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提高小学英语教学的实效性

时间:2022-08-07 01:35:31

论如何提高小学英语教学的实效性

摘 要:英语作为小学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对于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发展意义重大。结合小学英语教学实践,对提高教学实效性的方法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小学英语;实效性;兴趣

自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小学英语教学出现了许多新的要求,作为老师必须深入研究课标,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以下是本人对此问题的几点探究:

一、利用游戏激发学生兴趣

游戏教学还能有效促进学生想象力的提高和语言交际能力的提升。游戏教学法在课堂上的合理运用,能够把游戏与教学内容结合到一起,能够促进词汇巩固,促进观察、听读和想象能力的提高,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去加深记忆,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如在教学问路、指路单元的内容时,我们可以设计一个“捉迷藏”的游戏。用布蒙上一位学生的眼睛站在讲台上,然后另一名学生用英语指引他走下讲台,找到指定同学。Where is Lin Fang?Go straight,turn right,you will find he is on your left。可以让学生反复练习这个游戏,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练习句型,利用一个有趣的捉迷藏游戏,不仅学会了用英语指路,还能促进学生观察、想象和口语能力的提高。游戏教学还可以愉悦学生身心,调动全部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充分利用听、说、读、写、演等多种方式使学生的天性得以发挥,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让他们怀着愉快的心情学习英语知识。

二、提倡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分组是小组学习的第一步,分组的合理性决定了合作学习的效率,对合作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我们要根据教学设计和教学内容的要求科学分组,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第一,同桌组合,两人为一个小组。同桌搭配是最简单的分组方式,操作简单,而且不需要调整作为,同时同桌之间的默契可以大大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因此,我们可以同桌组合,两人为一个小组。为了组合的科学性,我们在给学生排座位的时候要坚持互补的原则,在后进生的身边安排几个优秀生,实现优秀生带后进生的目的,为合作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比如,在学习Let’s talk这些简单练习或者半机械操作的时候可以采用同桌搭配的方式。第二,互补互助,四个人为一个小组。我们可以按照前后桌的方式,将四个人分配到一个学习小组中,实现互补互助,这样既可以避免同桌搭配的习惯性和随意性,又能加强对学生的控制。例如,在学习“How do you go to school?I go to school...”这个句型的时候,可以采用四人为一个小组的方式,让学生互问互答,还可以在练习值周采用交叉互批,这样既可以节省教学时间,也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三,自由组合。可以鼓励学生大胆创造,采用自由组合的方式,这样学生之间相互熟悉,拥有共同的话语,可能会带给教师惊喜。例如,在学习“shopping”这节课的时候,我们就可以采用自由组合的方式,这样学生都能积极参与,甚至学困生都开始主动用英语进行交流,教学效率大大提高。第四,固定组合。我们可以坚持“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让学生进行固定分组,对学生进行明确分工,让学生互帮互助,尽到各自的职责,促进学生的共同进步和发展。例如,在学习“There be”这个句型的时候,我们就可以让学生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然后再进行合作学习。

三、以文化的差异提高兴趣

英语新课标明确提出:要让学生对中西方文化以及世界文化的差异有一定的了解,拓宽他们的视野,培养爱国情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终身学习和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如,小学英语五年级第3单元第一课:What’s your favorite food?就在教材前后分别补充了中西方饮食差异和健康饮食的内容。我们可以设计如下教学内容:(1)拿出肯德基的KFC标志,回顾温习前面学过的cola,hamburger,fried chicken等单词。(2)用图片展示常见的中国食物:noodles,dumping,steamed bread等。(3)编写儿歌对这些单词进行操练。(4)展示健康饮食食谱,分类介绍各种有益健康的食物:蔬菜、水果、牛奶,不建议长期食用鸡腿、汉堡等食物。(5)练习What would you like for breakfast/lunch/supper?I’d

like...句型,从回答可以看出,中国人早餐喜欢吃noodles,porridge等,而西方人早餐喜欢吃eggs,milk,bread等食物。然后告诉学生中国人一般对菜肴很讲究,要做到色香味俱全,西方人要求比较简单,晚餐是他们的正餐。

当然,以上几种方法仅是本文提出的几点浅显的认识和看法,为了进一步提高小学英语教学的实效性,需要广大英语老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做进一步的探索与研究。

参考文献:

洪子锐.小学英语教学法[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9.

上一篇:试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增效减负策略 下一篇:浅谈通过预设与生成抓住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