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嘉译:不做演员就经商

时间:2022-08-07 02:31:50

张嘉译:不做演员就经商

“有的时候也想,如果不做演员会有无数种可能。可能那个时候赶上哪波经济浪潮,也许会去做生意?但是我觉得我做生意肯定不行,不过也没准,我这个人有点盲目自信,什么都觉得行。”

――张嘉译

>>Tips:张嘉译小档案

中文名:张嘉译

别名:张小童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陕西西安

出生日期:1970年4月8日

星座:白羊座

职业:西安电影制片厂演员

毕业院校: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

张嘉译从拍摄现场的门口走进,穿着拍戏还没来得及脱下的警服,手里拿着形影不离的不锈钢茶杯,绕过门口的玄关,步调缓慢。“咱们得找个地方做采访啊。”他四下看了看,目光定格在眼前的长桌:“就这吧。”这三个字过后,从他身上蔓延开来的专注渐渐侵占了这个一百见方、时而嘈杂的拍摄场地。

张嘉译出奇地平淡。

所以,在这份平淡上施与任何一种外形都能彰显力量――装饰上权利,它显示不怒而威的凛冽;加上正义,它显出漠视一切的威严;覆盖上平凡,它又幻化出意味深长的亲切。然而更多时候,这份平淡呈现在“质本单纯者勿来”的纷繁娱乐圈,和早已习惯被炒作轰炸的观众面前又让人纠结不明:《蜗居》正火,他推掉大多数媒体采访;在更多目光集中到他身上时,他将博客一扫而光;面对现在很多高片酬的邀请他宁愿在朋友的戏里卖命;他几乎停止延续宋思明这类角色;在更多的采访中也不愿意再继续《蜗居》的话题……然而这个拒绝借风扬帆的优秀舵手又在采访中坚定地告诉我,在他二十五六岁,这个几乎所有男演员都尴尬和恍惚的年龄,他就坚信,“只要自己坚持下去,将来一定能成。”

无畏、恍惚、盲目自信?

曾经,这个在1970年出生、小时候经常一次给家里买20多个馒头、叫张小童的男孩擅长体育,但是后来他稀里糊涂考上了北京电影学院,再后来因为《左右》,他走向了世界,接着又因为《蜗居》在中国家喻户晓,现在他叫张嘉译。

从没想过要当演员,小时候的梦想随着时代的灌输变化,、科学家、医生……三百六十行都想过了就是没想过演员,因为“唱歌跳舞在学校里都是女孩干的事”。

17岁觉得“好玩”,他在陕西人艺找了个老师学了一首歌、一首诗和一个小品就跑到了北影的考场上,“小时候家里人多,从小就什么都不怕,不会怯场,所以去了以后就撒得开,可能老师就是看中我撒得开了。”

21岁毕业,他很幸运,“一毕业就一直在拍戏,虽然拍得少,有的时候一年才拍一部戏,但一步步基本能捞着比较不错的角色,比较重要的戏,比较能锻炼人。”但这些未必就是全部。

“也有恍惚的时候”,有的时候去见导演,导演不满意,或者想演的角色没演上,没有戏拍,那个时候他问自己,“是不是干这个的料?”所以他觉得,“开始起步这个阶段要挺下来。”于是,他把自己最恍惚21岁到25岁的年轻岁月挺了过来。之后他跟自己说,“一定能成”。

过了那段时间,他一直觉得自己不错,“从那时到现在,我的心态一直没有变化,一直觉得自己挺好。”妻子王海燕“批评”他:“你这个人盲目自信。”说这话的时候,他俩都知道,这是好演员必备的素质。于是他不停地接戏、演戏,每接到一个剧本,他都把自己归零。很轴地跟导演、找其他人商量、找大量的片子看,“希望能找到一些可以启发自己表演的东西。”

40岁,他因为《蜗居》备受关注。回忆起自己22岁时的锋芒,他的坚持更有力度,“在西影厂拍戏的时候,因为一场戏我觉得不对,就不拍了,大家都等着我。可能自己性格的极致就在那儿,因为你的理解没有到,那个时候的处理方法也有问题。现在也会坚持,但是我要告诉他们我为什么会这么做。那时正确的意识是有了,但我解决不了,现在能够说服导演,对手,我为什么要这么想。”

因《蜗居》才红?

在导演那儿他早红了。

采访结束后,出门时遇到了张嘉译正在拍摄的电视剧《沉默》的导演何群,张嘉译说:“这就是你问我的伯乐――何爷。”何群显得有些不好意思,恭敬地说:“没有没有,何群。”这个场面很难让人想象,十年前为了让张嘉译来饰演剧中角色,何群在开机十五天时还“干等着”持续跟投资方拍胸脯时候的“爷”气。张嘉译说,这是何群对他莫大的鼓励和鞭策。

张嘉译与何群的首次合作在1999年的《澳门儿女》,“当时合作的时候还有问题,在现场一直要和他沟通。之后他的很多戏都来找我。”

2000年,何群的戏又找到了张嘉译,当时张嘉译正在另一个剧组拍戏,没有在开机时赶到剧组。投资方有点急了,找到何群,“这个人行吗?”何群拍着胸脯,“一定行,没有第二个人,就是他了。”

拍摄《使命》的时候,同样的情况又发生了,开机十五天,张嘉译还在外地拍戏没有到。投资方找到何群软磨硬泡:“中国所有的演员、大腕你可以随便挑,费用我们可以另外单出。”何群说:“别人都演不了,只能是他。”张嘉译说:“何爷顶着压力,就这样干等了十五天,我到了,才开始拍。”

而张嘉译和导演刘惠宁的类似故事可以追溯到更早。“我们合作已经十多年了,最初他在用我的时候压力也很大。那个时候我还很年轻,作品也不多。因为有的时候投资方有他们自己的人选,刘惠宁甚至说,如果他不来演,这个戏我就不做了。”

