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养阳胜风邪

时间:2022-07-06 04:19:02

春季养阳胜风邪

人生病总是有原因的,中医学认为人生病的病因不外三种:外因、内因和不内外因。外因是指外邪为主,内因主要是七情,不内外因是外伤房劳等的统称。这里笔者想就外邪中的风邪和各位看官谈谈风邪和如何规避。在了解养生知识的同时,学一点中医养生文化。

中医学把外因也称为“邪”,是指“破坏人体相对平衡状态而引起疾病的原因”。所谓六淫,是风、寒、暑、湿、燥、火均为中医学认为的外因,它们太过或不及就是外邪,是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风为六淫之首。阴阳相移,寒暑更替,气候变化都有一定的规律和限度。如果气候变化异常,六气发生太过或不及,或非其时而有其气,以及气候变化过于急骤:超过了一定的限度,使机体不能与之相适应的时候。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于是,六气由对人体无害而转化为对人体有害,成为致病的因素。风为春季的主气,但当其太过、不及时,四季均可使人患病。且寒、湿、燥、暑、热等外邪,多依附于风而入侵人体。中医学认为,风邪实为外感病证的先导,因而《素问・骨空论》有“风为百病之长”、“风者,百病之始也”等生动的理论概括。

在中医学来讲,风邪也有内外之分,分为内风和外风,内风多为肝风内动。肝风内动是泛指因风阳、火热、阴血亏虚所致,以肢体抽搐、眩晕、震颤等为主要表现的症候。

一般所讲的风邪为外风。风邪是由风致病的一种致病因素,其致病的特点是发病快、变化多;疼痛呈现游走性并遇风加重;多伤于人体上部;外风具有发热、汗出、恶风等。一说到风邪,大家容易想到伤风感冒。是的,风邪实为外感疾病的先导。风为阳邪,其性开泄,具有升发,向上向外的特性。故风邪常伤人上部和肌表,而见汗出、恶风、头痛、面部浮肿等。风邪击中人体,出现外感疾病不是风邪的全部。风疹也是风邪引起的,大多夹热,为风热之邪造成。风夹湿邪引起游走性的关节疼痛,我们称为风湿性关节炎。中医的风邪,还不能和西医的病因学一一对应。不能将风邪归为病毒细菌的感染。

就外风来讲,风邪为阳邪,其性开泄:风邪善动不居,具有升发、向上、向外的特点,故为阳邪。且易侵犯人体的上部(如头面)和肌表,可使皮毛、汗孔开泄,而出现汗出、恶风等病态。由于风性轻扬、无处不到,故风病症状,可表现于身体的任何部分。但初起一般多在上部、外部和体表,故《素问・太阴阳明论》“伤于风者,上先受之”指的就是这个意思。

风邪还善行数变:风邪致病,发病速、变化快、病位游走不定。如风痹的关节疼痛,多呈游走性,部位不定。故《素问・风论》说“风者,善行而数变”。

风性主动,这里的动是指受风邪侵袭后,人体的表现,会有动摇不定的含义。如破伤风出现抽搐、痉挛、角弓反张等症状,某些温热病的热盛动风、阴虚风动,以及内伤杂病中的肝阳化风、血虚生风等出现的眩晕、抽搐、筋脉强直等症状皆属于“风胜则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的表现,所以《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暴强直,皆属于风”。

风为春天的主令,所以一年四季中,春季预防风邪最为重要。风邪袭人,上先受之。在人体,头面是为上,在五脏肺为上,比较容易受风邪的侵袭。在五行学说上来说,风为木之气,风气通于肝。肝喜条达,与春天升发之气相应。肝气抑郁,人们会觉得情志不舒,心烦意乱,脾气暴躁。有肝病、心脏病、精神病的患者,到了春天如不注意调摄情志,常因心情不好而复发犯病。

风性善变,在预防上,以变应变是很重要的一个观念。以天气变化来增减衣服,以阴晴变化来不断调适心情,做到生理和心理上的及时调整。在春季做好身体内在的准备,那是更为重要的抵抗风邪侵袭的策略。风邪侵袭的是人的卫外机能,皮毛腠理是身体最外表的防御机构,其属于肺。中医经典著作有讲,肺合皮毛。春季也是肝应时的季节,所以调整好肺与肝两脏在预防风邪上很有意义。

春天在饮食方面,要遵照《黄帝内经》里提出的“春夏补阳”的原则,宜多吃些温补阳气的食物,以使人体阳气充实,增强人体抵抗力,抵御风邪为主的邪气对人体的侵袭。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亦主张“以葱、蒜、韭、蓼、蒿、芥等辛嫩之菜,杂和而食”。另一方面,由于肾阳为人体阳气之根,故在饮食上养阳,还应包括温养肾阳之意。春天时人体阳气充实于体表,而体内阳气都显得不足,所以在饮食上应多吃点培补肾阳的东西。目前除了蓼、蒿等野菜已较少食用外,葱、蒜、韭等都是养阳的佳品。

调节情志变化也是重要的一条。春季无常的天气容易扰乱人体的生理功能,妨碍肝气的疏泄,产生烦躁恼怒、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特别是精神分裂症患者易犯病。因此,人们在春季要调控好自己的情绪,放松心情,乐观开朗。精神病患者要避免各种刺激,注意缓解心理压力,保持心理平衡。

坚持运动可“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是抵御风邪的法宝。因此,每个人都要根据自己的体质状况,选择好适合自身的锻炼项目,持之以恒地进行有氧运动,以增强机体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和抵抗力,方可不为风邪所害。

上一篇:小儿春季口角炎要早预防 下一篇:健脾养胃小米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