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策划式经济报道

时间:2022-08-07 04:07:55

做好策划式经济报道

新闻是指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经济新闻是有关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等一切经济领域新闻的总称(《中国新闻实用大辞典》),就是新近发生的具有新闻价值的经济活动或经济工作事实的报道。经济新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经济新闻包括经济消息、经济通讯、经济调查报告和经济时事评论等文种:狭义的经济新闻专指经济消息。

在全球化形势下,经济新闻无疑已成为媒体的热点板块、热点栏目之一。作为一张拥有60年光荣历史的都市党报,《郑州日报》的经济报道一向以权威、及时、深度影响着广大读者。特别是近年来,随着郑州市跨越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郑州日报策划了一系列权威度高、覆盖面广、理论性强、针对性准、可读性强的经济报道,全面回顾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历程,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展望未来,得到了市委和读者的充分肯定。

围绕中心工作做好策划,统一干群思想,凝聚发展力量。2002年上半年,郑州市委提出了“拉长工业短腿,发挥商贸优势”的发展方针,郑州开始把发展工业放在了第一位,由优先发展商贸转向了优先发展工业。郑州日报及时跟进,策划撰写了《拉长郑州工业短腿》、《提高郑州的首位度》等系列评论,这组评论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影响,特别是《拉长郑州工业短腿》系列评论,对转变广大干部的工作思路,统一思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受到时任主管工业副市长的高度评价和表扬。

2003年下半年,省委提出“建设大郑州”的战略构想。郑州日报在省委提出该战略构想之后,立即着手策划相关报道,省委全会结束的当天,郑州日报就推出“三大增长极你迫我赶”、“第四增长极呼之欲出”、“建设大郑州时不我待”3个整版“建设大郑州”的系列报道,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受到读者欢迎。当天来郑州日报视察工作的时任郑州市委常务副书记赵建才同志也对这组报道表示赞赏。

2004年,省委提出构筑以郑州为核心的“中原城市群”的战略构想,郑州日报及时策划并在最快时间内推出了“聚焦中原城市群”大型报道,每周推出一个版面,连续两个月,推出了10个整版的报道。该组报道以独特的立场、鲜明的个性,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

2006年,郑州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全力推进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制定了跨越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郑州日报及时推出了《思想认识首先要跨越》、《行动更要跟得上》、《牵住工业这个牛鼻子》、《以更大的决心推进改革》、《时不我待》等8篇郑州跨越式发展系列评论。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配合跨越步伐做好策划,总结发展经验,展望宏伟蓝图。党的十六大以来,郑州市经济、社会、文化等方方面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应该说,这5年是郑州市发展最好最快的时期之一。也是老百姓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之一。2007年9月,郑州日报推出“走进郑州工业系列报道”,这组报道全面回顾了2002年党的十六大召开,到2007年党的十七大召开的五年间,郑州工业走过的坚实脚步。读者纷纷反映。报道让人“为郑州工业的发展而振奋,为郑州经济的腾飞而骄傲,为享受郑州工业发展的成果而欣慰,为郑州这座城市在全国地位的不断提高而自豪”。

改革开放30年来。郑州市和全国各地一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全面回顾30年来郑州市发生的巨大变化,立体展示30年来郑州市取得的辉煌成就,系统总结30年来积累的成功经验,2008年12月。郑州日报陆续推出纪念郑州改革开放30周年系列经济述评,以《郑州发展的铿锵脚步》、《挺起经济社会发展的脊梁》、《从传统商贸到现代服务业的嬗变》、《县域经济铸就扛鼎之作》、《人民在蓝天绿树清水的城市中徜徉》(获第七届河南省省辖市报好新闻言论类特别奖)等13篇精心策划、写作的文章,全面回顾了郑州30年来的巨大变化,立体展示了30年来郑州取得的辉煌成就,系统总结了30年来郑州积累的成功经验,团结和鼓舞了全市人民高举旗帜。科学发展,继续改革开放,实现新的跨越。

2009年初春时节,郑州市遭遇50年不遇的特大旱灾,春节长假后郑州日报正常出版的第一天就在1版重要位置,组织了抗旱保苗夺丰收的稿件,并及时开辟专栏。报道各级各地积极投入抗旱浇麦的行动,并多次组织摄影专版,反映灾情,宣传抗旱,引导春管,力保丰收。相关报道受到市委主要领导同志的批示表扬。此外,为积极应对金融危机,提振信心,编辑部在报纸显著位置开辟了《坚定信心应对挑战》专栏,报道各地因地制宜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的政策措施;对国家、省、市促进农民工就业、大学毕业生就业和开展企业服务年活动进行不间断报道,宣传各地在经济困难时期采取的积极主动应对措施。一系列落实中央、省委主要方针、政策,围绕市委中心工作的策划、报道,通过党报的权威解读传递给读者,极大地鼓舞了全市人民和衷共济谋跨越、齐心协力促发展的积极性。

坚持以人为本做好策划,关注民生民情。贴近百姓生活。总书记去年视察人民日报社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新闻宣传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增强新闻报道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作为市委机关报,《郑州日报》的经济报道也并不局限于宏观的经济分析、恢弘的系列述评,一大批深入企业一线、日常生活采写的贴近百姓生活、贴近企业发展、为群众和企业喜闻乐见的报道,也成为《郑州日报》经济报道的亮点。

金融风暴,来势凶猛,给经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在严峻的形势下,企业如何渡难关、再发展?《郑州日报》从2009年5月18日起。在1版显著位置推出“战危机保增长看亮点增信心”系列报道,选择豫联集团、恒星科技、汉威电子、四方达材料、三全食品、三中实业、辉煌科技等郑州本土多行业的领军企业的认识、思路和做法,并配发短评,总结这些企业的成功经验,以带动更多企业坚定信心,化危为机。这组报道就是记者深入经济建设多条战线调查后,采写的一组稿件。文章选择小的切入点,没有宏大空洞的论述,没有颐指气使的说教,以单个企业的发展透视宏观经济环境,总结企业成功的经验,讨论应对危机的措施,刚推出不久,系列报道还没有结束就得到读者的好评。

同时,郑州日报的编辑记者还在实践中积极创新报道方式。探索经济报道写作新方法。2008年年底,《郑州日报》在1版显著位置推出的《探析郑州工业崛起之路》系列经济述评,从思路调整、发展方式转变等5个方面,理论化、系统化地总结分析了郑州工业自2002年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崛起、复兴的深层次原因,让全市人民,特别是工业战线的工作人员在回顾辉煌过去之中增强度过时艰、继续跨越发展的信心。该系列述评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理论指导”这一新角色的引入。记者在采访之初就将初稿送给权威的经济研究人士进行理论把关,为每一篇稿件请一名“理论指导”。一改过去新闻报道将专家观点隐藏在行文中的做法,而是把专家从幕后推到了前台。通过专家的把关,提升了报道的理论高度,增强了报道中引用理论的准确性和权威性,提高了新闻报道的含金萤,同时也扩大了报纸本身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取得了很好的新闻宣传效果。

上一篇:用重大的时政新闻彰显主题 下一篇:保持“在路上”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