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动力?胜利

时间:2022-08-07 04:28:05

激励?动力?胜利

摘 要:高三是人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学生的梦想,家长的期盼……而由于受家庭和社会等诸多非智力因素影响而成为后进生的孩子,此时更需要教师的关爱。在高三英语复习中,教师应从激发兴趣、培养信心等方面来激励这些心理素质和学习习惯有问题的孩子,给予他们以学习动力,使他们增强信心,最终战胜自己,获取高考的胜利。

关键词:后进生;转化;困难;关爱;激励

教育是一项伟大事业,一头挑着学生的今天,一头挑着国家的未来,因而教育是重要的!英语是一门通用语言,英语学习直接影响毕业生今后的录取和就业,所以英语是重要的!高三学生,社会最关注的群体之一,多年的心血,梦想的实现,人生的抉择,就在这一年,无疑他们也是重要的!面对着这些莘莘学子,面对着他们翘首以待的家长们,站在高三毕业班讲台上的我,深深意识到自己要用教师的爱心、良心、热心来做好本职工作。然而,要想大面积地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就不可忽视后进生的转化。英语后进生的形成与存在,不但严重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对学生自身英语语言能力培养,乃至身心发展,也无不产生消极作用。因此,研究和分析后进生的成因,探究促使其转化的策略,无疑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后进生更需要关爱

霍懋征老师曾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后进生仅是在学习上有困难的孩子,学习差并不等于智力差,更不等于就是差生。相反,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智力水平处于正常范围,甚至有的还高于正常水平,但只是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或者受到家庭因素或社会因素影响,而导致了学习上的落后状态。

换一个角度看,这些孩子是无辜的,他们可能还在家庭不幸所造成的阴影下挣扎。但处于青春期这个充满叛逆和害羞的时期,孩子们不想主动跟他人沟通自己的内心,因此他们心理孤僻,无故仇视老师或仇视学得好的同学,上课睡觉或无故破坏课堂纪律,对老师提问不予理睬,不参与课堂讨论,甚至不服老师管教,考试作弊等。

爱学生是老师的天职,是老师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情感基础。针对后进生的特殊情况,应对这些脆弱的“花朵”给予更多的修剪,更多的阳光和雨露。

二、后进生英语复习困难重重

在平时教学中,我在与后进生谈话和交往时,渐渐发现这些学生普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学习英语的兴趣不浓,下的工夫少

这是后进生英语成绩提不上去的普遍原因。特别是数理化学得好的男生,总喜欢把课余时间花在自己喜欢的科目上,而对英语求知欲低,特别是怕记单词,他们的理由是高考不考单词拼写,就算读,也只是应付差事,死记硬背。

2.自控能力差,不能持之以恒

有些后进生在进高三时,是信誓旦旦要将英语成绩在最后一年搞上去,但过段时间,稍有进步的他们就得意洋洋了,不久便“老毛病”复发,经不起诱惑,成绩一旦滑坡就产生自暴自弃的念头。

3.信心不足,学习不得法

有些后进生,一遇到篇幅较长、生词较多的阅读题目就产生畏难情绪,缺乏克服困难、突破障碍的毅力与勇气。绝大多数文科班的后进生学习刻苦,但效率很低,不注重理解,偏重机械记忆,对于所学的知识不善于归纳比较,没有形成完整的知识网。

4.知识累积,形成“高原”现象

高三复习中,知识在不断迁移、日积月累。而高中英语教材逻辑性、系统性更强,若不善于对前面所学的内容反复总结,很易造成知识的断链与混淆,进而造成基础知识的破网,跟不上集体学习的进程。

5.考试紧张,注意力不集中

英语后进生往往在英语考试中无法得到正常发挥,由于恐惧心理,听力做不好,就影响了整个后面的解题;还有的存在焦急心理,看别人都已翻试卷解到后面,就焦躁不安,注意力不集中,导致能解的题失分。

三、英语复习中转化后进生的对策

1.做好思想工作,医好“心病”,增强自信心

绝大多数后进生心理上存在焦虑、自卑的状态。心理学研究发现:焦虑、自卑是学习的大敌,它会在大脑中产生一种抑制力,阻碍或影响信息的输入。在测试时常常会产生恐惧感,本来懂的东西也会变得模糊不清,甚至记忆消失。因此,帮助学生去掉焦虑、自卑,增强自信心,是当务之急。

我们可以通过找后进生个别座谈,帮助他们正确对待自己的落后局面,肯定自己,树立起战胜困难的勇气。同时,还可通过一些后进生成功的典型实例来激励他们,使其树立信心,让其明白,学习的好与坏,不是一成不变的,只要勤学多问,要达到一定的目标是完全能够实现的。此外,还不可忽视群众的力量。我们要号召全体同学帮助后进生解决生活和学习的困难和问题,而不是讽刺、挖苦、嘲笑落后的同学。

