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春季口角炎要早预防

时间:2022-08-07 03:06:55

小儿春季口角炎要早预防

早春二月,时常看到有的小孩口角上起些小泡,口唇上则有渗血、糜烂、结痂等病症出现,医学上称为口角炎。这是由于立春后人体代谢旺盛,出现维生素等营养缺乏,若补充不及时,就容易患口唇炎、口角炎。口唇、口角出现干裂,孩子就喜欢用舌头去舔它,往往是越舔越干,越干越舔这样会将唾液中的微生物带至裂口中,引起细菌感染,加重炎症。

小儿春季口角炎的发病原因不外以下几方面。冬春季节,人的皮脂腺分泌减少,加上气候寒冷干燥,口唇及周围的皮肤就容易干裂,平时潜伏在口角周围的细菌容易乘虚而入,发生感染,而引起细菌性口角炎。核黄素缺乏。核黄素即维生素B2,是人体细胞中促进氧化还原的重要物质之一。人体如果缺乏核黄素,就会影响体内生物氧化的进程而发生代谢障碍,出现口角炎。唇炎、舌炎、粘膜皮肤干燥等。冬春季节,新鲜的绿叶蔬菜较少,孩子摄入的绿叶蔬菜不足,就容易造成核黄素缺乏。特别是一些胃肠消化吸收功能不良的孩子,容易发生核黄素缺乏性口角炎。孩子平时有吮手指、吃零食、咬铅笔等不良习惯,这会刺激唾液腺分泌唾液。过多的唾液从口角溢出,也会使口角温暖潮湿。白色念珠菌(霉茵)最适宜在这样的环境中生长繁殖,从而发生霉菌性口角炎。

常见口角炎有营养不良性口角炎、口角疱疹和传染性口角炎。

营养不良性口角炎:也被称为“核黄素缺乏症”。营养不良性口角炎在营养缺乏和维生素B族缺乏者中常有发生,以维生素B族缺乏引起的口角炎最常见。其病变多表现为口、眼等部位的炎症,如口角炎、唇炎、舌炎、眼结膜炎等。口角炎表现为双侧口角显白色,糜烂或溃疡,有横的沟裂,甚者自口角向口内粘膜或口周皮肤延伸,沟裂深浅、长短不一,疼痛不明显,口角常在受刺激时疼痛。常伴有唇干燥、裂纹,偶见鳞屑,唇微肿。舌背平滑,丝状萎缩,水肿肥厚的菌状散在分布,舌缘常有齿痕。还常伴发唇炎、舌炎。

口角疱疹:由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发病后疱疹常分布于嘴角、鼻孔周围、面颊、下巴等处,病情可轻可重,因人而异。病程在1~2周,可以自行痊愈,但常因抓挠而导致病毒蔓延,病情迁延和增加痛苦,引发感染还可能留下疤痕。因此,长水疱后不要弄破,以免糜烂,糜烂时病毒传染力最强,要保持皮损处的清洁与干燥,必要时可涂抗生素软膏。单纯疱疹若及时、正确地使用抗疱疹病毒药物,会很快痊愈,明显缩短病程。疱疹的痊愈过程先是水疱消退,继之结痂、脱落。预防口角疱疹,要少吃油腻、辛辣等容易导致上火的食品;少熬夜,多休息,防止免疫力下降。

传染性口角炎:多为链球菌与白色念珠菌感染,往往发生在小儿口角,受刺激容易擦破。球菌性口角炎是由于链球菌、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表现为双侧口角湿白色,糜烂或溃疡,有横的裂纹,还可化脓、出血、结痂。治疗应局部清洗干净后,用抗菌素涂擦,同时可口服广谱抗生素。真菌性口角炎是由于真菌(主要是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的口角炎。表现为双侧口角湿白且白色更加明显,有糜烂或溃疡,有横的裂纹,还可能有化脓、出血、结痂,常伴发唇炎及唇部糜烂。治疗应局部用制霉菌素液清洗、擦干,然后局部涂制抗菌素。

预防小儿口角炎,一是要注意观察,发现小儿嘴唇偏干,有干裂,红肿情况,要及时处理。处理措施得当能及时阻断发病。淡盐水清洗和均衡补充营养是重要措施。

民间常用硼砂末、蜂蜜各20克调和,均匀涂擦患处;或用烧熟的米汤洗口角,每日3次,均有一定功效。补充足够的核黄素可以预防口角炎,在注意膳食平衡,荤素搭配的基础上,多给孩子吃些富含核黄素的食物,如动物的肝、心、肾,禽蛋,乳制品,大豆,胡萝卜,绿叶蔬菜等;也可服用维生素B2维生素C。另外,有学者提出口角炎与锌元素缺乏有关,久治不愈的患儿,可以在医师的指导下服用锌片,或多吃富含锌元素的食物,如香蕉、牡蛎、瘦肉等。当然具体用药应请教医生。

上一篇:头部保养助健康 下一篇:春季养阳胜风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