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与行(2)

时间:2022-08-07 02:26:36

那天在楼下乘凉,看见邻居家的小妹妹光着脚丫子跑得正欢。她看见我,只是对我笑了笑,没有停留,自顾自地不停跑着。尽管没有固定的方向,但是她似乎很享受这样的过程,乐此不疲。

妈妈说,我像她这般大的时候,也是这样满地跑,不知疲倦,不知停止。我笑着:“是么,我已经不记得了。”

原来,我也曾经这么一路前行,不知疲倦,不知停止。那么,是从何时起,我开始觉得疲惫而不愿意再向前奔跑了呢?

年龄渐长,周遭的压力也慢慢地于无形中向我走来。父母、老师的期待让我不得不奋力前行。我稍有停滞,便会看到那些失望的哀怨的难过的眼神,顿感内疚,于是不得不抖擞精神,再次前行。即便如此,我似乎总是达不到他们的期望。母亲总会说:“某某家的孩子考得比你好!”“你看看人家,又考了个第一呢!”朋友说,有一个你永远也超越不了的人,那便是“别人家的某某”。

是啊,我如何能超过所有的孩子呢?我觉得自己像一根已经绷紧的琴弦,还在被慢慢地拉长,随时都有断裂的可能。于是,我停下了,开始放纵自己,敷衍老师布置的作业,没课的时候,便窝在沙发上吸着酸奶,看着电视。结果,成绩自然是直线下滑。

起初,父母还是隐忍的。然而,所有的隐忍与不满最终在那个深秋的晚上爆发。在父母的怒斥声中,我摔门而去。

我只着一件单衣,在秋风中瑟瑟发抖,漫无目的地在街上走着。路上的行人个个行色匆匆,无暇顾及身边的人和事。我突然觉得,这个世界好冷漠,没有任何人会在意我的感受。

母亲喊我的声音由远及近,我没有逃离,只是呆愣在原地。母亲满脸焦虑地向我冲过来,当她近到足以让我看清她灰白的发丝时,我突然泪如雨下。母亲从口袋里掏出纸巾,笨拙地帮我擦着眼泪,不知所措得像个犯了错的孩子,完全没有了先前暴怒的样子。我想,这次是我停下太久了,以致于让母亲着急了。

班主任在班会上说,会停的人才是会加速的人。我突然明白,我之所以如此的心力交瘁,是因为我还没有真正了解停与行的关系,在我停下的时候,我忘却了还有前路要行。

如今,当我在一路前行中感到疲惫的时候,我会停下来,休息一下,但是,我绝对不会停滞不前。我会思索,会振作,为那些爱我的人和我爱的人,满腔热情地行往下一个目的地!

[综合评点]

第一篇文章视角独特,构思巧妙。文章写“世俗”(前程)之“行”与“梦想”(价值、意义、审美追求等)之“停”,视角独特,令人深思。围绕作文题,作者以“我”的现实情况和“我”的内心所想这两条线来行文。写现实情况是为写内心想法进行铺垫,内心实感则是对现实情况的反拨与背离,是情感的升华,是主题的彰显,同时也给全文笼罩了一层淡淡的忧伤和希望。

第二篇文章行文巧妙,情感饱满。文章先从“小孩热情奔跑”这个“象”切入,然后引出“我也曾经热情行路”,接着转写“我倾颓地停下”,到最后“我在母亲的‘白发’中再次前行”,文章起承转合自然,巧妙。真情源自于生活,源自于作者对生活的感受和体悟。本文所写的事,所抒的情,都是作者经历过和体验过的,由此写来,情感自然真切,饱满。

(荐评者系江苏省张家港市外国语学校高级教师陈玉驹)

上一篇:信息时代,教师要成为一座最美的桥 下一篇:浅谈通用技术课堂案例选取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