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基础决定剩男剩女婚恋观

时间:2022-08-07 10:27:31

物质基础决定剩男剩女婚恋观

春节放假前,办公室的男女光棍们不约而同地关心同一个问题:有谁在起草“女友/男友招标计划书”,又有谁在网上发帖“找‘女友/男友’回家过年见老爸老妈,有偿。”那个长得挺帅气的大男孩邴哥,发帖说“本人是三无产品”(无车,无房,无钱),现忍痛低价转让”,贴子有玉照,结果很快引来一帮子同城的剩女老乡抢着“租用”了。

剩男剩女最难熬的节日,就是农历新年了,因为这是亲朋好友“慰问”晚辈婚姻大事的“旺季”,许多人想临时找个伴,回家向父母也有个交代。无奈也好,自愿也罢,剩男剩女已成了都市中的一种“被时髦”现象。27岁前是“剩斗士”,31前是“必剩客”,36岁前是“齐天大剩”,一旦迈入37岁就普遍认为没救了,被封为“斗战剩佛”。

源自剩男剩女消费需求,无论什么名堂,都是商家眼中的商机,大家无不厉兵秣马!今年的大年初一与情人节碰在一起,是多年难得一遇的“撞车”良机,使单身俱乐部、“速配”节目、婚恋网站、鲜花、巧克力、钻石的需求旺盛。就算在平时,商家掘金的努力也不会减弱。珠三角的旷男型款爷多,近两年兴起了豪门派对,让灰姑娘们有了机会。2008年的一次活动,最后只有一对结成佳偶,但灰姑娘别灰心,中国现在是除了美国之外富豪最多的国家,机会仍多。2009年的一次“相亲会”吸引7000多个佳丽报名,争取40张入场券,而男士则要付出近4万元入场费。据悉,2010年的豪门派对有蔓延全国之势,灰姑娘的机会更多了。

对于产生大量剩男剩女的原因,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解读:有人认为,原因是社会保障没有到位;有人认为,原因是社会责任感的缺失;有人认为,单身是一种生活方式。最严重的说法是:剩男剩女已经成为社会问题,不只危及单个家庭的和谐、幸福,更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头号“杀手”。

其实,犯不着用这么高深的理论,来“非议”剩男剩女。产生剩男剩女的原因,事实上很简单。

大约几十万年前,男人与女人看上了彼此的优点,觉得两个人的特长可以互补,日子可以过得更好――女人在男人的保护下可以从容地养儿育女,男人打猎归来有热食享用。于是,女人与男人,从聚首几日便各奔前程逐渐变成长相厮守,人类从此有了“家”的雏形。人类学家说,回顾“家”的形成,是由劳动力互补、能力相辅的意愿及需要而开始的。从那时候开始,男人负担粗重工作,女人负担采集野果、整理及烧烤食物的工作;男人是家中的经济支柱,女人是家庭主管。这种分工,延续了很久,很久。

在男主外女主内的分工模式底下,男人与主人,女人与依附,都是同义词。但现在,夫妻都主外,都在上班,谁也不依附谁,而且老婆比老公挣得更多的例子真是不少。在广州、深圳,优质剩女们往往开着宝马、奔驰、路虎。她们用不着主内,用不着依靠男人存活,择偶条件自然就高。这等于说,现代的社会分工模式,既然可以颠覆传统的的家庭分工模式,也一定可以颠覆传统的恋爱观、择偶观、婚姻观、伦理观。

以世俗的现实眼光来看,优秀的女人要嫁一个英俊、多金、有房、有车、有美好“钱”途,最好是没有双亲要奉养的男人;而优秀的男人要娶一个温柔、美丽、能干的女人,最好还能有份收入不错的工作。从感性角度而言,一对能够心灵相契,有共同嗜好、共同目标的“搭挡”,就是最佳的一半对另一半。

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大多数剩男剩女经营婚恋的态度是宁缺勿滥,难道不是一种时代的进步吗?

上一篇:“魔术城堡”:魔术舞台上的掘金者 下一篇:鉴人:古代官员的“面试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