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芩提取物体外透皮介质的筛选研究

时间:2022-08-07 08:11:34

黄芩提取物体外透皮介质的筛选研究

摘 要:目的:筛选黄芩提取物透皮的最佳介质。方法:以黄芩苷为指标,从溶解性、稳定性、透皮速率3个方面进行综合考察。结果:黄芩提取物在pH6.8磷酸盐缓冲液中溶解度最好,在生理盐水中最差;低浓度时以pH68磷酸盐缓冲液和含40% PEG400的生理盐水溶液最稳定;pH6.8磷酸盐缓冲液作为透皮介质,黄芩苷透皮速率最大,PEG400加入则使黄芩苷的透皮速率降低。结论:黄芩提取物透皮介质以pH6.8磷酸盐缓冲液为佳。

关键词:黄芩;透皮;黄芩苷;介质

中图分类号:R9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717(2012)01-2707-02

Study of the Trasdermal Medium in Vitro of Extraeted Scutellaria

WANG Yuemin,ZHANG Shiliang,BAO Yulong,XIA Suxia,YANG Rui,TANG Si

(Academ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f Liaoning Province,Shenyang 110034,Liaoning,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optimize the best penetrating medium of extraeted scutellaria. Methods:To general investigate the solubility, the stability and the penetrating rate with the criteria of Baicalin. Results:Extraeted scutellaria expressed the maximal solubility in phosphate buffer at pH6.8, with the minimal solubility in saline.At the minimal concentration of Extraeted scutellaria, it was stable in phosphate buffer at pH6.8 and saline with 40 percent of PEG400. Baicalin observed the biggest penetrating rate in phosphate buffer at pH6.8. PEG400 decreased the penetrating rate. Conclusion: The best penetrating medium was phosphate buffer at pH6.8.

Key words:Scutellaria baicalensis;trasdermal;baicalin;mediu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收稿日期:2011-08-09

基金项目:辽宁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资助项目(2008S147)

作者简介:王月敏(1962-),女,辽宁沈阳人,研究员,学士,研究方向:制剂和药代动力学研究。现代研究表明黄芩具有抗菌、抗病毒、抗肿瘤、解热镇痛、抗氧化及清除氧自由基和治疗心血管疾病等作用\[1\]。其主要活性成分—黄芩苷具有胃肠道吸收缓慢,体内半衰期短的特点,导致其口服制剂的生物利用度较低,为此药学工作者试图通过药剂手段克服上述缺点,将黄芩开发成经皮给药制剂。

因黄芩苷水溶性和脂溶性都不好,且不稳定,在进行组方筛选的体外透皮研究中,透皮介质的选择至关重要,甚至影响结果的判断。在已有的文献中往往多关注了接受介质,而忽视了释放介质。本文以黄芩提取物中黄芩苷为监测指标,旨通过释放介质和接受介质的筛选研究,为黄芩体外透皮研究奠定基础。

1 仪器、药品与试剂

HITACHI高效液相色谱仪(L-2400紫外检测器,L-2130输液泵,L-2200全自动进样器,D2000色谱数据工作站)(日本日立公司);3-18K低温高速离心机(Sigma公司);TK一6H型透皮扩散试验仪(上海锴凯科技贸易有限公司);CH-1015超级恒温槽(上海衡平仪器仪表厂);XS-105电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公司)。

黄芩苷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号0715-9909),黄芩提取物由本室提供,水为高纯水,甲醇及乙腈为色谱纯,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

2 方法与结果

2.1 HPLC的色谱条件

色谱柱:Diamonsil C18(5μm,4.6nm×200nm);柱温:35℃;流动相:乙腈—甲醇—水—磷酸(30∶ 12∶ 58∶ 0.2);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80nm;进样量:80μL。以当天的标曲曲线计算含量。

2.2 溶解性考察

综合文献中的接受介质和预试验结果选择了水、50%乙醇、生理盐水、pH6.8磷酸盐缓冲液4种介质和增溶剂PEG400。

精密称取一定量的黄芩提取物,分别加入水、50%乙醇、生理盐水(SN)、含10%、40%PEG400的生理盐水(10%PSN、40%PSN)、pH6.8磷酸盐缓冲液(pH6.8)、含10%、20%PEG400的pH6.8磷酸盐缓冲液(10%PpH6.8、20%PpH6.8)配成过饱和溶液,离心(4000 r·min-1,10min),取上清液适量,稀释至适当浓度,进样测定黄芩苷的浓度,结果见表1。

结果表明,黄芩提取物在pH6.8磷酸盐缓冲液中溶解性最好,在生理盐水中溶解性最差。PEG400能够改善其在生理盐水中的溶解性,而降低其在pH6.8磷酸盐缓冲液中溶解性。

.3.1 饱和溶液的稳定性考察 选择对黄芩苷溶解度较大的溶媒配制黄芩提取物饱和溶液,置32℃水浴中放置12h,测定黄芩苷的含量,计算RSD%,结果见表2。

结果表明,4种溶液高浓度时放置8h均较为稳定,而低浓度的溶液则不同。低浓度时以pH6.8溶液最为稳定,其次是40%PSN;10%pH6.8、20%pH6.8溶液则仅4h内稳定。

2.4 透皮试验考察

将大鼠断颈处死,立即剃去腹部绒毛,去除皮下脂肪及黏液组织,用生理盐水洗净,置-70℃冰箱中保存备用,试验前自然解冻。将处理好的皮肤置于水平扩散池释放池和接受池之间,使角质层面向释放池,释放面积0.785cm2,释放池中加入5mL的黄芩提取物饱和溶液,接受池加入5mL接受介质,水浴温度为(32±1)℃;磁子转速为(400±5)r·min-1;分别在1、2、3、4、6、8h取出全部接受液,每次取样后重新加入5mL接受介质,并排除接受池中的气泡,接受液离心(14000r·min-1,10min),取上清液直接测定,用当天的标准曲线计算单位面积黄芩苷的累积透过量,以累积渗透量Q对时间t作图,其中直线部分的斜率为药物的稳态渗透速率(Jss),结果见表3。

表3 黄芩提取物在不同介质中透皮参数

上述结果表明,不同的透皮介质对黄芩提取物的透皮影响不同,以pH6.8磷酸盐缓冲液的透皮效果为佳,释放介质中PEG400的加入使得透皮速率降低,达到20%时透皮8h,接受液中未检测到黄芩苷。

3 结论与讨论

(1)体外透皮试验中为了获得最佳的透皮效果,除了要选择对药物溶解度大的介质外,还要保证释放液和接受液在透皮和测试过程中的稳定,尤其是对溶解性差,又不稳定的药物而言,透皮介质的选择尤为重要。

(2)在透皮试验,特别是评价通透促进剂的作用时,为消除药物扩散和蒸发对试验结果的影响,从而求得稳态曲线方程,要有足够的药物供给量,以保证在透皮过程中药物浓度基本不变。基于这种想法,本试验选择以饱和溶液作为释放液,从而考察了其溶解度和稳定性。

(3)透皮接受液中药物浓度较低,不稳定药物在高浓度和低浓度中表现不同,本试验稀溶液稳定性考察就是出于此种考虑而设计。

(4)从溶解性、稳定性和透皮速率的试验结果看,以pH6.8的磷酸盐缓冲液做为黄芩提取物的透皮介质最为适宜。

参考文献

[1] 杨娟,傅军鹏.黄芩活性成分及药效研究近况\[J\].实用医药杂志,2004,21(3):271-273.

上一篇:单因素方差分析优化桂枝茯苓胶囊中苦杏仁苷浸... 下一篇:俞根初辨治感证理论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