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角度深入理解教师专业发展动力

时间:2022-08-07 01:15:39

多角度深入理解教师专业发展动力

解决教师专业发展动力问题,首先要正确、全面、深刻认识教师专业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教师专业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主要抓教师教材过关,以后发展到教师学历达标,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当时的学历达标只是学科专业知识达标,而不是教师专业资格达标,所以后来我们又抓教师基本功训练达标,以解决教师教学基本功问题。上世纪末,教育部正式提出教师专业化的问题,第一次明确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

长期以来,我们对教师发展方向是不明确的。实际上人们对教师发展内涵的理解是不一样的,按照心理学的观点,人的主观认知结构限定了他对事物的理解,每个人只能读懂他能够读懂的东西。提出教师专业发展是把教师职业提高到专业的高度,教师由一种职业转化为一种专业化职业。教师专业是一个复合性专业,既有学科的专业、也有教育的专业,所以它具有不可替代性。多年来,我们按照这样的教师专业发展思路,吸收国际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来解决教师发展问题。但这里出现了一个问题,就是教师的专业发展标准是什么?教师专业发展应该包括哪些内容,长期以来我们没有把它完全搞清楚。最近教育部公布了《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指出教师专业发展主要是三个方面的发展:一是专业能力的发展,包括专业理念与师德,涵盖对教师职业的理解与认识、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个人的修养与行为等内容。二是专业知识的发展,长期以来我们比较重视教师学科知识的发展,注重教学方法的积累和改进。按照这次颁发的《教师专业标准》,中学教师专业知识包括教育知识、学科知识、学科教学知识、通识性知识四个方面,而学科教学知识和教育知识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关于教育教学基本规律的知识、学生身心发展一般规律的知识、学生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特点及教育方法的知识、中学生认知能力发展特别是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发展的过程和特点的知识、中学生群体发展特点和群体行为方式特点的知识。三是专业能力的发展,包括教学设计的能力、教学实施的能力、班级管理与教育活动的能力、教育教学评价的能力、沟通与合作能力、反思与发展的能力。

正确、全面、深入理解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专业发展动力有着内在联系。今天校长的发言很多观点是新的、实在的。我觉得教师专业发展要返璞归真、正本清源。

教师专业发展动力很重要的一点是政策导向力。政策导向很重要,现在组织老师认真学习《教师专业标准》就可以把学习转化为政策导向力。实际上国家对教师专业发展采取了很多措施,比如评教师职称评定,但有一个问题:随着高级教师越来越多,怎么解决他们专业发展动力?这在学校范围内琢磨是必要的,但一定要要用政策导向。

怎样将政策导向力转化为教师发展的动力呢?从心理学的角度,让教师个体产生认知差异、认知矛盾、认知冲突,就容易产生认知内驱力。现在教育部计划要进行教师资格准入制和教师资格认证和再认证制,把这些早给老师讲清楚了,就能激发他们找到专业发展的方向和专业差距,就能利用教师的专业自尊心和人格自尊心形成一个很重要的动力。

这次论坛很多校长发言突破了传统教师发展动力的研究,反映了我们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实践中思路比较高、比较深,但我们还要进一步拓宽思路。

比如教师专业发展与学校发展态势密切相关,如果学校在走下坡路或维持状态,教师专业发展就容易走下坡路。如果学校发展停滞,除少数专业发展自觉和发展水平较高的教师具有自我发展动力外,教师整体的专业发展一定要会受到影响。所以学校发展的远景和发展态势,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基本动力。这给了我们一个提示:教师专业发展是学校实施战略目标的根本因素,学校发展有生命力,教师专业发展才有活力和生命力。

又比如专家引领,要进行多角度的深入思考,专家到学校讲了就走了,到底对教师专业发展产生了多大作用?专家讲了老师是否理解了,理解了是否记住了并产生了实际行动?实际上教师还是按自己的习惯惯性、定型思维、教学模式在工作。所以学校要请专家,就要给他开菜单,我们需要什么你讲什么,而且讲后措施一定要跟上。专家的作用是在理论和实践之间发挥桥梁作用,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点上发挥作用,这个结合是一个很重要的推动力,不可忽视。

要多角度深入研究教师专业发展动力的问题。从心理学角度,教师个人发展动力有两个影响因素:一是价值因素,就是我发展达到了一定目标,但这个目标的效价怎么样。效价是个人产生的一种价值心理,客观上的价值不完全是一样的。二是希望心理,一个人在他认为效价不大的东西他一定不会去追求,即使效价大但他认为成功概率很小也不会去追求,所以激发教师发展动力要千方百计进行价值观引领和润扬,既要重视主流价值观的引领,又不要对多元价值观轻易批判,因为这毕竟是一个多元价值社会,要承认教师的多元价值观,包括教师有一些职业倦怠心态,这虽然是个问题,但不一定是教师的错,教师有些心态从校长的角度看是消极的,但如果换位思考它也是自然的,甚至也是可以理解的,在这些方面我们要有理解包容之心,通过对教师多元价值观的理解包容,表现出对教师人格的尊重,可能反而能够激起教师思考自己的价值观是否要提升。反之,如果简单化的否定或对教师价值观引导虚化为说教,那么教师价值观改变确实就很困难,确实就可能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阻力。

激发教师专业发展动力,要注意“发展为本、师心为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一定要人文关怀到心,实际上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专业心理素质的发展、专业人格的发展,不能把教师专业发展简单强化为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发展。就跟“眼中不能只有知识,心中不能只有分数”一样,学校要做到“育人育心”,就不能不注意对育人的人进行育心的问题。转化和提升教师心理素质,校长一定要关怀教师的心理需求,关注教师的心理状态、心理困惑。现实是教师确实有很多心理困惑,特别是各方面的压力使老师很累,特别是心累,校长要成为教师专业发展在心理上排忧解难的人。要和老师进行真诚的心理交流,不仅要有正式场合的心理交流,特别要重视非正式场合个人之间的心理交流。在教师人文关怀上,校长一定要有直接的面对面的人文关怀,要关怀到教师的心,问题要说到老师的心坎上,学校的措施、奖励一定要打动老师的心。

总之,教师发展动力问题,我们现在校长的研究已经突破了原有的一些研究,但还需要多方面的深入。

编后点评:本文对教师专业发展动力激发做了高屋建瓴的点拨指导:研究教师动力要返璞归真、正本清源;要多角度理解教师专业发展动力;要善于前瞻性地把握政策并转化为教师专业发展动力;在强化主流价值观的同时,要理解包容教师的多元价值观,以激发教师提升价值观并转化为专业发展动力;激发教师专业发展动力还要做到“发展为本、师心为重”,人文关怀到教师心灵。

(作者单位:四川教育学院,成都 610041)

上一篇:裹着白色刘海的少女之歌 下一篇:神舟飞船带什么游太空