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Kik业务的传播特性与监管治理

时间:2022-08-07 07:16:28

类Kik业务的传播特性与监管治理

2010年10月20日,即时通信应用“Kik Messenger”正式向欧美智能手机市场的用户开放,短短15天内,用户数量突破100万。国内应用研发商吸收借鉴“Kik Messenger”的成功经验,并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陆续推出了多款类似软件,如米聊、飞聊、微信、易信等。市场上将这种类似于“Kik Messenger”,基于智能手机本地通讯录直接建立与联系人连接的即时通信应用称为“类Kik业务”。腾讯公司的微信是类Kik业务中的典型代表,据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第二季度,微信的月活跃用户数已达到4.38亿。

类Kik业务的特点

1.类Kik业务基于手机通讯录,建立了强连接关系。类Kik业务直接利用用户已有的社会关系:Kik应用中的好友基本上互相持有对方的手机号码,具有稳定的亲密度,保持一定的联系频率,处于真实社会关系圈的核心部分。

2.类Kik业务实现了跨平台信息推送,降低了应用资费。类Kik业务贯通了互联网基础服务平台、智能手机系统平台、应用服务平台、终端平台,实现了信息的跨平台推送。由于类Kik业务充分利用各个平台的优势与特点,在提高信息推送效率的同时降低了资费,在经济上具有较大的竞争优势。

3.类Kik业务以移动客户端为主,功能更为精练。类Kik业务的硬件基础是智能手机客户端,其各项功能的实现依靠的是各种类型的智能手机。类Kik应用在研发时更加关注核心功能,将注意力集中在信息的快速和高效发送上。

4.类Kik业务有效整合了应用的社交功能和即时通信功能,实现了用户社交圈的拓展。类Kik业务跨越了运营商壁垒、硬件壁垒、软件壁垒和社交网络壁垒,实现了QQ、邮箱、手机通讯录、微博等平台的互通。

类Kik业务的传播特性

1.传播主体呈现出年轻化态势。类Kik业务围绕着智能手机展开,业务方便快捷,资费经济实惠,受到许多年轻人的欢迎,它的用户呈现出年轻化的态势。

2.传播效果具有更强的亲密性。对话者的空间往往是语境的一部分,不同的对话空间会给对话者带来不同的情感体验。由于类Kik业务是“点对点”的线性模式,因而具有较强的私密性,它能够拉近对话者之间的距离,产生更强的传播效果。

3.传播能力较为薄弱。类Kik业务的传播机制是“点对点”的线性模式,这就决定了其传播能力受到了较大的限制。传送的信息或数据(如音频、视频、图片等)只能交流双方可见,其他用户无法获得。对于类Kik业务中的公共账号,虽然可以实现信息或数据的“一对多”推送,但由于公共账号与具体的用户之间是基于网络基础服务商(如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ISP)的“后台点对点”传输,所以信息的公开性有限,传播能力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类Kik业务给监管治理与舆论引导带来的挑战

类Kik业务以手机通讯录为基础,建立起以强关系联系人为主要成员的网络公共空间,但其传播特性对这一网络公共空间的监管治理和舆论引导带来了很大挑战。

1.谣言传播更加隐蔽。网络谣言的传播需要一定的平台,在微信等类Kik业务出现之前,网络谣言的传播大都通过自媒体平台,如BBS、微博、博客、播客等。这些自媒体上的信息基于网络基础服务商和网络内容服务商,加上限制条件并不是很严格的“关注”、“转发”、“评论”功能,使得网络谣言公开又快速地传播。但正由于这类网络谣言传播的公开性和快速性,对其监督管理能够做到有据可循,即通过建立舆情预警和群防群控机制,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进行网上巡查,及时对谣言的溯源,公信力较强的信息进行辟谣。

类Kik业务出现之后,传统网络监管治理方式遇到了挑战。类Kik业务是通过网络基础服务商的“后台点对点”传输,传播的信息公开性有限,谣言的传播更加隐蔽。通过微信等类Kik业务传播谣言,谣言会在熟人、朋友等强关系社交网中隐蔽又快速地扩散,受众加以辨别并举报的意愿较低。另外,针对移动互联网数据内容的谣言甄别技术现在还不成熟,常规的网上巡查无法及时发现谣言的传播,这更增加了对微信等类Kik业务监管治理的难度。近些年来,借用微信编造和散布谣言,引发公众不安情绪,在社会上造成了极度恶劣影响的事件屡见不鲜,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①