2.提高学习兴趣,创设和谐氛围,加强小组合作

林格伦对兴趣的调查结果证明,兴趣占影响学习成功因素的25%,占影响学习失败因素的35%,可见兴趣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所以,教师要想尽办法,上好每一节课,使单调乏味的反复练习变得活泼生动、妙趣横生。比如:可多使用多媒体教学,变死的知识为生动的图画;至于知识点的扩充,要注意适当,抓基础是关键,切不可过滥地补充不重要的知识点;同时,在课上,老师要注意自己的言语和教态,增加亲和力,多给后进生创造成功的体验,以增加他们的自信心,使其“亲其师,而信其道。”

当然,为了让这些学生找回自信,除了拉近师生关系,还要注重生生合作,利用合作小组,学生自己先讨论解决疑团,这样一来,后进生就可在互帮互助中得到进步,同时也学到别的同学的解题技巧,增进了友谊,一些害羞自卑的后进生可以在讨论中不断“大胆”起来。

3.重视备课环节,精心设计练习,提高课堂效率

课前备课,不仅要备上课内容,更要备好学生,这样才能因材施教,收到实效。针对高三英语复习课巩固练习多的特点,我更重视“二度备课”。即在学生做完题后,根据完成的正确率进行备课,不仅备知识点,更要备学生,乃至落实到这个知识点是哪些学生未掌握,以便上课提问,课后指导。

在评讲过程中,绝不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而是要注意把点连成线,线连成面,面结成网,注意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把分散在各册书中零碎的知识串连,合理归类。这样对一些学习能力差、知识点混淆的后进生来说,是一贴最好的“良药”。

对于练,并非练得越多越好。因为学生的复习任务重、时间有限,所以要精选例句和复习资料,精讲巧练,这样许多后进生就能腾出更多的时间整理复习中的遗留问题。

4.指导学习方法,纠正学习习惯,给予个别辅导

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不仅要研究教法,还要研究学法,只有很好的指导、引导、诱导,才能真正实现教学的高效。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细心观察孩子们的学习方法,并迅速个别指点,帮这群孩子避免“事倍功半”“流于虚表”。例如:如何记忆单词?如何整理自己的错题集?如何合理分配复习内容和时间?如何利用已学知识去获取新的信息?如何搞好最后阶段的英语复习?等等。但是由于学生的思维特点和习惯不同,任何一种方法都不是人人都适用。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习也是一样。所以平时我们也要非常注重后进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比如:学会跟孩子交朋友,形成心灵上的沟通,对于一些上课不专心的学生,可以预先跟他们个别谈话,让他们签下书面协议,以示对彼此的信任;而对于不按时完成作业的后进生,就给他找个竞争对手,你追我赶,形成比较,孩子的自觉性自然会得到提高;对于平时怕记单词的后进生,可指导记忆方法,小组比赛后适当给予物质奖励或精神鼓舞,这样能使其鼓足劲头。而对那些进步慢或停滞不前的学生仍需给予提醒,促其加油。

后进生学习中疑难问题多,应鼓励多问,有问必答,见缝插针,耐心辅导。教师要明确告诉他们辅导中要完成的任务,并加以思想引导、情感护导、心理疏导。再次辅导也要有明确的目标,即教师应为这些后进生设立进步目标,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激励他们达成目标。

5.注意言语适中,给予更多激励,提出恰当要求

对学生的评判,要一语中的,恰如其分。言过其实,会使其飘飘然,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对后进生,老师的批评要稍稍收敛点,否则会加剧他们的厌学情绪和自卑心理,导致其产生“破罐子破摔”的想法。试想一个成年人,老是四面碰壁,一无所成,必然会破坏正常的心境,孩子也是如此。

所以,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尽量创设条件,给后进生表现才能的机会,让他们回答一些较简单的问题,同时不要忘记对他们的鼓励:Very good! Right! Perfectly! Great! Excellent! Well done! You’ve got it! You’re very clever!让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法国教育家卢梭曾经说过:“赞扬学生微小的进步,要比嘲笑其显著的恶迹高明得多。”在后进生有了屡次进步后,可以适当地对其提出更高要求,这也是对他们的肯定,更有助于促使其加强自信心和学习动力。

总之,后进生常常为老师“不爱”,为家长“斥责”,为同学“歧视”, 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素质教育的影响,会使后进生越来越多。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作,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转化工作不可能立竿见影。我们要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把他们从学习的边缘拉过来,转化他们,相信这群特别的孩子们会最终走出学习的困境,成为学习的主人。

综上所述,转化后进生的工作需要用大胆的激励、恰当的表扬、热情的关爱和持之以恒的耐心,“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英语教育教学的整体水平,达到“放下包袱,开动机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美)奥苏贝尔.教育心理学――认知观点[M].余星南,宋 钧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2](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编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3]贾晓波主编.心理健康教育与教师心理素质[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2000.

(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兴市第一高级中学)

上一篇:让“思维”在课堂里舞动 下一篇:基于现实的关照:教材二次开发的意义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