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教育智慧照亮“特殊”学生的心灵

时间:2022-08-07 05:59:18

用教育智慧照亮“特殊”学生的心灵

【关键词】教育的智慧 “特殊”学生 教育对策 阴霾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1B-

0041-02

当今社会纷繁复杂,对新一代青年学生的身心成长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和冲击。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的同时,也给他们造成了一定的困惑,思想、认识、心理、行为等方面偏离常态的“特殊”学生的普遍存在,便是典型例证。身为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在教学和管理工作中遇到这类“特殊”学生时,应如何引导、帮助他们走回人生的正轨?笔者通过本人在实际工作中的一个具体案例,就如何运用教育的智慧帮助“特殊”学生走出阴霾、重塑自我,谈谈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案例回放

作为高一班主任,我刚接班的时候,就发现班里有这样一个女孩:她天资较聪颖,但学习上很随性,心情好的时候就学一点,不想学时基本上不听课;性格忧郁,总是喜欢把自己封闭起来,不爱和同学交流,对集体的事也“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有一次因为换座位不满意,竟然用砸碎教室的玻璃这一偏激的举动来表达内心的不满。

二、原因分析

任何一种性格的形成,一定与其所处的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密切相关。当今社会快速发展,对新一代青年学生的成长环境和他们的内心世界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和冲击。家庭、学校、社会等环境因素都会导致学生的心理发展出现偏差,进而产生心理问题。发现该生的上述情况后,我立即从多方面探寻造成该生这种性格缺陷的原因,试图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该生的具体情况来讲,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该生小时候由于家庭原因,被父母送去伯父家寄养,年龄稍大些时才被接回父母身边。长时间与父母分离,使她对父母产生了一种仇恨的情绪,认为父母没有尽到抚养自己的义务,使她的内心世界缺少亲情的温暖,这给她带来了很大的痛苦,也使她对周围的一切事物都非常冷漠。

2.由于家里的经济条件较好以及她自身的特殊情况,无论她提出什么要求,父母都会想尽办法满足。她犯错时,家长也没有适当地予以批评和教育,而是采取迁就纵容的态度,想以此弥补她内心缺少的家庭的关爱和温暖。对于家长偶尔的批评,她则以耍小性子来表示抗议,甚至把自己关起来,拒绝与家长交流。这不但没能让她及时改正自己的错误,反而造成了她任性的脾气。长辈这种长期的溺爱,使她无法承受一点点压力和委屈,一旦遇到不顺心的事,就会做出极端的举动来。

3.由于冷漠的性格和任性的脾气,她不大喜欢和外界交流,总是躲在自己的世界里,对他人和集体漠不关心。同时她又害怕和外界交流,总觉得自己被外界孤立,这使她和周围同学的关系越来越疏远。

三、教育对策

成功的教育首先应制定有效的教育对策。基于上述原因分析,我认为家庭环境是造成该生性格缺陷的主要因素,为此,我立即联系了该生家长。经过深入的交流和探讨,我与该生家长达成一致意见,决定采取如下对策:

1.家长对孩子进行健康的品格教育

(1)言传身教,通过有教育意义的活动,帮助孩子树立关注社会、关心集体、关爱他人的意识。比如,可与孩子一起参加献爱心、环保行动等公益活动,在活动中给孩子施予积极正面的影响,通过言传身教树立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良好形象,教会孩子关注社会,关心集体,关爱他人。又如,平时要尽可能多地鼓励孩子与同龄人交往,让孩子逐渐脱离不合群的现状,学会与人相处;鼓励和支持孩子多参与集体活动,使她从中体会集体成功的快乐和失败的遗憾。

(2)转变身份,通过有效的沟通方式,帮助孩子改正任性的缺点。多观察孩子的一举一动,一旦发现孩子有什么差错,不能放任,应立即指正。指正时应改变过去严词说教的家长身份,转变为循循善诱的朋友身份,选择孩子易于接受的方式。比如,可运用逆向思维,引导孩子从他人的角度评价自己的行为。

(3)密切交流,通过与老师通力合作,帮助孩子成功进步。孩子在家里有良好的行为表现时,应适时地予以表扬,并告知老师,使老师能够抓住有利的“教机”,因势利导,增强孩子的自我认同感,从而萌发积极向上的情绪。如果孩子有不足之处,也不要隐瞒,应及时与老师沟通,以便老师对症下药,及时对孩子进行心理疏导。

2.教师多方面引导学生回归教育正轨

(1)温情关怀,引导学生走出内心的阴霾。以谦和、平等的态度,争取学生对老师的信任,让她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重视和关怀,使她正确地认识自己,并愿意接受老师和家长的帮助,改变自己。引导她客观地看待自己的过去和现状,使她认识到长此以往的不良后果,同时,又不能打击其自信心,鼓励她调整好心态,慢慢改进。

(2)发挥其特长,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根据该生的学科特长,这学期我让她做英语课代表,让她在工作中加强和同学的交流,在交流与碰撞中增进同学之间的感情;在班会课上,我有意识地表扬她学习上取得的进步和工作上认真负责的态度,让其他同学改变对她原有的看法,慢慢接受她、喜欢她,逐步让她感受到被他人认可、被集体需要的温暖,从而乐于与人交往,积极融入集体当中来。

(3)定期交流和互动,鼓励学生扬长避短,自我完善。保持与家长的密切联系,使双方对学生在家里和学校的表现情况都了如指掌,共同把握最佳的教育时机。多观察学生的一言一行,并把观察的结果反馈给她。对于她取得的进步,表示充分的赞许和欣赏,而对于她尚且做得不足的地方,用委婉的语气指出,并表示对她的充分信任,相信她会越做越好。

四、教育效果

经过一个学期的实践,我们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效果。新学期伊始,我们看到她一扫过去的忧郁,每天都快乐地走进校园,微笑着和老师、同学打招呼。每一次集体劳动,都能看到她不知疲倦的身影,运动场上也留下了她敢于争先、为班级争光的拼搏精神。学习上,尽管她的基础不是很好,但是我们看到她在努力争取进步,每一次考试都会带给我们一点惊喜。更难得的是,她还学会了关心他人,不仅关心父母,还关心老师、同学。教师节期间老师们都收到了她温暖的祝福,在班级中同学们也看到了她甘于奉献、乐于助人的表现。

教育不能只面向少数学生,也不能只面向多数学生,而要面向每一个学生。对待不同的学生,我们要学会“因材施教”,更要懂得“教无定法”。不能用另类的眼光看待“特殊”学生,甚至放弃“改造”他们,而是要有一颗包容的心,尊重理解他们,在感情上关怀爱护他们,找到适当的教育对策,用智慧的光芒驱散他们内心的阴霾。

(责编 周翠如)

上一篇:浅析中职计算机教学现状与对策 下一篇:浅论激励机制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