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底土地整治 :规范出精品

时间:2022-08-07 03:00:13

娄底土地整治 :规范出精品

两千亩良田阡陌纵横,绿油油的蔬菜基地上,菜农正在忙碌地除草、施肥和收菜。这是8月18日,涟源市桥头河镇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珠璜村蔬菜基地的生动景象。

“我们镇经过土地整理后,共流转土地1.5万多亩,解决就业劳动力2万余人,年产蔬菜近8万吨。在娄底、涟源城区共有50家社区蔬菜便民直销店,与新一佳等4个大型连锁超市实行了农超对接。从今年开始,部分特定品种供应香港强记蔬菜有限公司,目前已直供香港蔬菜8次,主要品种是新西兰菜心。”娄底涟源市桥头河镇蔬菜办严主任介绍说。

桥头河镇项目只是娄底市农村土地整治项目的一个缩影。

“土地综合整治既是新形势下缓解土地资源供需矛盾、加强耕地保护、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的一项创新之举,也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土地流转,推动农业机械化、规模化和产业化,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务实之举。”娄底市国土资源局党组书记、局长曾志祥如是说。

2003年至今,娄底市共完成整理(整治)项目114个,总规模15905公顷,总投资5.01亿元,新增耕地993公顷;完成开发项目165个,总投资2.75亿元,完成建设用地补充耕地3577.86公顷。全市通过土地整理开发,使山村更美丽,百姓更富足,在湘中大地谱写出一篇篇城乡和谐发展、自然与人文交相辉映的动人篇章。

四种结合带来实际效益

娄底市国土资源局土地开垦整理中心(以下简称“娄底整理中心”)在进行土地整治项目规划、实施过程中,做到“四个结合”: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相结合、与农村集体土地流转相结合、与发展现代农业相结合、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

通过土地整理,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土地流转,把土地整理的惠民政策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桥头河镇蔬菜办严主任介绍:“目前,仅珠璜村蔬菜基地每天可收获3000公斤茄子、3000公斤小白菜、5000公斤新西兰菜心等。一对搞蔬菜专业种植的夫妇一年收入超过7万元,相比以前,收入至少翻番。”

这些都是土地流转带来的巨大变化。娄底市土地整治项目的整体情况可从桥头河镇土地整治项目见微知巨。“这个项目集中体现了娄底市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的3个优势特色,即主动出击、土地流转与产业相结合、质量至上原则。”娄底整理中心主任曾海波总结道。

2011年,曾海波从外地学习考察回来后,随即主动联系娄底市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协调整合其涉农财政资金。在这之前,因没有相关政策,相对来说,资金比较薄弱。娄底农开办对此也非常感兴趣,一拍即合,然后各司其职,在涟源市合作投资了桥头河镇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现在,两者的合作已经成为常态,并深入到县(市)一级了。

项目确定后,娄底市整理机构在规划设计方面,如项目渠道的布设、构筑等,都充分考虑到蔬菜基地的特色和承包者的实际需要,将土地流转和产业应用紧密结合,以最大限度发挥土地流转后的效益。之后,大埠桥中阳村、双峰县虎塘村等农村土地整治项目也是如此。比如大埠桥新东方葡萄基地种植进口葡萄品种,市场价达到每斤30元,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曾海波说:“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某些局部不符合他们的要求,我们实事求是地进行调整。”因此,整个项目竣工以后,当地农民以600元/年的价格进行流转,并可以到种植专业合作社务工,收入提升较大,效果很好。

“质量是核心,无论是主动出击,还是将土地流转与产业相结合,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做好农村土地整治项目。桥头河镇土地整治项目是省级整治项目,投入资金900多万元,我们做到了保质保量。”按照要求,涟源市整理中心严格执行项目“五制管理”,即项目公告制、工程招投标制、项目法人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

有了良好的质量保障,整治后的土地成了“香饽饽”。根据当地实际,整治土地通过流转用于发展生态休闲旅游观光农业、无公害蔬菜基地、优质水稻或良种葡萄基地等,促进农民增产增收,让农民真正地得到了实惠。

自查自纠确保质量过关

娄底市农村土地整治项目除了上述3个特点之外,自查自纠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

罗马非一天建成。自查自纠源于娄底市土地开发整理制度框架的不断完善。去年,娄底市土地开垦整理中心先后以娄底市国土资源局名义下发10余个文件,其中包括规范管理、行业管理、工程质量、材料管理、工程进度、工程监理等诸多方面。明确指出,每个项目都必须按照文件规定严格落实。

