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国际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初探

时间:2022-08-07 07:04:19

新形势下国际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初探

引方:近年来,我国电力工程建设企业将目光瞄准国际市场,在国际电力工程建设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项目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项目的质量、成本、安全以及施工进度。文章介绍了国际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的流程,对当前我国国际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完善国际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途径。

近年来,随着我国参与全球化经济的脚步在逐步加快,我国电力工程建设企业将目光瞄准国际市场,采取“走出去”战略,以其雄厚的技术实力和良好的质量意识,在国际电力工程建设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项目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项目的质量、成本、安全以及施工进度等。那么,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国际电力建设项目管理工作呢?

一、国际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的流程

国际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的流程可以大概分为立项、设计、招投标、土建施工、设备安装调试几个环节。各个环节的任务是不同的,需要做的工作当然更不相同。如在立项阶段需要的是用户、业主对项目建设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即解决建与否的问题;而设计阶段则是由相关的设计部门根据用户的实际需要描绘项目的蓝图,这个阶段解决的是如何建的问题,此时需要设计部门与城市建设部门合作根据本地的需求确定建设规模并作出工程概算;招投标就是由业主、用户挑选符合条件的承建者的过程,这是解决由谁来建的问题,解决了这个问题之后项目就可以确定承建者,应该随后设立项目组将项目细分为一个个的施工环节,这是实现项目建设的关键环节;土建施工则是建设基础设施、厂房塔楼的环节,这些设施是电力设施发挥功用的平台;而设备安装调试环节就是电力工程项目建设完成的标志。

二、国际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项目管理部门的整体素质低下

由于国际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管理部门系临时筹建,所以管理人员及多数的电力工程施工技术人员对于项目管理的必备素质缺乏,如效益思想不强、合同意识淡薄,控制成本造价的能力欠缺,可能导致的后果就是在签订合同订购设备时未能在合同中明确许多应随主机一起供应的附属设备,结果造成不得不重新购买,进而造成价格超出预算很多。

又如合同意识的不足是所有中国人的通病,可能导致在施工过程中不能严格按照合同办事,认为完成项目施工就是对合同最好的履行,小节不需要耗费太多精力;而在出现状况之后才想起合同,匆忙去查询合同中有利于自己的条款,殊不知此时已经使自己落入了不利的境地,之前对合同的不遵守换来的必然是沉重的代价。相关专业能力和必备素质的欠缺直接导致项目在运行过程中受制于人,外行人和内行人在合作中是不可能对等的,其结果便是效率低下、效益很差。

(二)业务流程不够完善

在参与国际电力工程建设市场的竞争中,我国一些电力工程建设企业因为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管理层和施工建设者的素质层次不齐,导致整个业务流程中漏洞较多。例如工程决算一般应由施工单位在工程施工结束并且经业主验收后进行,并且这个过程也并非是施工单位独自进行,其决算结果须受到各方的审核通过才能让用户、业主支付工程余款和向施工单位支付建设施工费用、向材料供应商支付原材料费用和向设备供应商的设备使用费等各项费用余额。但实际操作中却违规百出,如因成本控制不善而导致预算超额,进而挤占工程款、拖欠应支付费用,最终导致各施工单位间合作破裂。

(三)安全管理难以统筹

管理施工安全问题是一个老大难问题,虽然“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大红标语横幅飘扬在每一处施工现场,但对安全重视不够、监督策划不力,导致安全管理中薄弱环节层出不穷,生产事故发生率居高不下。安全管理是一项投入产出比不甚明确的工作,花大力气大幅降低了安全事故的发生降低了损失,但对效益的正增加却并不明显。这也在客观上导致对安全管理的重视让位给更能带来效益增长的方面,如加班加点的赶工期和压缩安全设施的投入等,可以收到节省成本增加收益的效果,但恰恰是这些措施扩大了安全隐患,安全事故的发生也不可避免。

三、完善国际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途径

(一)加强管理的规范化建设

以往的国际电力建设工程项目进行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管理不够规范,组织设置或者不齐全或者臃肿不堪,与国际通行的的项目经理责任制不接轨;岗位设置不甚合理,各岗位的职责不够明确具体;还有就是目标设置比较模糊,不具有较强的操作性。这些都是管理规范性不够的结果。应从这里开始对国际电力工程项目的管理进行完善。

首先,应指派项目经理组成项目部。项目经理领导整个工程项目工作,并且承担相应的经济责任和达标责任,其是工程质量、安全的第一负责人。经理之下再设置相应的各部门负责人,并贯彻负责制,这样一来项目组就具备了较为完备的组织体系。针对施工,项目经理领导的项目部必须提交“施工作业方案”、“施工组织设计书”等具体的施工文件。每个工序都应在上述施工文件指导下接受严格的安全、过程控制和监督,做到防患于未然。

其次,岗位设置方面,项目部的各个岗位的职责都应明确具体到个人,每个人都应尽职尽责工作并且相互制约,这样项目任何环节任何工序出现了问题都可以追查到个人。可以最大程度地预防人员渎职造成的损失。最后在设置项目目标时应该将较宏观的目标分解到各个工序之中,每个工序对本单元的目标都有特定的衡量指标,这样就形成了围绕项目总体目标并且依附于各工序的一个系统的目标体系,在实施时可以依据之制定激励措施和规章制度,保证项目总体目标的完成。

(二)处理好跨文化管理

在国际电力建设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必然会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业主、监理、工程师以及各种项目的直接参与人员发生交往和联系,不同的文化在交往中会产生碰撞和融合;但也会因为文化差异而产生交流沟通方面的障碍,如双方谈判风格迥异,中国人习惯于温文尔雅,即使是在谈判桌上针锋相对,而西方国家的谈判人员则表现得咄咄逼人,对每个条款都据理力争――这并非是对方气势逼人,而是西方国家普遍认为谈判是利益的直接交锋,必须先兵后礼,双方谈判成功了才是皆大欢喜的时刻。所以在国际项目管理中必须对文化差异有足够的认识并且在人员培训等方面贯彻之。

四、结束语

国际电力工程项目管理对于我国的电力工程建设企业而言仍然是一个比较新鲜的事物,实践中需要学习和了解之处很多。这就需要我们的国际电力工程项目管理者在今后的实践中继续坚决推行国际化管理,处理好跨文化管理,取得更辉煌的成就。

参考文献

[1]房颖.国际电力工程项目管理研究[J].现代商业.2010.21.

[2]肖茂堂.我国承包企业如何做好国际EPC总承包项目[J].项目管理技术.2010.03.

[3]蒋敏.国际建筑工程项目中的跨文化管理[J].建筑经济.2007.04.

[4]李兴华 等.涉外工程建设管理中的文化差异[J].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学报,2000.06.

[5]王心宽.试论建设工程项目管理[J].电力建设,2006.03.

(作者单位:山东电力基本建设总公司)

上一篇:供电企业安全培训管理 下一篇:职校英语学习与校园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