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盐业改革的三点隐忧

时间:2022-08-07 08:35:01

对盐业改革的三点隐忧

警惕不要让市场化沦为“商业化怪胎”。市场化的本质是竞争,是激活市场活力,提高品质,提升质量,让老百姓享受到物美价廉的生活消费品。可看看我们的诸多改革,借助改革的旗号,价格却不断上涨,水改革、煤气改革、教育改革、医疗改革以及住房改革,都是和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消费品改革,都应该具有公益性和反哺性,可最后形成的结果都是价格不断上涨,沦为“商业化怪胎”。而且这种上涨竟然经过了群众的听证,是不折不扣的“被涨价”。如果今天的盐业改革也掉到这个惯性思维中,群众的吃盐钱增加了,我们宁肯不要这样的改革。“价格是检验改革的惟一标准”,老百姓最相信这句实话,远比那些深奥的市场化理论更动听、实用。

警惕不要让“李鬼”顶替李逵,败坏了盐市场的安全纯净。这些年来,食品行业屡屡爆出冷门,三聚氰胺奶粉、苏丹红食品、敌敌畏火腿等,老百姓对食品安全畏惧情绪已达到了胆战心惊的地步,失去了起码的期待和信任,可食用盐安全问题,却一直没有出现过重大的食品危机。当然,个别盐贩子贩卖工业盐的情况是有的。食用盐市场整体是安全、稳定的,老百姓是放心的,虽然价格有点贵。

如果放开盐业市场,在监管存在漏洞的情况下,那些不法分子肯定会将工业用盐当成食盐来卖,因为目前,全国盐厂多达近4000家,但拿到食盐生产许可证的只有96家,很多盐厂都经营困难。据报道,2004年,广东省就撤销了食盐专卖局。然而,仅过两年又恢复了这一机构。究其原因,主要是专卖局撤销后市场加碘食盐合格率直线下降。专业人士担心的“一旦食盐专卖取消,企业很可能为了减少生产成本而让工业盐流进老百姓的盐罐子”不是没有道理。如何既能放开市场竞争,又能保证食用盐的品质安全,这是有关部门应该慎重考虑的问题。

警惕盐业市场被外资垄断。放开市场了,老外也可以竞争,可是,如果我们的民族企业不争气,盐业市场完全成了外资的天下,那是非常可怕的,因为盐这种生活消费品,更是重要的营养物质。如果我们吃盐都要看外资的脸色行事,那对民族企业是一个响亮的耳光。这种担心绝非空穴来风,比如在食用油方面,著名经济学家郎成平说:“中国人现在连吃油都要看华尔街脸色”,“它看你不顺眼就抬高价格,你就得多付钱。你能不能想象连吃的油都要受人家控制,炒个荷包蛋都不容易,这年头,日子怎么过?”“世界四大粮商进场收购了我国70%以上的停工企业,从此中国的大豆市场受制于四大粮商”。“你以为它们收购金龙鱼就是为了赚你买金龙鱼的钱吗?我告诉你,你太小看它了。各位知不知道跟美国政府和国际金融炒家关系密切的ABCD在做什么?它们在做全球产业链的整合”。因此,希望在盐业放开中'有关部门能够扶持好我们的民族企业,做好盐业企业的民族化。

(摘自2010年1月18日《中国审计报》)

上一篇:不要看空中国 下一篇:搞城镇化应多鉴他山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