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生活实际,提高教学效率

时间:2022-08-07 07:14:18

联系生活实际,提高教学效率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新大纲要求“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本文主要论述如何把学生的生活实际作为切入点和突破口,加大课改力度,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重视人本教育中体现数学的实用价值,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关键词】生活实际;兴趣;效率;实践

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在小学数学中如何将人类认识知识的过程简约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亲自感悟到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是学生牢固掌握知识的前提条件。同时,学生在感悟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进行着积极的探索、思考,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源泉。

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非常重视数学知识的教学,而很少关注这些数学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哪些联系。学生学会了数学知识,却不会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造成了知识学习和知识应用的脱节,感受不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这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很不利的。新修订的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这就要求数学教师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来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学生切实体验到身边有数学,用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同时,在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真正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我认为我们可以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通过设置情境,使枯燥的数学趣味化,令学生体验到数学并不枯燥,数学并不陌生,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从而产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并且使每一位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建立学好数学、会用数学的信心,培养不畏困难、严谨求实的思想品质,以及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诚然,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尚少,但教师如有意识的加以引导,必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从四个方面试述如何把学生的生活实际作为切入点和突破口,提高教学效率:

1. 联系生活实际,孕育学习兴趣。 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在教学前可引导学生搜集生活中的数学信息,可积累数学知识,更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最佳途径。

事实证明,如果教师做个有心人,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找数学的素材,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习数学如身临其境,就会产生亲切感,有利于形成似曾相识的接纳心理,例如:上学时可让学生估算一下到校需多少时间,以免迟到等等。又如:布置学生"观察你家中的物品,找出几道乘法算式";"你家一天生活费用是多少",记录下来,制成表格,再进行计算,这样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有助于学生理解,同时能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也培养了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将数学教学与生活相结合,学生普遍学习兴趣浓厚,参与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良好。

2. 联系生活实际,提炼数学知识。 数学研究的是客观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它来源于客观世界的实际事物。但生活中有的事物并不是一下子就可以找到数学的原形,这就需要教师有敏锐的观察力,善于从生活中去提炼数学知识,在回到书本上来。

例如,教学《两步计算应用题》,教师没有照书上的例题去教,而是跳出了数学,找到了这节课的灵魂:关系,在生活中提炼数学知识。

3. 联系生活实际,合理改组教材。 我们的数学教材有的内容缺乏时代气息和生活色彩,与实际生活联系的并不太紧密,我们要加强“书本世界”与学生“生活世界”的沟通,改变数学学习生活苍白无味的状态。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处理教材,调整教材,重组教材内容,给数学课本增加"营养",在现实世界寻找生活素材,让数学贴近生活,用具体生动、形象可感的生活实例解释数学问题。

在传授数学知识和训练数学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在参与关心学生生活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为自己生活服务。这样的设计,不仅贴近学生的生活水平,符合学生的需要心理,而且也给学生留有一些瑕想和期盼,使他们将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得更紧密。让数学教学充满生活气息和时代色彩,真正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自主创新能力 .总而言之,要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必须积极创造条件,努力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在课堂上要结合教材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来启发诱导,让学生亲自探索、发现、解决问题,成为"自主而主动的思想家",享受创造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4. 联系生活实际,促进知识内化。 数学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因此在数学教学实践中,我们要创设运用数学知识的条件给学生以实际活动的机会,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加深对新学知识的巩固。具体地说,就是在教学新知过程中可以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创设学生熟悉与感兴趣的具体生活活动情况,引导学生通过联想、类比,沟通从具体的感性实践到抽象概括的道路,加深对新知的理解。

总而言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把数学问题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数学教学充满生活气息和时代色彩,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离不开数学,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体验数学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解读》

[2] 《小学数学教材教法》

上一篇: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下一篇:为学生创造轻松的良好学习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