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 第11期

时间:2022-08-07 06:13:22

尽管Raymond Tomlinson也无法回忆起发出第一封email的确切时间,但他确实是世界上首个发出email的人。大约是在1971年的11月或12月,他实现了在两台一人多高的Digital-PDP-10电脑之间发送email。Tomlinson使用了一个特殊的符号以区分两台电脑,这个偶然的行为开启了互联网历史的一个新篇章。

这两台电脑(其中一台的存储容量只有288KB)通过互联网的前身——阿帕网相连接。一台电脑第一次接收到了来自另外一台电脑发送的信息,堪称历史性的时刻。当时的Tomlinson无法想象这项技术的发展会给未来带来何种意义。因此,他发出的第一封email只是一个典型的测试文本——像QWERT或“testing 1234”之类的内容。具体是什么内容,Tomlinson甚至也记不得了。

事实上,email的基本元素诞生于此。在同一台电脑中发送信息时,该信息并未离开电脑,只是用户改变了。而从一台电脑向另外一台电脑发送信息时,汤姆林森结合了两种已有的脚本,其中之一是可实现给同一电脑中不同用户发送email的SNDMSG。它允许一个用户向特定的另一个用户的“邮箱”发信息,但用户不能读取“邮箱”的状态信息,也不能覆盖其中包含的信息。原则上,该“邮箱”是一个不断扩展的文本文件。另外一个脚本是负责文件传输的CPYNET。将两个程序重新组合后,汤姆林森的email程序就应运而生了。

为了区分不同的主机,汤姆林森还需要用一种特定的标识符号来分隔收件人以及计算机的名称。汤姆林森从他电脑键盘右上方第二行选择了一个符号——[Shift]+[P]。而在当时的键盘上,这一组合代表@符号。而后来@符号逐渐成为数字时代的象征。

从葡萄酒到email地址

@并不是被新创造出来的一个符号。早在1536年5月4日,意大利佛罗伦萨的商人Francesco Lapi要从塞维利亚往罗马寄出一封信件。他在信中如此描述三艘船上的葡萄酒:“安芙兰(Amphora,双耳陶土罐)葡萄酒均已装满,三分之一桶酒的价格为70或80个金币。”在信中,他将“Amphora”缩写成“a”,并将单词其余的字母作为尾巴向上扬起,写成@葡萄酒。由于西班牙语Amphora一词即为Arroba(一种计量单位),因此直至今日,@在西班牙语中仍被描述为Arroba。

有专家认为,符号@出现的年代可能更加久远。但因为专家们的意见并不统一,所以,它的真实“年龄”尚未得到确认。

有一种说法是,早在公元六、七世纪,就有僧侣将拉丁语的“ad”一词缩略演变为@。这种写法既省时、省力,又省墨水。关于@的起源还有很多种说法,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自从Francesco Lapi使用了这一符号后,它很快就在欧洲的商人中间流行起来,特别是英国商人使用得最多。对于他们而言,@符号代表商品的价格,例如,两箱威士忌@10美元(表示每箱10美元)。

这也是@符号能够在19世纪末出现在美国和英国打字机上的原因。在1963年推出的ASCII标准编码中,@也被列为95个可输入的符号之一。在Tomlinson使用的PDP-10计算机键盘上,@符号在“P”键上方。然而,当时它的用处很少。

1973年,IETF(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Internet工程任务组)的成员同意采纳RFC469邮件会议纪要中提出的建议,确定了email传输时要使用标准的排序格式。最终Tomlinson的想法被采用,即以“用户名@主机”为标准格式。1980年,email代码协议便已出现,并演变为SMTP协议(简单邮件传输协议),它成为今天我们发送电子邮件的基础。早在1975年,人们便预计到会出现垃圾邮件问题,但直至1978年,第一封垃圾邮件才真正“现身”。而在6年后的1984年8月3日,德国科学家Michael Rotert收到了来自美国同事的第一封email,他的email地址是rotert%germany@csnetrelay.csnet,email主题为 “欢迎来到CSNET!”。1996年,随着Hotmail的发展,email才真正走进普通大众的视野。

时至今日,每天都有数十亿封email被发送出去,全年总计约有100万亿封。同时,@符号所代表的含义变得更多。例如,短消息服务商Twitter在用户名和论坛上都使用了这一符号,以区分不同的用户。在讲英语的地区,这一标志甚至还常常用在互联网之外的场合,例如在计算机编程、生物、物理或化学等领域。与此同时,符号@甚至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内找到了一块属于自己的永久展位。

那么,Tomlinson怎么样了呢?很长时间以来,他并不为人所知。在阿帕网诞生25周年的庆祝活动上,他在谈到为何决定选择@符号时说:“这个符号很有意义。它可以让使用者认识到信息发自另外一台电脑,而非本机。”

上一篇:配件风向标 下一篇:如何兼顾高中英语教学的“应试”与“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