和投资方关系最激烈的一次是1996年,那时候张嘉译26岁,与导演周友朝合作《背起爸爸上学》,他在剧中饰演高老师。高老师的戏份不多,也不是主角,在外地拍戏的张嘉译一直没有来。周友朝宁可耽误档期,迟迟不开机。投资方很奇怪,找到周友朝问原因,说会不会是私人关系很好。周友朝性格直爽:“没错,是我很好的朋友,但是,这个角色只有他来演才会有意思,他和剧中人物的气质很像,只有他才能让角色不失分,才能更丰富。”

“后来我到了,他们可能因为拍戏已经有一些小的摩擦了。投资方见到我就说,你终于到了,一直在等着你拍戏。我们换谁周导都不同意,说你来能把这个角色演得很不一样。我问周友朝,是不是已经要拜了?他说有点,顶着压力呢。”

不做演员就经商?

他回忆起自己有生以来的第一笔“工资”,“是上大学,老师介绍我去拍的一个广而告之,每天有20块钱的补助费,我拍了一天,挣了20块钱,那是记忆中的第一笔钱。当时第一种想法是给父母买东西,后来转了一圈觉得20块钱太少了,就和同学吃了一顿饭。

“有的时候也想,如果不做演员会有无数种可能。可能那个时候赶上哪波经济浪潮,也许会去做生意?但是我觉得我做生意肯定不行,不过也没准,我这个人有点盲目自信,什么都觉得行。”张嘉译说,可能在自己不关注的时候就不会有做生意的好机会。我问他如果天降5000万他会干什么,他不假思索地回答:“投资电影”。

上世纪70年代出生,赶上了国家困难时期的尾巴,张嘉译在财富上显得容易满足。他说,“我对物质没有过多的要求,钱这个东西没有一个够。再说每个人追求的方向不同,对于我而言够用就行。”他说,精神富足才是最大的财富。

理财需要眼光和时间

张嘉译说,“炒股需要时间,投资房产要有眼光。”

2007年,股市鼎盛时张嘉译曾经在朋友的“教唆”下炒过股。后来他发现:“你不理财,财就不理你,因为长年在外拍戏,没有时间关注它,别人涨的时候我就在跌。后来还是觉得风险类的理财尽量避免,因为没有时间。”

而关于网上传言的张嘉译在成都买房,张嘉译说:“我没有买房投资的意识,这个需要有这种眼光。当时在成都看了房子,特别好,确实也很喜欢,因为有朋友在那儿买了。我不是打高尔夫嘛,就是在球场里面的房子,去看了看,特别漂亮,去售楼处也看了看,但是没有买。”

聊天室:对话张嘉译

《小康•财智》:W张嘉译:Z

W:为什么不愿意再谈《蜗居》?

Z:这个事情可以在一个阶段里说,它已经过了,我奔的是下一个角色,我不希望人们在想起张嘉译的时候只有一个《蜗居》。就好像一个歌手一辈子只唱过一首歌,一个人一辈子就演了一部戏,这对我是一个讽刺。

W:如果从另外一个角度上理解,可以把它当作一种督促呢?

Z:对于我来说已经不需要什么督促来让我演好下一个角色了,本身我自己就是在要求自己,我受外界影响很少,不会让外界影响到自己对事情的判断,或者改变对自己人生轨迹和事业轨迹的要求。其实也不是不愿意提起来,但是讨论的话题要正。

W:您给好演员下一个定义吧?

Z:这个行业需要有一定的天赋和悟性。我想如果评价一个演员的话主要是银幕形象,他在影视里所反映的角色成功与否是我对一个演员评价的唯一标准。哪怕这个演员他不用功,但是天分极高,别人不断地看剧本,但是他一看就能演得非常好,那他就是个好演员,是个天才。不能说用功十倍就是好演员。

W:您的博客为什么在前些天全部删除了?

Z:因为别人老催着我写,我老也没时间写,干脆删了,也别让人等了。如果有时间可以去写,但是匆匆忙忙为了做一件事而做就没有意义了,现在实在忙。

W:您觉得对于您自己来说,生活中最重要的方面是什么?

Z:家庭。有一个其乐融融的家庭心里会很踏实,生活中谁希望有大风大浪啊,年轻的时候一直盼望有什么事发生,想奔,想做,年龄大了之后工作很忙,工作之余哪怕在家里安静地喝口茶也觉得很满足。晚上收工11点多,回到家里同样喝这杯茶的时候跟在这里喝是不一样的,回家我爱人在家等着,坐那儿一起喝茶,闲聊几句,很放松。

W:您在生活中是一个有锋芒的人吗?

Z:不是,我跟人相处都很融洽,但是我认为人与人之间需要距离,你给别人距离,也需要给自己距离,我有一个底线。所以很多朋友跟我相处的时候,都知道跟我在一起很容易相处,但是我有一个自己行为的底线。我觉得自己应该是一个比较积极的人,朋友很多,好交朋友。兴趣也还算广泛。

W:大家都知道您喜欢打高尔夫,现在的水平如何?

Z:最好打到91杆,现在没有时间打了,已经退步到100杆了。

W:在演戏和生活上对自己未来有什么期待呢?

Z:拍更多的好戏,如果有机会拍更多的好电影,毕竟每一个演员都希望自己在大荧幕中出现嘛。生活……希望自己一定要打进80多杆。(笑)

>>Tips:

张嘉译的影视代表作品

《蜗居》

《左右》

《半路夫妻》

《国家使命》

《头发乱了》

《埋伏》

《温暖》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上一篇:忙置业勿忘财务健康 下一篇:Cheers,冰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