学校的主要任务单纯是学习文化知识。虽然口口声声在说德育为先,但是实际上学生的思想教育、人格培养都被边缘化,对诸如文风、文章道德等有关作文的根本问题几乎不被提起,这就给学生一个错觉,作文只要写出来,至于写的什么、说什么样的话,似乎并不重要。这是学生瞎话作文的生长土壤。

其三、社会用人的病态导向,助长了瞎话作文的歪风。由于大学的无度扩招,导致大学生相对过剩,使社会机构在用人上出现病态现象,这就是,在人才的选拔和任用上看所谓的第一学历,如果第一学历不是全日制学校、甚至不是名牌大学或者重点大学,就业就受到无形歧视。这种用人机制已经客观上告诉那些非名牌、重点大学毕业的学子,你们以后的前途堪忧,谁叫你们“出身贫寒”呢?这种病态现象的直接恶果就是精英教育,学校和老师在实际工作中面向少数精英、废弃多数“凡人”。为了能够挤进精英行列,相当多学生和家长不遗余力、不择手段找门路、压学生。在各种压力下、学生又怎么会心平静气地去安心作文?这就助长了做假事、说假话歪风。这种扭曲了的教育,又怎么可能去顾及大多数学生作文是真话还是瞎话呢?这是瞎话作文的制度导因。

综上所述,是偏颇的教育思想、异化的教育功能、病态的社会人才观逼得学生作文说瞎话。只有从这个层面上来认识学生作文说瞎话现象,才能为医治这种现象找到正确途径。

(作者单位:湖北襄阳市襄州区张家集中心学校)

上一篇:作文教学的引导与尝试 下一篇:颜元主动斥静的道德哲学观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