“我们每个月不定期巡查项目区,主要检查工程质量、进度和现场建设及管理等情况。事先不打招呼,悄悄进项目区。陪上级领导不算,去年最多的一个项目我跑过5趟。对于发现的问题,尤其是工程质量方面不符合要求的,责令停工,下发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到位,这是我们的首要职责。”娄底市土地开垦整理中心工程科科长毛振球说。

其实,在每个项目区,娄底市土地开垦整理中心都派了专人负责跟踪项目,加强现场管理,确保进度和质量。每个月编辑质量检查情况通报,给每个县市国土资源局局长、分管副局长以及整理中心主任各一份。

为落实巡查效果,规范相关程序,娄底市土地开垦整理中心特别制定项目整改通知书,巡查时随身携带,以便“在项目区发现问题,可随时在整改通知书上填写,一清二楚,并要项目经理和巡查人员双方签字,一式两份。之后,项目施工方必须对着整改通知书一条一条限时整改到位。整改后的效果,作为年度考核依据”。

去年,毛振球责令新化县维山乡土地综合整治项目进行整改就是一个典型例子。这是一个市级项目,娄底市整理中心为项目承担单位。当时,毛振球在查看现场,发现本来按设计要求建得很直的渠道,被修得歪歪扭扭的,“跟蛇一样”。更离奇的是,渠道厚的地方有30多公分,薄的地方竟然只有5公分左右,脚踩下去就崩塌了。很明显,质量不合格。经核查,项目用材竟然是几十元一吨的碎石粉,而不是三百多元一吨的河沙。

“既偷工减料,又不按照设计图施工”,令毛振球更加生气的是,本来需要全程监督的监理居然不在现场。

于是,他打电话质询现场监理,得知修这段渠道时,监理回老家了,现在还没回来。

“我很生气,责成他们将这500米的渠道全部返工,并将施工单位换掉,监理承担连带责任。”半个月后,毛振球再来检查时,整改全部到位。

今年上半年,娄邵盆地基本农田建设重大工程项目落实了第一期投资计划2.01亿元,建设规模6382公顷;连片推进农村土地整治示范县项目建设规模2221.67公顷,其他各类土地整治项目22个。验收了去年选址、立项的土地开发项目24个,新增耕地315.18公顷,质量大部份良好。

制度创新规范流程管理

“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招投标方面,我们是全省最早全面推行合理定价连续两轮抽取法的地州市。目前,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从立项、规划设计、实施、验收到后期管护,我们都有一整套规范的制度和流程,并严格实行,不懈坚持。”曾海波说。

9月5日,娄底市国土资源局官网挂出《2013年度娄底市娄邵盆地基本农田重大工程及连片推进农村土地整治招标公告》,其中明确招标项目概况、条件、范围、标段价格及相关要求等。这种“合理定价连续两轮抽取法”的模式,2006年娄底市在省、市级所有土地整治项目招标就探索推行,近两年才在全省各市州广泛运用。

“很多建筑行业,都有个内部底价,我们不存在这样一个隐蔽的底价,价格和条件都是公开的,没有任何操作空间。所有投标方只要符合条件,在省厅有相关备案,没有违法记录的企业都可以参与投标。”曾海波介绍说。

这种模式推行初始,规定凡属国家、省投资的土地整理项目,各县市每年度投资额度最大的土地整理项目,统一由市局组织招投标工作,市局率先示范,县(市)观摩学习;其他由项目区所在的县市国土资源局具体负责招投标,在摸索中把握。现在,各县市整理机构已深诣此律,轻车熟路。市局放权于县(市),所有项目由项目所在地的县市整理机构组织招投标。招投标过程中,娄底市国土资源局、市纪委对项目招投标实行全程监督。这项工作,得到竞标方的赞许和业外人士的认可。

“为强化项目监管,还建立了项目联系人制度,做到一个项目一个联系人,并建立考评体系,把评先评优同项目联系人的工作表现、项目实施效果挂钩,做到奖优罚劣。”曾海波说。

这种透明的操作方式,确保了公开、公平、公正,防止让土地整治成为滋生腐败的土壤,从根本上杜绝了“豆腐渣”工程的产生。

上一篇:湿地被破坏,一座城市就失去了生机 下一篇:梁榮仔:做倍加用心的議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