2.舆论引导难度加大。类Kik业务的兴起给舆论引导带来了新的问题:第一,具有公信力的信息难以全面推送至用户;第二,交流和互动的不足会削弱舆论引导的效果,受限于类Kik应用的传播模式,通过微信公共账号传播信息要面对数量巨大的用户,开展双向交流和互动的难度较大,一一回应用户的咨询与疑问不现实;第三,类Kik业务用户的使用模式也限制了舆论引导的效果,微信的用户大都是年轻人,这类群体对私人沟通更感兴趣,关注具有公信力的公共账号的意愿不强。

3.使用中的违法行为。类Kik业务涉及个人信息与数据,包含着大量的个人隐私信息,保存或管理不当,则存在着泄露隐私的可能性。类Kik的社交拓展功能也正在被违法人员所利用:微信中的“查看陌生人”、“摇一摇”等功能使得犯罪分子有可乘之机,成为诈骗、盗窃和抢劫等的工具。有媒体报道过,有的犯罪嫌疑人就是通过微信上“摇一摇”功能搭讪、结识微信用户,并通过手机聊天逐渐骗取其好感和信任后,实施犯罪行为。②

加强类Kik业务监管治理和舆论引导的建议

1.建立用户自律机制。首先,提高用户的媒介素养。提醒用户使用类Kik业务时要遵从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政策规定,营造出用户自律的社会环境,促进广大用户约束自身行为,主动承担相应的责任与义务。其次,重视举报的作用。在现有条件下,用户举报是应对谣言传播最有效、最直接的方式。

2.加大技术研发攻关力度。相关部门需要加大类Kik业务治理技术的开发攻关力度,特别是大数据技术,在网络基础端建立大数据监测平台。针对日常产生的海量数据,相关部门可以进行快速有效的分析,从中甄别出有害信息,并对这些信息的交互结构进行分析,快速准确地分析出有害信息的制造者与传播者,对传播渠道进行控制,从而使类Kik业务的监管、舆情分析以及犯罪打击更加具有效率和针对性。

3.加强正面引导的力度。类Kik业务开发商要利用自身在信息推送上的优势,建立“法人微信账号”,传递正面新闻,传播健康价值,弘扬时代精神,传播社会正能量。根据受众特征,突出互动、强调效果,在不影响内容的基础上,交流内容上要有时代语言,讲究通俗易懂、喜闻乐见。

4.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规范。首先,填补针对类Kik业务的法律空白。现有法律法规逐渐难以应对类Kik业务的发展,微信的聊天记录是否可以成为定案证据,微信的对讲音频是否具有法律效力等问题需要司法解释进行界定,有关立法需要在局部做出适应性调整。其次,进一步推行实名制。在公共平台账号实名制的基础上,推行全用户实名制。用户在注册时必须使用真实身份信息,用户昵称可自愿选择。对于那些未进行实名认证的老用户,在功能(如转发、分享、评论等)上进行一定的限制。

注释:

①《微信成了谣言广播站?》,《包头晚报》,2013年11月14日

②《微信“摇一摇”摇来抢劫犯》,《南方都市报》,2012年4月10日

参考文献:

①段鹏:《传播学基础:历史、框架与外延》[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10年10月版

②刘颖:《微信传播问题刍议》[J],《电影评介》, 2013年第3期

③方兴东 石现升 张笑容等:《微信传播机制与治理问题研究》[J],《现代传播 (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3年第6期

④陈方正:《微信自媒体的传播特性与盈利模式分析》[J],《华中人文论丛》, 2013年第2期

⑤党昊祺:《从传播学角度解构微信的信息传播模式》[J],《东南传播》,2012年第7期

(李茂:北京社科院市情调研中心;王一诺: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应用语言系)

上一篇:AEG―1与星形细胞瘤的表达及与其临床病理特征... 下一篇:生活方式干预对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影响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